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宗藩地位及对中国国防安全利益的屏障

    领袖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祭黄帝陵》中针对当时的中国事态有鲜明描述,其中琉台之安危对中国局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就以琉球的宗藩体系回顾来分析中国国家安全利益,表明 藩属虽不是中国领土主张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属土起码立场中立、保证任何一方国家安全利益的有效屏障。

500

  500

 一、琉球的地缘态势

     在浩瀚的东海之东,有一串珍珠似的群岛,连接着日本的九州岛和中国的台湾岛,这便是琉球群岛。提起琉球,国人并不陌生,毕竟在琉球群岛的大岛上驻扎着75%的驻日美军和41个军事基地,嘉手纳机场上起飞的飞机时不时要飞到我国海域,偷瞄两眼,搞点大新闻。

500

500

  大家所熟知的第一岛链,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琉球群岛的基础上。琉球群岛是东北亚地区东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中国要走向深蓝,自然也绕不过此地。辽宁号航母经过的宫古水道便是在琉球岛链上。

500500

▲红色部分是美军在冲绳布置的军事基地

    琉球群岛现在是日本的冲绳县,可是诸位可知道,这星星点点的小岛上,也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这片大海上也曾蒙天朝皇恩浩荡,明风洋溢首里城;这里也曾经是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枢纽,号称“万国津梁”。从古国琉球到冲绳县,从万国津梁到军事基地,这星星似的岛屿,曾经经历过什么?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的百姓,又见证了哪些血泪沧桑?

500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海的东部外围,南北总长度达1000多公里,像一条项链,从北到南紧紧地守护着东海,从日本的九州岛南端一直延伸到中国台湾,将东海和太平洋划分开来。

  琉球群岛从东北向西南分布着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大岛诸岛、冲绳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共有60余个有名称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名小岛。虽然这些小岛土地面积很小,但加上所属海域及海底资源,价值不可估量。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冲绳诸岛中的冲绳岛,它的面积约有1210平方公里(帝都北京五环大约710平方公里)。

500

二、中国的宗藩关系和藩属情节

   公元6世纪,隋炀帝派羽骑尉朱宽到海外探险。朱宽的船队到了今天的琉球群岛之时,发现海面上的琉球群岛,远远看去好像是一条浮在海面上的虬龙,因此把这片区域命名为流虬。

  到了唐朝,因为“虬”是龙的一种,而龙又是皇帝的象征,为了避讳,将“流虬”改名为“流求”。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觉得“流求”二字不够雅观,于是下诏将其改为同音的“琉球”二字,于是琉球的名字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

500

   南宋至明初,整个琉球群岛分为三国。中山国在察度统治时期,积极与日本、中国贸易。在与中日的贸易中,中山国国力逐渐增强,逐渐成为琉球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布告天下,要中国周边的国家向大明朝贡。得知消息的察度立马派弟弟泰期前往大明,向大明朝贡。在察度派人向大明朝贡后,山北国和山南国也在当年派人向大明朝贡。

500500

    因为琉球国家弱小,而且不与中国直接接壤。因此朱元璋认为就算琉球强大,也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因此特别喜欢这个新来的朝贡国。甚至为了方便琉球人来华朝贡,还让福建沿海地区一些工匠移民琉球,帮助琉球提升科技、文化水平。

    而琉球人自己也知道,琉球地小国弱,距中国路途遥远,中国的王朝也不会有兴趣去征服它。所以琉球人也非常信任中国的王朝。就在这样的你情我愿中,中国与琉球保持了将近500年的宗藩关系。

    察度去世后,其子武宁即位。公元1404年,才坐皇位没多久的朱棣,便给武宁下诏,册封他为中山国国王,武宁因此成为琉球群岛上第一个接受中国皇帝册封的国王。从此之后,琉球群岛上的历代国王都要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

   然而就在武宁接受大明册封的第二年,中山国的贵族巴志起兵发动政变,废掉了武宁,察度王朝灭亡。巴志的父亲思绍被拥立为新的中山国国王。

   思绍与巴志统治中山国期间,定下了统一琉球的战略。为了防止被南北夹击,巴志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巴志先和山南国结盟,防止山南国背后偷袭,接着集中力量对付北山国。

