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一个国家是否富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绝佳的 “鉴别器”

这两门学科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科研资金的要求并没有实验科学那么巨大(参考粒子加速器),二是远离社会生产实践,三是研究成果全球公开,不存在知识壁垒。

资金要求低,所以穷国富国都可以搞,大国小国都可以搞;远离实践,所以科学以外的因素干扰小;不存在壁垒,所有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看来,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水平是一个国家是否富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绝佳的 “鉴别器”。

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的时候,人们都觉得纯数学这样的学科不需要什么钱,中国人又聪明,应该可以“最先赶上世界一流水平”(某领导语)。然而事实却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只需要大量砸钱的实验学科,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飞速减小(集中在化学、生物、工程科学领域),甚至局部领先;而纯数学这种“砸钱也无处可砸”的学科,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却依旧很大。

​摘自  中国人发展科学是被迫的吗?我们是否有科学探索的文化自觉? 评论 40 国内。原标题:中国人发展科学是被迫的吗?我们是否有科学探索的文化自觉?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
最热 最早 最新

  • 置顶
    天下我嘴笨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这些年有什么颠覆性的突破吗?既然这方面的知识,没有知识壁垒,那么我们在此基础上做应用研究,似乎是当前更重要的事情。
    而这些纯理论的东西,科学院始终都有一批人在追踪,现阶段是否足够了?
    李克强总理自上任以来,反复强调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他说:“数学特别是理论数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我到一些大学调研时发现,能潜下心来钻研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人还不够多。”
  • 全部楼层
    你好呀观网 作者
    那为什么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最野蛮生长的时期,几乎没有像现在中国官方统一的组织领导的情况下,能自发地冒出那么多理论科学家?这里面难道没有一点文化上的因素吗?
    西方国家很多科学家有其他职业为其提供经济来源,例如哥白尼、孟德尔是神父,牛顿是造币厂厂长,数学家有大学教职,或有贵族提供接济,也有文化上的因素。现在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都讲究效费比、KPI,对需要长期投入、不一定有成果的理论研究不那么热心。IBM以前60~70年代资质很多实验室,后来就不再资助,也不再伟大。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不是一个,有文化的缺陷,也有发展阶段的制约。
      文化的缺陷,其实是哲学的缺陷,我自己在观察者上写过一些东西,认为中国人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均衡的哲学错误,过于注重实践,忽视远离实践的理论。这个问题至今是未曾正视过的,当然也谈不上改正。我们近代的落后和百年国耻,从根本上说是这个缺陷所导致。
      发展阶段方面,涉及的肯定有金钱投入,但又不止如此。基础理论的思维能力,不是上规模和有实际需求就能推动得了的,也不是政府起好主导作用就万事大吉,这需要逐代人的迭代积累,金字塔底座要坚实,塔尖也要足够高和足够粗。我们现在大部分教育资源,其实都集中在应用上面了,基础理论方面,我们打的基础并不算太差,但一到顶端(研究生以上层次),投入和积累都不足的缺陷就很明显,我们的确还没发展到擅长搞基础研究的阶段,即使能彻底根除思想意识里的哲学缺陷,也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需要说的是,理论的创新思维,不是简单的勤奋吃苦就能积累成的(当然更不时砸钱悬赏能解决得了的),很多人对此的理解彻底错误。
  • 谁说搞理论研究就不花钱的,也要花钱的,好吗。首先要设置教职,而且数量而且不能太少,要形成学科体系,投入肯定不少。还有就是那些从事这理论研究的人员的收入铁定无法和有大项目在身的教职比,但是都是人,收入差距绝对打击纯粹理论研究。说实话就以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职的纯收入,真不能支撑一个学术精英的日常生活,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支持,这种研究怎么可能吸引顶尖学术人才投身其中。再说,就连这种教职都少得可怜,怎么可能会有理论研究的大发展。但这是因为中国人不重视吗?不是,还是那句话,穷,真穷。永远不要忽视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没有达到可以花大量资金去养短期内必然无物质收益的理论研究,就看国家每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支持的科学项目,那都是短期内会产生内民生效益的应用类的项目。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为什么不重视纯理论研究,就一个字,钱。有钱,啥都好说,没钱,啥都别说。有人肯定说了,人俄罗斯也没钱,但大家可别忘了,前苏联可是世界一级,就现代国家底蕴方面,中国和前苏联差距大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有传承性,建立起来不简单,垮掉的速度也不会太快。
    那为什么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最野蛮生长、全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几乎没有像现在中国官方统一的组织领导的情况下,能自发地冒出那么多理论科学家?这里面难道没有一点文化上的因素吗?
  • exlion 我的小红书是1966年版的
