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需要镇定(2)——“小”看美国1
毛主席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1958年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他发表文章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是纸老虎。从这点上去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60多年过去,这种天才般的论断,在我们看待和处理当下中美关系上依然适用。
美国很强,目前我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交特别是與情操控等多方面都与其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客观事实,不容自欺欺人。我们仍是攀登者,美国已经当了老大好多年,百年积累、长期威压、举世公认,顶着这种势能完成从追赶、并跑到赶超的难度是史诗级的。现实观察,中美争锋对冲的局面这么快出现,是出乎绝大多数人包括中美两国预料的,就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因此近两年愈发激烈的中美矛盾,在观感上似乎是旦夕之间、中美就变天了;随着打压力度加大,特别是川普的选情越来越不妙,各种极限手段花样百出,一波接着一波,情况似乎逐渐朝着破局的方向滑动。这不是错觉!川普时期,美国“老”的这般快、虚不受补的经济发展如此变幻不定、国际国内事务处理能力这样孱弱,谁也没想到;而中国在彻底完成全产业链的工业化后,全面追赶的势头已然成为山上滚下的雪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完全藏不住了。由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拉住脱疆的野马,大概就成了美国朝野的共同选择,这是危机来临时的应激反应,没功夫去想、没必要去想,先这样了。这种应激状态很难打断,或许能通过时间来慢慢抚平,但不会是现在,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都要面对这样的美国。现实看,中美关系已处于事实上的全面竞争、互为敌手,但美苏样式的“冷战”状态大概率不会再现,全球化时代打“冷战”即便是美国也撑不起、扛不住,但各种变异“冷战”、局部“冷战”导致的事态逐步积累、激化,乃至于不可收拾的可能性严重存在。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一些仍然清醒的“吹哨人”可以挽回,措词严历的外交辞令更是毫无用处。一场宿命般的对决,而这就是中国人的命!完全无法回避,更加不容退却,因为我们不知道该退到哪里。万一是万丈深渊呢……
中国当然是希望拉长战线的,一定程度地让步、妥协可以接受。但让到什么程度才是中美两方都能认可的,可能两国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和经济专家等也是“一脸懵”,情势发展过快,难有回旋余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双方难得有了一个共识:中美间唯一可以确定地就是不确定。都知道要坏,可心里都没底。对此,美国方面要简单一些,不停“下注”就是了,把手里的牌一张张打下去,下“先手棋”的感觉总是更愉悦一些;相对来说,中国不是领跑者,跟在后面小心谨慎应对总归是不太爽的。但敌先我后、敌强我弱,只要我们仍在奋力追赶,憋屈一些咱得认。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存档、不能复活,换号重来更是天方夜谭,不能只求一时爽,否则更大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急,这是大国争锋中最没用的情绪,需要更多理解国家、政府“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举措,最低限度也比掉“坑”里强,时间站在中国人这边真的不是一句虚话。从香港“反送中”能玩得如此大、时间这么长,最后闹出一部“港版国安法”,可以隐约看出其中的相互试探、观察和博杀,“无声的对话”细思极恐。这些信息的获取是双方的,得出的结论则见仁见智,但不容否认的是:这更可能是漫长对抗前的小小“热身”罢了。如此严峻复杂局面下,对国人而言,不一定要看得通透,但决不能失了态度。任何时候都不能怂、不要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而且是长期斗争直至战斗到胜利的一刻。中美斗争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大家小时候玩得“眨眼”游戏,比得就是耐性和韧度。美国看起来块头很大、份量十足,这时的你可以悲观但不能绝望,悲观还能提供令人警醒的多角度意见,可以促使人拿出吃奶的劲去争胜,绝望却可能让人堕落成汉奸。那些在网上捂住双眼唱哀甚至抹黑中国的所谓“公知”们大抵如此,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无非是“绝望”的遮羞布而已。但他们也只是叫得响,永远只可能是少数,中国复兴也靠不着他们。如果没有千千万万负重前行的大多数国人,哪里会有当下中国复兴的丝丝曙光!对此我们要有信心,闻战则喜就可以了。
拉长时间轴,中美对抗我持审慎乐观态度。作为普罗大众的一员,建议多数国人抱持这种姿态为宜。那种“庙算”“精算”的战略忧患、战略考量交给上位的诸位大神们,况且还有强硬如习大大这些领导层把关掌舵,谁给谁亏吃还不一定呢;那些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沙盘推演、战术筹划交给各位专家,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干,不能花这么些钱白养着吧。那我们呢?民族复兴大业的征程上,哪有单纯的“吃瓜群众”,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罢了。中美对抗,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要害处都在做好自己的事。一旦国家召唤,沙场征战也好、白衣逆行也罢,都是我等榜样;既便事不关己,也可送上祝福、鼓掌叫好,当个合格的拉拉队员。总之,保持定力、做好自己、乐观面对。
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对美国的描述及印象都过于“神化”了。在不少国人那里,与美国“放对”不免有些未战先怯。站在2020年代远眺回望,我们应当严肃思考一个问题:中美实力消长之间,客观上我们还需要一段时日随着美国起舞,毕竟我们是答题者;但精神上也要自我矮化、畏手畏脚吗?这不是一个大国寡民该有的风范,更不是面对强国争锋应当抱持的态度。1950年,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着全世界怀疑、嘲讽和难以置信的目光,顶着美军为首的联军的狂轰乱炸,几十万将士铸成血肉长城,硬生生打出了一条“三八线”,让所有中国人可以骄傲地说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今天中国面对美国的打压,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讲,都不能说压力比比建国初期时更大。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今天穿上鞋子的中国人就没有光脚时候的精气神了?我不信!新中国70年征程,哪一天没有美国等敌对势力的封锁打压,对中国的禁运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只不过中国发展得太快,超出了所有人当然也包括美国的预料。因此他们开始焦虑,开始不顾一切、拿出一切可以上台面以及不可以上台面的手段来对付中国。我们尊重每一个对手,但跪下去是永远也打不赢的。此情此景,唯有斗争到底,“从这点上去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美国人,“毛毛雨啦”!
华春莹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