如何定位与印度的关系

印度作为我国西南边陲与南亚次大陆的最重要大国,人口近十三亿,国土纵深极广,有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广袤的国家,放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我国如何定位与其的战略关系这一课题,在这个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中,就显得极为的重要。

历史上的漫长时间里,印度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就是而今的印度,本土的分离主义倾向也特别的严重。其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了47%左右,这样的一个主体民族数量占比,按理来说分裂是必然的结果,但自印巴分裂以来,经历了世事的巨变,印度各邦虽有不同的矛盾,还是维持了统一的意识,包括领土完整与印度意识的统一。究其原因,民族杂居的现实是印度各极端民族主义无法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大大小小的近百个民族,少有比较成规模的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民族向心力无法形成,也就谈不上由于民族的矛盾导致分离。另外一个原因是印度具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印度统一价值,这种价值的直接来源是其教众众多的国教印度教带来的,印度教的教徒约占了其85%的人口,这种规模基本可以忽略主体民族占比过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其85%的印度教教徒就可以当成印度的主体民族。

即使有以上两大原因支持着印度的统一意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印度国内矛盾依然危险重重。他的最大党印度人民党党员有一亿,是世界最大的党派,但不可忽略的是印度国大党的规模也有三千万,这两个大党几乎把持着印度的上上下下,难有第三党插足分享权力,而二党的稳定性如何,各位自知。自莫迪上台以来,虽然是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帜,但其主要的精力都在努力的对印度进行国族的改造。从各个民族的分而治之转变成以创造印度教为主体的国族,减轻民族身份的认同,提升印度教的认同为主。这一步棋走的很好,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印度教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印度教的高度,网友常调侃的种姓制度即使如此。若无法进行深刻的在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印度教依旧无法在21世纪承担起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统一意识的存在。

莫迪为了再创国族,无所不用其极。利用印度的媒体报业,把控着国内的宣传,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彩虹(不得不说,我们要更加充分的认识了解,这个刚出现没有几年的新兴互联网媒体业,从本质到细节,都要去剖析互联网媒体业的作用。以后有机会再说)。这段时间最著名的一件事:有百分之八十的印度人认为前段时间中印边境摩擦错在中国,并且中方伤亡更严重,即使是印度的政府已经承认是印方首先越界挑衅。但政府发表的报告只能躺在政府官方网站的某个角落,不能被广泛讨论,因为媒体引导着他们讨论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印军杀死108梁山好汉”的话题。不得不感慨,新兴互联网媒体的洗脑能力超过了世界各地历届先贤智者创造的各种经文法典。我让你思考什么,你就思考什么。

莫迪再创国族使用了印度教、媒体,还有一个与中国联系紧密的一个是:把中国当成敌人。一个十三亿的大群体想要保证统一的意识,最根本的条件有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统一的价值理念、最好的生存条件、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莫迪是在这四个方面的每个方面都在发力,目前来看他的统一价值理念跟拥有一个共同敌人这两方面做的是极好的。但这对中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一个与中国关系友好的印度更符合中国的利益。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极有可能被莫迪卷入印度的民族主义浪潮中去。十三亿的人口,船大难掉头,中国若是被被动的卷入莫迪的政治野心中去,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对待印度?中印友好永远是最符合中印利益的,但目前来看放任莫迪发展下去,中印友好是不可能了。现在来看中国有上中下三策,来应对印度带给中国的损害。

下策是被动应对,打嘴炮拖着。印度掌握完全的主动,想什么时候利用中国激发一下民族主义浪潮,就什么时候利用。这是一种消极的对待。若是任其发展,再主动退避三舍,印度也不会领情,因为印度的国民性就决定了印度永远不会知足且不自知。中印几千年的友好只存在与古代七印度百十国的局面里。

中策是有为的应对。完整的向世界汇报中印摩擦的经过与战果。打击盲目自大的印度人,告诉他们,他们的政府是如何欺骗他们的。一个数字一段描述不足以显示什么,要把俘虏抓过来,录视频拷问,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录下来,借敌之口表明我方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拍摄下战场战况。至于视频什么时候发布,要在印度媒体狂欢或印度政府瞎诹时发出来。最好是在印度媒体或政府下相关新闻内发布出来。打蛇打七寸,撒一次谎发一段。

上策是与印度隔开。只要与印度接壤,他就会无休止的利用他东北部的超级大国来提升自己本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一个对于印度本国政客天然的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从长远来说,我们宁愿与十三亿人做朋友,也不要与十三亿人为敌。但只要印度想创造统一的意识,与中国为敌就是他必然的选择。若等其把统一意识建立起来,那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而且对中国的威胁也会变大。中间建立或扶持缓冲国是一个好的选择,让印度北方邦与巴勒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连接起来,利用其本土分裂势力,建立其缓冲国。一个巴基斯坦实在不够。

另外印度的经济势头不错,这也是国族统一的一个有益方面。中国切不可在经济上给印度雪中送炭,一带一路的政策要有倾斜,不能给印度,要把世界岛的中心建立在新疆,不能让印度借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春风发展起来,还反过来把中国当敌人。我们要把福利送到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精准扶贫,也要精准外交。再在国际搞大水漫灌,只会给中国培养更多的敌人。

最后说一点,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在是一个很伟大的外交原则。但这个外交原则有时在对付无耻小国时就会显得十分的刻板,失去了外交的灵活性。当今世界乱如巨麻,如果不能灵活应对,就会显示出外交的滞后性与刻板性。要建立新型大国外交的同时,也应建立新型的与小国的外交。毕竟你已经是一个两米巨人,对方是一米四的孩子,就算你说破了天要平等相处,在其国民的整体意识中也不可能是平等的。转换外交观念,应本着充分尊重,有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才符合中国的利益。要摆脱政冷经热的局面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与稳定的国际大循环,巩固中非、中国东盟的关系,形成稳定的主要国际大循环。有些小国政治上喊半天,真给他断了奶,也就知道叫娘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