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秦始皇拿了大男主的剧本
一提到秦始皇,肯定会跳出“暴君”、“焚书坑儒”、“千古一帝“等诸如此类的关键词。他雄才伟略,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时至今日,他身上依然有很多的未解之谜。比如说秦始皇的长相。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单反,更没有可考证的画像。
不过就算有也不一定就长那样,毕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而且国画讲究的是什么?是写实吗?不,是意境。你品,你细品。教科书里则是大腹便便,苍髯如戟的中年大叔形象。反正我对秦始皇的初印象是翁斐然弟弟的《少年秦始皇》。
没错了!是那个面无表情时清冷阴骘,微微笑起时霁月清风,生气动怒时狠绝孤傲,一举一动都带着天生的矜贵,狭长的双眸里隐着野心和不甘的初代霸总——少年嬴政了!
其实嬴政颜值高是有根据的。他的生母赵姬,史上的评价是绝美而善舞。不是“美丽”或者“美艳”,而是用“绝美”来形容,可见赵姬颜值之高。赵姬和秦庄襄王(嬴政的父亲)是一见钟情。众所周知,一见钟情就是好看。
秦庄襄王在吕不韦家中筵席上见到她便十分喜欢她,便向吕不韦要求将此姬献予他。
没多久嬴政就出生了,那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 长平之战 ”刚刚结束。他是生于兵荒马乱当中。而赵国因战损失了四十多万士兵,所以赵国就把气都撒在秦国的质子身上,嬴政一家在赵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秦军攻打邯郸,兵临城下,赵国决定处死秦国人质嬴异人及其全家。在情况万分紧急之下,吕不韦用重金收买赵国的看守官吏,与嬴异人二人逃出邯郸城,被护送回到咸阳。
但是赵姬和年仅三岁的嬴政被留在了邯郸城内,九死一生,多次面临被杀的危险。所幸赵姬是豪门大户之女,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免于一死,但也被赵国王室软禁。后来秦庄襄王即位,嬴政母子才被送回。所以嬴政的童年是充满苦难和担惊受怕的。
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不长,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也就是四字弟弟出道的年纪,嬴政已经当王了。反正我十三岁的时候还在为那几个方程式哭泣……
不过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
吕不韦的权势因为嬴政的即位更大了,甚至取得了“仲父”的称号。他食封大邑万户,还拥有上万名家僮,财富巨万。同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他又召集很多的门客,让他们搜集史料,最后辑成了《吕氏春秋》。
▼
为了讨好赵太后,吕不韦又送了嫪毐进宫。嫪毐凭“实力”一举夺得赵太后芳心,因而势力得以迅速扩张。
《史记》中有载:“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弛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
翻译成白话就是——嫪毐说的都对。
赵太后和嫪毐还搬去雍城逍遥快活,顺便生了俩娃。把当时未成年的嬴政一个人丢在洛阳当留守儿童,独自面对独揽大权的“仲父”和两个强势的奶奶(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以及一个洛基式兄弟(成蟜)。
这样,在嬴政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一个是吕不韦,一个就是嫪毐。
嬴政觉得这俩货不除,朕寝食难安啊。所以在他举行加冠礼的时候,让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动了咸阳的士卒攻打嫪毐。嫪毐被捉,最后处以车裂酷刑,诛灭三族。他的同党被诛杀的有二十多人,牵连的多达四千多家。赵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也被杀,赵太后则被软禁起来。
第二年嬴政又流放了吕不韦,顺便给他写了一封信。
《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大概意思就是说:你看看你都干啥大事儿了?还拿这么多钱。跟我们老秦家非亲非故竟然还敢号称仲父!赶紧麻溜一家老小滚去蜀地。
这三十个字在吕不韦看来却只有七个字:
吕不韦,你自尽吧!
吕不韦看完信后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干脆服毒自杀了。
▼
至此,嬴政在21岁也就是宋威龙现在的年纪就除掉了自己的政治威胁。
之后开始对东方的六国采取了军事行动。他带着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和任嘉伦一样的年纪再次伐赵,用离间计使赵王杀李牧。
和罗云熙一样的年纪被荆轲刺杀。之后派王翦率军伐燕,大破燕、代两国。
他的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继续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在和胡歌一样的年纪统一了中国,还给自己起了给狂拽酷炫的名字—始皇帝。
纵观嬴政的一生波澜壮阔,功过各半。简直是一部少年天子的励志逆袭史,不幸的童年没有影响他不凡的一生。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关键是长得帅啊,是有颜有脑有能力的完美大男主了。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