   公元1416年,巴志率领军队进攻北山国,在内应的帮助下,尚巴志很快就攻破了北山国的都城。

  1422年巴志从其父手中接过了中山国的王位。巴志即位后,继续统一琉球的战略。公元1429年,巴志发兵攻灭了山南国,至此琉球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500

   虽然琉球地小人少,并且资源缺乏,但是地理位置非常好。琉球的东部是中国,东北部是日本,因此琉球可以作为中日两国贸易的中间商。同时从琉球往正北方向航行,可以到达朝鲜,往南航行可以到达东南亚,是西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所以在巴志统一琉球后,就制定了以外贸立国的策略。

   通过向大明的朝贡,琉球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中国物资。这些物资在运到琉球本岛后,除了自己消费外,剩下的物资被转手卖到了其他地区,俨然成为中国商品的“中间商”。

  同时琉球也积极拓展与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和后来以贸易立国的荷兰一样,在15至16世纪期间,整个西太平洋地区遍布着琉球的商船。而且在琉球国内的市场上,可以很方便地买到中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的商品。在这一时期,琉球可以说是整个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贸易中心。

500

 虽然琉球王国凭借着贸易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但国小人少的弊端使得它在东亚世界中,依旧是一个弱国。

 1468年日本因为朝贡的问题与大明爆发了冲突。明宪宗一气之下将日本踢出了朝贡体系。没有了朝贡的资格,日本的经济发展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并与大明开战,这使得大明对日本的怨恨程度加深,也让日本更加不可能回到朝贡体系中。于是日本打起了琉球的主意,打算通过琉球向大明朝贡。在侵略朝鲜的战争结束后不久,萨摩藩在德川幕府的支持下,派遣大将桦山久高率领三千精兵向琉球发动突然袭击。虽然琉球方面的军队数量更多,但琉球军队面对萨摩藩的进攻并没有做好准备。很快萨摩藩的军队就登陆了琉球本岛。

500500

   由于当时的琉球国王尚宁中了萨摩藩的计谋,将大部分的军队都派去驻守那霸港,导致都城首里城出现了防守空虚。很快萨摩藩的军队就包围了首里城。虽然首里城的琉球士兵拼死抵抗,但最终萨摩军还是攻破了首里城,琉球国王尚宁被萨摩军俘虏,随后被押送到日本。

500

   虽然琉球战败,但萨摩藩以及德川幕府并没有彻底征服琉球的意思。因为日本上下都想借着琉球向大明朝贡换取利益。虽然琉球的独立地位没有受到影响,但萨摩藩的势力还是渗入了琉球。

   尚宁在日本期间,被逼着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掟十五条》。根据这个条约,琉球将萨摩藩认作是自己的宗主国,琉球的王位继承以及官员任命等事务,都必须要上报萨摩藩。由此可见,琉球已经彻底沦为萨摩藩的一个半殖民地。

500

   此之后,琉球王国就同时成了中国和日本的藩属国。清代人汪辑曾经出使琉球,他在回忆录中记载琉球人非常不愿意提到割让给日本的奄美群岛,颇以为耻辱。

  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与琉球达成协议,琉球向美国开放那霸港,从此琉球融入了西方的贸易体系。在琉球之前,中国和日本因为西方国家的武力胁迫,也向西方打开了国门。

  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日本意识到,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富国强兵,避免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1868年日本开始实行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中一项重要的政策,通过这一政策,琉球原先的宗主萨摩藩被撤销,日本明治政府成了琉球王国的新宗主国。

  当时的琉球国王尚泰天真地认为,日本明治政府还会像过去的萨摩藩一样,保留自己的独立地位。但尚泰不清楚的是,时代已经变了。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衰弱,而且国门洞开,再通过琉球向中国朝贡已经没有必要了。既然如此,保留一个独立的琉球明显不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于是日本开始考虑吞并琉球的事宜。

