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佰》感动分裂叛离的台湾省 是国粉一厢情愿

电影《八佰》热映,台湾中国时报最近刊载了一篇大陆作者的署名文章,"八佰还能感动台湾人吗",回顾这段抗战历史。

500

对于《八佰》上映过程的曲折,文中开篇写道,

红色文化的卫道士们纷纷指责影片"用历史碎片掩盖历史的本质真实,对于国民党的抗战做了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美化"。一部根据家喻户晓的八百壮士抗战事迹改编的电影,竟让一些人如临大敌,实在令人唏嘘。

事实上,800壮士守四行仓库已是淞沪会战的尾声。当时蒋介石坚持打下去,其目的是希冀国联调停,这场战役谈不上悲壮,4死11伤,打给外国人看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价值。中国军人英勇抵抗的故事背后,更折射出国家积贫积弱导致领导者且战且和,只得巴望外国介入的悲凉。这才是历史带给后世真正的省思。当中国国民党连一句"我就是中国人"都说不出口时,作者却投书台媒讨论谁领导抗战,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心理远比《八佰》更可议。

平心而论,因为国共恩怨,因为70年来两岸分治的历史遗续,大陆视角下的抗战或是一部有待以用更包容的心态,更严谨的史实来诠释的中国近现代史。但反观去中国化教育推行之下的台湾,当光复、慰安妇问题都成了争议,当国民党已经被视为外来政权,在台独看来,没有抗战只有终战,800壮士的故事则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敌国史、异族史、东亚史。对照之下,到底哪一方才更值得作者唏嘘哀愁呢?

作者文中说,

影片对青天白日满地红以及护旗桥段都有所保留,但给特写,算是一种比较艺术的处理。全片以国军普通士兵的视角展开,并没有对国民党高层歌功颂德,相反还揭露了南京方面自以为高明却一厢情愿的政治算计,也是比较忠于史实的。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影评质疑"夸大了日军的彪悍与国军的顽强"、"给国民党翻案"等。可见在日益极化的大陆舆论场,一旦卷入政治敏感,很难全身而退。

然而,艺术作品本就见仁见智,若批判《八佰》就代表舆论场的日益极化,同样,当台湾每年进口大陆影片采取配额制,能否放映要靠抽签决定,甚至有些题材如《云水谣》因为涉及二二八和张克辉,还要被台独当局封杀。对此,作者可曽用同样的标准与力道评判?这种探寻真理的选择性失明,又是何居心呢?

文末强调,无论大陆社会对《八佰》展现的史实与史观有多大分歧,以史为鉴与弘扬爱国主义无疑是一致的。而国民党对抗战越来越冷漠与无感,更遑论自认为与抗战毫无瓜葛的民进党。两岸如果在事关民族危亡的历史记忆上缺乏交集与情感共鸣,心灵契合只能是空中楼阁。

既然作者承认台湾社会根本已经否定了抗战历史。两岸之间心灵能否契合,早就不是谁领导抗战的问题。退万步言,即便大陆历史教科书将抗战的中流砥柱换成国民党,台独就不认同分裂叛离了吗?

其实,这位作者应该扪心自问,没有他批判的红色卫道士们,没有解放军,没有对独飞弹,没有中国共产党武备吓阻分裂势力,现在还有在台湾省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吗,还有他们心心念念的那四个字吗?

有些大陆人而言,当身上流淌的热血成了一厢情愿的蓝血,如此心态谈《八佰》注定本末倒置。而整篇文章将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借电影指桑骂槐,或许才是这一类人真正的动机所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