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球员“扰乱”亚运会竞技秩序,中国应该效仿吗?

昨天,雅加达亚运会的田径比赛全部结束了,中国队的成绩是12金12银9铜,考虑到很多田赛项目中国队主要是拿亚运会练兵,而没有派出明星选手,这个成绩基本让人满意——中国队已经占据连续9届亚运会田径奖牌榜的首位了。

不过,如果单算田径项目,排在第二名的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是日本也不是韩国,而是来自海湾国家的巴林。他们的金牌数和中国队持平,只不过在奖牌总数上被中国队稍稍压了一头而屈居亚军。

   是这些年巴林的田径选手训练刻苦找到了不二法门?仔细再观察一下昨天亚运会的百米女子接力,从这里你能找到巴林队“异军突起”的答案。

   巴林队的四名接力女子选手有三名都是归化选手,她们的肤色和长相一看就不是传统的阿拉伯人——她们都来自尼日利亚。

500

纳赛尔领先袁琦琦率先冲线

   中国队女子接力由梁小静、韦永丽、葛曼棋和袁琦琦四人组成,均正常发挥,尤其前三棒还一直领先,不过巴林队的最后一棒,一个黑妞纳赛尔最后20米处硬是超过了袁琦琦。42秒73,巴林队还创造了亚运会的记录。

赛后中国队头号女子短跑选手韦永丽接受采访,坦言这支巴林队很神秘:“他们这个队我们也是今年才知道,所以一点也不了解,因为之前也就觉得哈萨克是我们的对手,也就是选拔后才知道巴林有个跑到22秒8几的,其他都不了解,所以他们突然蹦出来根本没有想到。”

不能怪中国队的情报工作不利,因为在其他的田径项目上,巴林队也是黑马频出,比如女子马拉松冠军切里莫和女子400米冠军纳赛尔都代表巴林夺冠,而且赢得相当轻松,但前者的原国籍是肯尼亚,后者来自尼日利亚(加入巴林队之后把名字也改了)。

如果把本届亚运会做一个概览就会发现,原籍非洲的运动员遍布各个项目,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屠杀”中国男足的黑人小伙卡马拉。他出生于1998年,看“卡马拉”这个名字就知道非阿拉伯族类,他原籍是塞拉利昂。沙特有了这个大杀器,把国足的后防线搅得天翻地覆,国足中卫苦不堪言。

500

沙特归化球员卡马拉,中国男足的“噩梦”

近年来,在国际大型赛会制比赛中,归化运动员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各方组委会的关注,重新制定规则限制归化球员的风声不绝于耳,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细则出台,因为一旦出台新的规则,这将意味着在各国的国籍法之上再加一条“体育国籍条例”,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亚运会为例,目前只有较为模糊的居住地限制(比如要在该国居住满三年)和某些规避条款(之前没有代表其他亚洲国家参赛过)。

以笔者观察这些年体育界的归化运动员现象,归纳一下几个特点:

一、目前亚洲归化大军的大头还是海湾土豪国家,但逐渐扩散到了某些民族自尊心很强的东亚国家。笔者小时候看亚运会的时候,当时的体育类报纸我记得有一期头条的标题就是“列举海湾国家的那些雇佣兵们”。在金牌战略的指引下,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等土豪国家热衷于归化外籍运动员,看准的就是回报周期短,见效快,投入产出比高这一点。2014年,仁川亚运会赛场上,卡塔尔的归化选手奥古诺德在百米飞人大战中以9秒93的成绩轻松夺冠,这是“亚洲人”首次跑进10秒大关!卡塔尔人顾不上外界的种种非议,一时间把奥古诺德当成了他们的民族英雄。


今年年初的平昌冬奥会,我们突然发现韩国男子冰球队的肤色如此的“奇异”,一群金发碧眼的壮汉身穿带有太极国旗的队服参赛——他们是“韩国队”,不得不让人感慨,民族主义情绪一点就炸的朝鲜半岛南部的这个国家也“叛变”了,加入了归化国大军中。

500

韩国冰球队

二 被归化者往往分两类。一类是母国太穷,搞体育赚钱不如走归化的路子。这类人大多都是非洲运动员。被卡塔尔归化的奥古诺德,被巴林归化的卡马拉,如果他们还在为母国效力,在贫瘠的非洲体育商业市场面前,他们或许也能拿到一些荣誉,但从个人收入上来说,和被规划之后比有天壤之别。另一类是母国的某项目实在太强,运动员溢出效应逼迫他们走出国外。

上面提到的韩国冰球队就是个典型案例。此外,大家还能发现,前些年中国乒乓球队去欧洲打巡回赛的时候,往往都是黄种人的内战,国内三四流的运动员被一流选手压的抬不起头来,但被荷兰比利时等归化之后,马上成了该国一等一的球员,收入和比赛机会都会大大增加。同样,美国的篮球运动员被归化的情况也很多(比如中国台北队的戴维斯)。

 三 中国是亚洲各国归化运动员的“处女地”。有关这一点,相比国内的体育迷们也讨论过多次了。在近邻日本韩国的运动员归化的政策越来越宽的情况下,我国始终收紧归化这条路。哪怕是在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候,某些足球领域内的“大佬”曾放言说可以拿足球作为归化的试点,我国的上层政策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修正了归化某些华裔的条款。

所以目前哪怕是要归化,血统上讲,他也必须得有中国人血脉,否则很难。

目前体育评论界对归化说持积极正面态度的,主要论点有这么几个方面:

1可迅速提高我国某些项目的体育比赛成绩(足球、篮球);

2可带动我国弱势体育项目的发展(比如马术,铁人三项啥的);

3 可间接提升我国体育话语权。

   然而,我国体育界高层对归化之路表现极为谨慎的缘由,倒不是因为被“制度困境”挡住了去路,换言之,如何解决归化的“双重国籍”问题本质上是皮相问题。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竞技属性本身是“表”,“里”是什么呢?是要承载着国家意志和政治任务。在体育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内向型的民族身份认同显然有别于其他国家相互趋同的国籍身份认同,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强调文化输出的年代,“归化”与爱国在中国人看来依然有着高度的相斥性。

所以归化问题在我国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体育爱好者们在盘算着归化外援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时候,恐怕还必须把另一个隐性成本即社会大众的安抚成本计算在内。中国田径内如果清一水的“黑色闪电”,哪怕拿再多金牌奖牌,民众也不会有太多认同感。

500

原英国马术选手华天,因为有中国血统,被归化了回来

然而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是,别的国家归化,你不归化,导致的结果是在很多项目上都要吃亏很多,“归化运动员扰乱全球体育秩序”也曾在西方引起大讨论,如何杜绝此类现象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尚且次要,最主要的,摆在中国体育界面前一个很紧迫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咱们的运动员被别国归化掉。

500

1994至2012年中国部分被别国归化的运动员

和前文中提到的乒乓球运动溢出不同,这些年我国在不少项目上都流失了很多好苗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内紧外松的运动员流通体制造成的。目前,国内有关运动员归化方面的法制建设非常薄弱。80年代的国家队网球选手胡娜“逃跑”事件引起了中美外交纠纷是个极端的案例,但还有后来的小山智丽归日和前羽毛球队国手黄穗投澳等不愉快的事情接连发生。

运动员为寻求更好的经济收益无可厚非,很多时候指责他们“不爱国”有些苛责,但建立、完善运动员的待遇管理机制。拓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运动员退 役后二次就业(很多运动员“出逃”的一大原因就是觉得国外退役之后有保障),也是目前中国体育界的当务之急。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