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短句,在我们的社会里早已成为熟语,它的内涵似乎是众所知晓、不言自明的,大家在口头或文章中使用它的时候意思好像也是一致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它的内涵并没有得到清楚的辨析,现在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比较混乱,甚至有人刻意对它篡改生发,产生某些不良后果。所以,这个短语值得说道一番。
在绝大多数正常中国人的思维里,“落后就要挨打”的说法,是对从西元1840年“英国”发动贩毒战争起,到新中国建立之日为止,这一百年里中国遭受外国野蛮侵略的惨痛教训的总结,更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以捍卫优秀文明的手段。在这里,“就要挨打”的“要”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词,其语词意义很明白,就是“会”,甚或是“一定会”、“肯定会”。它的指向是:与“落后”相对的那一方(主要是指那几个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了抢夺和榨取资财乃至强占疆土,一定会凭借更有杀戮效力的武器,对“落后”国家进行屠杀、控制。所以,“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绝对判断句的内涵就是: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国力,就一定会被某类野蛮未化的“文明”以武力为手段进行威胁、欺压、掠夺、甚至杀戮。
古今中外,可印证上述判断的事例不胜枚举:解放前旧中国遭“列强”侵掠是这样的事例;五百多年来的世界史中,现在的“美国”和“加拿大”国土上的原主人“印第安人”被几乎灭族是这样的事例,现在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土上的原主人被几乎灭族是这样的事例,现在的印度所在疆域被“英国”殖民掠夺、屠杀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是这样的事例;近几十年来,南斯拉夫被西方几个“民主自由大国”攻击、肢解、人民遭杀戮是这样的事例,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和现在的叙利亚等国家,被“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以军力侵占、轰炸和政治、经济“制裁”、煽动扶持内部暴乱等手段,推入人民常遭血腥暴力、社会秩序混乱恐怖、国家经济凋敝艰困、国家资财被人抢掠的悲惨境地,这些同样是这样的事例。
所以,正常的有良心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以及世界其它地方有所文明进化的人,都自然会认同上述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内涵的辨析。
然而,近四十年来,国内被称为“公知”的某一类,却偷偷地把“落后就要挨打”中的“要”的含义篡改为“应该”,甚至是“必须”。因此,在他们嘴里,“落后就要挨打”的意思便成了“落后就应该挨打”,甚至是“落后就必须挨打”。他们这么做的“理论根据”是从当年的强盗的后代那里趸来的,其大意是中国的文明传统“专制”、“独裁”、不“自由”、不“民主”,西方的侵略则促使中国改变了这些,学到了西方的“文明”,因此,当年中国“挨打”是应该的,必须的,西方“打”中国是“迫不得已”,起到了“帮助中国进步”的作用,因而是“正当”的。如果说,西方强盗国及其后代搬弄这套“理论”符合它们的“文化”劣根性,因而还算是“可以理解”的话,某些国内公知如此鹦鹉学舌,则只能说是荒悖至极了。
当然,到目前为止,公知们还没敢明白地、公开地说中国“落后就应该挨打”这样的话,但其意思却是昭然若揭的。在这些公知里,最有“学术成就”的是广东某大学“教授”袁某,其一本又一本有关清朝末期中外关系的“历史研究专著”,都是在反复论证中国“应该挨打”。前些时候,有一个据说是北京某著名大学“教授”的吴某,宣称“弱小也不一定挨打”,“小、弱、落后都不成为会挨打的充分原因,只要它们选择对了道路,都能长保和平与繁荣。”这套“落后不一定挨打”的贼头贼脑的言论,实际上还是在“反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尤其是新中国七十年来所走的“道路”是“错”的,是“落后”的,所以就“应该挨打”、“必然挨打”,只不过他采用了比较耸人听闻的“明星”炒作的方式,缺乏袁某那样的“学术”味儿。
公知们以荒悖之心出荒悖之言,自是不肖。不过,撇去其荒悖的内里,有时候他们的话也会有正确的成份。比如那个北京某著名大学“教授”吴某,他的那个“落后不一定挨打”,在某种前提下就是能够成立的,但这个前提,自然不是他所说的“小、弱、落后国选择对了道路”(这所谓“选择对了道路”的内在含义是服从西方野蛮强权、皈依西方野蛮“文化”),而是当“小、弱、落后国”遇到成熟、包容、优秀、先进的中华文明的时候——六百多年前,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印度洋和非洲东部的居民,与代表中华文明的先进、强大的郑和远洋船队的相遇,正是如此。
但是,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说法的辨析,只是明确了是“会挨打”而非“应该挨打”,这还不全面,现在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对“落后”这个概念做正确的定义。
说一个国家或者群体“落后”,这里的“落后”所指向的范围很广,但一般来说,主要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从人类有文字记录的五千多年历史状况来看,这四者的发展状态,有时齐头并进,有时则前后参差。这四者的关系,有时能够相互影响,有时则有所分离。比如战国七雄时代,秦国的军事和政治一直强于其它六国,但经济、文化方面比魏、齐等国就弱些;两宋时期,经济、文化比较先进,政治好、坏参半,军事相对而言就比较落后;而汉武、唐宗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在多数时间里,则是基本齐头并进的,相互促进的。
总括来说,中华文明在整体上,是人类社会迄今最成熟、最优秀、最先进的:且不说,当我们的先辈已经在“诗经”里吟风弄月、针砭时弊,或者在“论语”里记载“暮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文明优雅生活时,欧洲大陆还处在茹毛饮血的状态;也不说,唐朝、两宋诗词吟唱、市井繁华之时,西欧的人们还正在以同伴的血肉治病、随处便溺、占土役奴;只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华文明那种和善、包容、大度,以及追求平等、正义、大同,现在并因此提出“一带一路”和“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构想理念,这些是当今那些东、西方“民主自由发达”国家的偏狭、自私、残忍“文化”所望尘莫及的。站在全人类长远共同利益的立场上来看,谁先进,谁落后,不是判然明了吗?
在新中国建立前一百年间的被侵略,实质上是因为中华文明整体上太成熟、先进、优秀,习惯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忽视了对野蛮落后的“文明”必须保持警惕和武力震慑,造成猝然面对狼群性的西方人时,在军事准备和政治组织方面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从文明交往的角度上来说,中华文明不是“落后”而“挨打”,而是麻痹疏忽、故步自封而“挨打”。
先进的中华文明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应该借鉴和学习其它文明的有益文化因素,以革新来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只是,这种革新必须以自身优秀文明基础为主体,才是正确的、有益的:战国时的“胡服骑射”是这样,大唐的广纳万邦也是这样,而中共革命中的“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样是这样。
总之,笼统地谈“落后”是没有意义的,而因为曾经“挨打”,就认定中华文明所有的层面都“落后”,这更是荒谬的,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的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就应该是当年曾从中国一直打到西欧的蒙元了——荒谬绝伦,由此可见!更严重的是,某些人借此与西方某种势力相唱和,在国内宣扬崇洋媚外和逆向种族主义,几十年来已极大地污染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意识空气,给中华复兴的道路埋下了隐患,亟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