    谁说搞理论研究就不花钱的,也要花钱的,好吗。首先要设置教职,而且数量而且不能太少,要形成学科体系,投入肯定不少。还有就是那些从事这理论研究的人员的收入铁定无法和有大项目在身的教职比,但是都是人,收入差距绝对打击纯粹理论研究。说实话就以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职的纯收入,真不能支撑一个学术精英的日常生活,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支持,这种研究怎么可能吸引顶尖学术人才投身其中。再说,就连这种教职都少得可怜,怎么可能会有理论研究的大发展。但这是因为中国人不重视吗?不是,还是那句话,穷,真穷。永远不要忽视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没有达到可以花大量资金去养短期内必然无物质收益的理论研究,就看国家每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支持的科学项目,那都是短期内会产生内民生效益的应用类的项目。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为什么不重视纯理论研究,就一个字,钱。有钱,啥都好说,没钱,啥都别说。有人肯定说了,人俄罗斯也没钱,但大家可别忘了,前苏联可是世界一级,就现代国家底蕴方面,中国和前苏联差距大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有传承性,建立起来不简单,垮掉的速度也不会太快。
    再帮你补充一点,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理论数学界,基本上就是前苏联数学家撑起来的
    这是一个超级大国几十年积累的底蕴,外加沙皇俄国几百年的积累,被别人一锅端
    中国短期内在这些方面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建树,先搞能见到效果的应用科学,是在正确不过的选择
    这几年国际理论物理,理论数学届基本上陷入瓶颈了,所以他们开始拉赞助了,所以就想到冤大头——中国了,所以你就会看到各种鼓吹中国需要发展基础理论科学的文章
    可是
    拜托
    基础理论科学,又不是只有数学,只有高能物理,
    基础材料科学不是科学?凝聚态物理不是科学?
    在一些人眼里,只有高大上的高能物理才算科学,只有弦论才是基础物理,这背后的利益相关才是问题
  • 闪烁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也是需要人来搞的,那么需要多少人?怎么养活这些人?给这些人什么样的职位和什么样的待遇?若果这些人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出成果,怎么处理?对这些人的定位是什么?什么样的办公场所?以上这些问题不定,怎么稳定队伍,怎么进行研究?搞任何研究就是烧资源、人、时间,不是想当然。
    那为什么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最野蛮生长的时期,几乎没有像现在中国官方统一的组织领导的情况下,能自发地冒出那么多理论科学家?这里面难道没有一点文化上的因素吗?
  • 已注销用户 看到的是表面,想到的是沉淀
    胡扯,给出证明先
  • 天下我嘴笨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这些年有什么颠覆性的突破吗?既然这方面的知识,没有知识壁垒,那么我们在此基础上做应用研究,似乎是当前更重要的事情。
    而这些纯理论的东西,科学院始终都有一批人在追踪,现阶段是否足够了?
  • 谁说搞理论研究就不花钱的,也要花钱的,好吗。首先要设置教职,而且数量而且不能太少,要形成学科体系,投入肯定不少。还有就是那些从事这理论研究的人员的收入铁定无法和有大项目在身的教职比,但是都是人,收入差距绝对打击纯粹理论研究。说实话就以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职的纯收入,真不能支撑一个学术精英的日常生活,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支持,这种研究怎么可能吸引顶尖学术人才投身其中。再说,就连这种教职都少得可怜,怎么可能会有理论研究的大发展。但这是因为中国人不重视吗?不是,还是那句话,穷,真穷。永远不要忽视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没有达到可以花大量资金去养短期内必然无物质收益的理论研究,就看国家每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支持的科学项目,那都是短期内会产生内民生效益的应用类的项目。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为什么不重视纯理论研究,就一个字,钱。有钱,啥都好说,没钱,啥都别说。有人肯定说了,人俄罗斯也没钱,但大家可别忘了,前苏联可是世界一级,就现代国家底蕴方面,中国和前苏联差距大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有传承性,建立起来不简单,垮掉的速度也不会太快。
  • 你想简单了,越是这种见不到经济效益,几十年见不到成果的学问,越是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只有闲钱多的国家才能养得起这样一帮人!!!
  • 风起小城暮 从明天到下一天
    这就是想多了。
    要知道,发展到什么水平,才有符合这个水平的需求。
    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不也是到英国才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工业发展水平匹配到需要大量基础学科人才的时候,就会出来这些人才的,因为工资和待遇在那儿放着呢。
    现在你们鼓动有才华的孩子们坐冷板凳,有啥用?当自己孩子选专业时,你们又会是另一个腔调了。
    市场决定需求,待遇决定选择。
    欧美的数学、物理人才也是以教职为主吧?那个市场也不大啊。只是吸纳了全世界的学生,才养得起这么多教授而已。
    所以要吸引外国学生到中国来,让他们帮着养这些高端无用人才才是正道。
  •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也是需要人来搞的,那么需要多少人?怎么养活这些人?给这些人什么样的职位和什么样的待遇?若果这些人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出成果,怎么处理?对这些人的定位是什么?什么样的办公场所?以上这些问题不定,怎么稳定队伍,怎么进行研究?搞任何研究就是烧资源、人、时间,不是想当然。
  • 辣椒炒牛肉
    其实吧,我们在理论物理上的差距远大过数学方面。
    我老师解出了世界数学难题直接24岁当教授。。。。。
  • 其实吧,我们在理论物理上的差距远大过数学方面。
  • zhongyue 爱国者
    体现探索精神的还有很多,例如科学实验、野外考察,还有艺术方面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