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关于水浒传阅读的一些误区的澄清②下(原作者贴吧ID水原优-奥卡)
晁盖之死
这个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史文恭 ,反正提出宋江派谁谁谁杀晁盖的扯淡给我的感觉就和什么孙悟空被六耳猕猴打死一样神棍。
与其这样,先看看宋江杀晁盖的最大的支持者金圣叹的笔下是什么样的(实际上金圣叹还是认为是史文恭杀的,只是他自己改的是宋江巴不得晁盖死,但谁叫他是这个阴谋论的开创者) ~
【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行。「上文若干篇,每动大军,便书晁盖要行,宋江力劝。独此行宋江不劝,而晁盖亦遂以死。深文曲笔,读之不寒而栗。俗本妄添处,古本悉无,故知古本之可宝也(TMD就时你瞎改的)。」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大书众人失色,以见宋江不失色也。不然者,何不书宋江等众人五字耶?」吴学究谏道:「又大书吴用谏,以见宋江不谏,深文曲笔,遂与阳秋无异。」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日,却去和那厮理会。晁盖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此春暖之时,不去拿他,直待养成那厮气势,却去进兵,那时迟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吴用一个那里别拗得住,「句句深著宋江之罪,深文曲笔。」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此语后无下落,非耐庵漏失,正故为此深文曲笔,以明曾市之败,非宋江所不料,而绝不闻有救缓之意,以深著其罪也骤读之,极似写宋江好;细读之,始知正是写宋江罪。文章之妙,都在无字句处,安望世人读而知之!」】
正常的繁本里是这样:
【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行。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谏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长改日出军。”宋江劝道:“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晁盖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此春暖之时,不去拿他,直待养成那厮气势,却去进兵,那时迟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里别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对比一下金圣叹的险恶改法,宋江真可怜,但在金圣叹的笔下,宋江被他泼的脏水更多~
金圣叹笔下的晁盖中箭:
【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亦只略写。」倒撞下马来;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十个人入去,却偏是五个初聚义人死救出来,生死患难之际,令人酸泪迸下。○单写初聚义五人死救晁盖,便显出满山人无不心在宋江,而视晁盖如无也。深又曲笔,妙不可言。」】
故意改成其他人救来突出晁盖的悲壮~
正常的繁本里是这样:
【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住。】
当然,即使是反动文人金圣叹也清楚是史文恭射杀晁盖【教师史文恭弯弓插箭,「照后箭。」】,吴闲云之流则是心里更加阴暗。
阴谋论者另一个yy则是晁盖的遗言: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
认为正常情况下,老大出事也应该是直接老二继承,晁盖明摆着是给宋江使绊子,而宋江则是还改了晁盖的遗言【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
首先晁盖说遗言的时候,大家都在【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 , 宋江你改遗言有卵用?当大家傻吗?那么黑子会说,那是因为大家都听宋江的所以宋江完全敢改。好吧,既然如此,宋江为什么要改,反正大家都支持你,图个啥啊。
那么遗言的问题到底在哪呢?找一下简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晁盖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等至床前痛哭,敷药调理。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宋江嘱付曰:“贤弟保重。捉得射死我的,与吾报仇,死亦瞑目。你自立为寨主。”】
原来晁盖只是要求你报仇,然后寨主之位就直接给你了~只能说明,水浒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在剧情上有差别。
至于晁盖显灵,阴魂找史文恭这段,大家都熟悉:
【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
如果黑子想解释为晁盖的魂儿找错人了那请右上角/左上角。
此外,到底是谁杀了晁盖,作者旁白在此:
【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卢员外建功,怒者恨史文恭射杀晁天王。】
至于宋江对当寨主的态度,作者刚好也有旁白:
【吴用恐卢俊义捉得史文恭,怕宋江不负晁盖之遗言,让位与他,因此不教他做先锋。宋江心意,只要卢俊义建功,乘此机会为寨主。】
金圣叹则更恶毒:
【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恼。「一喜一恼,只是四字,更不分明,妙不可言。○不善读史者,疏之曰:喜者喜卢员外建功,怒者怒史文恭仇人也。善读史者,疏之曰:喜者喜玉狮子归来,恼者恼玉麒麟有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