 日本政府首先是将尚泰封为日本的藩王,在法律上营造琉球乃日本的一部分的假象,与此同时向琉球本岛派驻军队,禁止琉球再向中国朝贡,用以切断琉球与中国的联系。

 此时琉球的君臣已经意识到日本政府是想吞并琉球。但琉球本身并没有力量去抵抗日本,于是尚泰命大臣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出面维持琉球的独立地位。

 “窃琉球小国,自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入贡中国,永乐二年(即1 399年),我前王武宁,受册封为中山王,相承至今,向列外藩。遵用中国年号、历朔、文字,惟国内政令,许小国自治。…自列中国外藩以来,至今五百余年不改。     现今事处危急,唯有仰仗大国劝谕日本,使琉球国一切照旧。阖国臣民,戴德无极。除别备文禀,求大清国钦差大臣及大法兰西国全权公使、大合众国全权公使外,相应具禀,求请恩准施行。”

  于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向日本抗议,反对日本吞并琉球。

 就在中日两国因为琉球问题大打口水仗的时候,美国也参与了进来。因为琉球正好位于中国至美国的贸易航线上,美国不希望因为琉球问题阻碍了这条贸易航线的畅通。于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向中日两国提出,可以将琉球一分为二,靠近日本的一部分归属日本,靠近中国的一部分划归中国。

500

  中日之间关于琉球的交涉,旷日持久,难以决断。日方主张琉球问题乃是内政,不容他国干涉;中方主张琉球“自成一国”,奉行中国正朔,断难强行处分。适值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游历东亚,恭亲王和李鸿章于是拜托格兰特秉持公道,调解纠纷。格兰特赴日以后,受其蛊惑,态度徒变,转而偏袒日本。

 格兰特起初提出三分其国,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琉球,宫古、八重山等南部诸岛归中国,奄美大岛在内的北方诸岛归日本。中方对此表示认可,但是因为日方的反对,格兰特很快变卦了,李鸿章大怒,叱骂其人“反复无常,小人无恒态”。日方给出的方案是以宫古、八重山为饵,要求中方开放门户。

中日双方反复交涉以后,于1880年10月21日,议定《琉球条约拟稿》。

500

   当是之中国,列强环伺,行将瓜分,特别是沙俄犯伊犁,迫在眉睫。朝中诸多名臣对此拟稿皆有异议,李鸿章也认为“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惟有用延宕之一法,最为相宜。”此后满清无复此议,1894年甲午战起,琉球问题遂被搁置。

   二战期间的开罗会议确定了战后处置日本的诸项原则,其中包括战后琉球的归属问题,开罗会议期间中美会谈事项共18条,第8条为“香港·琉球事项”,期间“罗斯福再三询问,中国是否欲得琉球,蒋主席答称愿将琉球先由中美占领,再按国际托管办法,交由中美共同管理”。其后“罗斯福自德黑兰会议散后,归至华府,则在太平洋战事会议上宣称,琉球应归中国,已得斯大林完全同意”。中国表态的原因按蒋介石的解释是:“琉球乃一主权国,其地位与朝鲜相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以支持朝鲜、琉球独立为解决战后东亚政局的基本原则。这也至少说明琉球不属于日本。

   随着战后世界局势变化,中国爆发内战,还有美苏两国的冷战,使美国更多考虑自身利益,而对上述盟军一致确认的方针原则并未坚持实施。杜鲁门总统曾强调:“日本的重要性是与中国形势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麦克阿瑟提出美国可以与日本“单独媾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政策加速转向,担任国务院顾问并负责对日媾和问题的杜勒斯率国务院代表团访日,既不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也不邀请台湾国民政府参加对日媾和的会议,在与日本达成的协议中规定,由日本政府自主决定将来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是同台湾国民政府签订和约。规定由战败国选择缔约对象,显然违反了上述处置日本问题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1951年8月15日美国正式公布所谓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定本》,9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对日媾和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包括日本以及苏东国家在内共有52国。苏联代表葛罗米柯指出,应当邀请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会议。之后,苏联代表针对美、英制订的《对日和约草案定本》进行了批驳,并提出了修正案。苏联提出日本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的主权;承认苏联对南库页岛等岛屿的主权;禁止留驻外国军队;限制日本军备;日本不得加入以任何旧交战国为对象的军事同盟;对受害国进行经济赔偿等要求。美国拒绝苏方意见,坚持于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3国拒绝签字,而其余48国代表连同日本代表、首相吉田茂先后签字。 这就是说,中、俄都是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

