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让人不爽的一点

告别革命之后,“斗争”如何搞,变得很暧昧。

贸易战,美国步步紧逼,很多人其实是被动接受了“敌人真实存在”的状态。“战争”的体感,与“和平”的体感一样“来之不易”(字面意思),解冻跟上冻一样需要时间。

中国人在70年之后,再次遇到需要举全体之力的挑战。亲友聚在一起痛斥美国霸权,场面异常和谐。但在风云际会之外,普通如你我,还是主要靠消费确认自我、凝聚共识。生活压力蛮大,如果连消费个文化产品都要耳提面命路线不路线,是不是太累了?

电商喜欢讲消费场景,意见领袖们都开始带货,能否影响到人的消费习惯,早就变成了“最高指示”。

而消费者追求的是舒适。

马前卒满可以不要那么激烈,可他偏要剥夺观众这点舒适,转发的时候我也是带着厌恶(狗头)。

500

不过,化用毛尖老师的说法,七十年的沟渠,不能靠消费主义的温情脉脉填平。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总也觉得不能太放任自己。

“宇宙大号”SIR电影跟马前卒对线,痛斥后者要“杀了电影”,其实误会了。马前卒最有趣的是再次强调了两种史观的区别:英雄史观/人民史观。可惜一种在当下流于“空洞的崇高”,另一种则被简化为“多数人的意见”。

这两天看到大家都在推荐电影,也掺一脚,推荐谢园老师解说的《英雄儿女》,真是读书少,没想到连电影里步话机的天线都是戏,要再刷一遍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