   在《旧金山和约》第二章第三条规定:“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诸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这是在托管名义下将琉球诸岛纳入美国的实际统治范围。     由于中国和苏联不承认旧金山和约,因此按照战时三文件,旧金山和约并无合法效力,基于旧金山和约的美国托管琉球,也就没有法律效力。   

   1969年11月,佐藤荣作访美与尼克松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定于1972年把冲绳行政权交还日本。1971年6月,日美签订《冲绳归还协定》,规定美国放弃对冲绳的施政权;1972年5月15日协定生效,琉球诸岛归还日本。     

   同样,由于中国和苏联不承认旧金山和约,因此按照战时三文件,旧金山和约并无合法效力,基于旧金山和约的美国托管琉球,也就没有法律效力,基于美国对琉球的托管权的美国单方面将琉球归还日本,也就没有法律效力。美日之间《归还冲绳协议》不过是美日之间的双边行为,美国对琉球的处置,是处置了自己没有所有权的东西,日本对琉球的接收,是接受了对方无权给予的东西,美日之间对琉球群岛的私相授受,没有任何法律基础。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同样反对美国私自将琉球交付日本。  

    1950年12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关于对日和约问题的声明》中指出:“关于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不论开罗宣言或波茨坦公告,均未有托管的决定,当然更说不上要指定‘美国为管理当局’的事情了”。1951年5月22日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为支持苏联政府对日和约意见及对和约准备工作具体建议之苏联大使的照会》,1951年8月15日《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现在再一次声明:对日和约的准备、拟制和签订,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央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明确而强烈地反对美国独占琉球:“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在领土条款上是完全适合美国政府扩张占领和侵略的要求的。草案一方面保证美国政府除保有对于前由国际联盟委任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的托管权外,并获得了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琉璜岛、西之岛、冲之鸟岛及南鸟岛等的托管权力,实际上就是保持继续占领这些岛屿的权力。”    

    中国大陆政府始终反对美日双方对琉球的私相授受,因为关键在于中日两国从未有过对于琉球的交涉和协议,因此作为中国藩属国的琉球之交付日本,没有中国这个宗主国当事人的书面认可,无论如何在国际法理上不能成立的。   

    在海峡对岸,蒋介石曾于1951年6月18日对旧金山和约发表声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导源于日本侵略中国,故在各盟国中,中国抗日最早,精神最坚决,牺牲最惨重,而其贡献亦最大,对日和约如无中国参加,不独对中国为不公,且使对日和约丧失其真实性。”到70年代,台湾方面以“外交部”《声明》等形式,多次抗议美国“片面将琉球交予日本”,中方“至为不满”、“至表遗憾”,同时坚决反对将钓鱼岛交与日本。

三、中国的东海台海安全利益屏障

   琉球亡国已有百年余,但琉球人们从被侵占的那一刻开始,就从未停止过抗争。

  1945年二战后期,美军登陆冲绳本岛,爆发冲绳岛战役。在日本军国主义战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们知道败局已定,肯定会失去琉球,于是产生了“我得不到的就该被毁灭”的变态心理,日本人也害怕被压迫已久的琉球人会被美军利用,几十万琉球人会成为反攻本土的利器。

  于是……在美军即将攻下冲绳岛之时,日本大本营向当地守军下达“玉碎令”——血洗琉球、杀光琉球民众。当战役结束,美军登岛之时,47万琉球人只剩下了11万!

  美军以伤亡7万人的代价最终占领冲绳。《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必须放弃“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

 铁幕落下,为了对抗苏联中国,打赢朝鲜战争,美国又开始拉拢日本,美日瞬间化干戈为玉帛,开始狼狈为奸。本应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获得独立的琉球,又被美国托管,成了美军的驻军基地。 1951年,美国和西方盟国与日本政府签订《旧金山和约》,条约第三条规定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日本同意美国拥有对琉球群岛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在美国治理琉球期间,日本爆发多次归国运动,当时处在中日蜜月的中国政府也曾声援日本收回琉球。 

500500

  美国于1972年的《美日琉球及大东协定》后将冲绳群岛的管理权“移交日本”。由于多个涉及琉球群岛的条约,均涉及了其管理权,却未对领土主权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产生了琉球群岛地位未定论。不过美日关于冲绳驻军一直默契配合,并进而频频染指钓鱼岛以牵制中国!

500

   19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曾对台进行导弹演习,3月8日在对基隆外海试射的一枚东风导弹实际的着弹点距离与那国岛仅有60公里。使得这个边陲小岛一越成为战略要地。日本政府开始在岛上驻扎沿岸监视部队,并且开始着手建筑自卫队常驻基地。

  日本能够拿下冲绳的治理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允许美国驻军在冲绳继续存在。而美国驻军问题正是当初冲绳不满美国统治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本来寄希望于日本能够从国家主权角度出发,将美军逐步赶出冲绳,但显然冲绳民众的这个心愿目前看来是遥遥无期。两万多名美军、400余平方公里的基地,日本政府的纵容,使得冲绳民众心灰意冷。

  除此之外,冲绳民众对日本当局的寒心还表现在其对历史漠视的态度。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版的高校教科书《日本史》的一处脚注中,首次提到了日军杀害琉球居民的事件。但到后来经过文部省的检定时,这处脚注被删去。消息一出,冲绳民众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冲绳现状造成的还源于日本长期以来对冲绳人的歧视。从明治时期被纳入日本版图开始,冲绳人就因少数民族身份受到日本本岛人的另眼相待。

  面对冲绳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膨胀,日本政府在相关问题上不但没有整改的姿态,甚至是变本加厉。

 正如冲绳人所言“一直以来,我们的命运都被大国所左右、控制着,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却没有一项成就体现出我们的意志。”

500

▲冲绳的美军基地(红色部分)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板块,且目前日本并未拥有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冲绳在积极向日本政府争取高度的自治权。另一方面,美军的得寸进尺,冲绳人也不再忍气吞声,决意与其抗争到底。今年二月,冲绳举行全民大公投,就美军在名护市填海兴建新的海军陆战队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公投结果显示,超七成民众明确反对。

  现在的冲绳,更贴切的形容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从一个独立的国家,到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再历经曲折最后又归于日本、经济上仰仗日本,但作为普通公民的诉求却从被完全重视过。

  利益被侵害,一直是日本与冲绳之间难捱的障碍,也是现在冲绳存在双重身份认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可以很明确的是,如果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冲绳对于日本的好感度还将一天天降低。是冲绳人还是日本人?相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冲绳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能够有一天成为有自我尊严和权益的完人。

  综上所述:琉球要么能够自主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以巩固中国东海南海的国防安全利益,要么委身卑下 变为美日侵谋中国的桥头堡。

  因此,当下的中国,要清楚的知道:琉球问题不是日本的内政,关切琉球事态也不是干涉别国内政,琉球于我有重大的安全利益关切!既然琉球主权待议,那就罔论钓鱼岛归属日本和我海军进出第一岛链是否正当。

 中国不仅对琉球的主权可以声索再议,还能够以曾经宗藩的关系来极大的关切 琉球人民所遭受的人道主义不公,更能调动舆论、约束非法的美日驻军猖狂活动。

   一个藩属故地即使不能进行主权声索,但未必不能进行安全利益声索。起码这样的藩属故地不能沦为侵害曾经宗主国的军事大本营。这一点,中国决不能单纯的以为承认日本的实际管辖权(实质殖民权)进而按照国际惯例就放手琉球主权,绝不能坐看东海台海国防安全利益严重受损、第一岛链的国防门户洞开。

500

《七子之歌·台湾》是由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于美国,琉球对于台湾,及台湾琉球对于中国人民的情愫 表露如此。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