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人类学: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摘要

本文简要以 SWOT 模型对视觉人类学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对目前这门分支学科的现状进行评述,以及了解一些其在将来可能遇见的一些挑战。视觉人类学的优势与机遇表现为:主流人类学所接受、多样化的研究取向与跨学科的合作、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取向之间的调和,以及潜在的新型的方法。劣势与挑战表现为:学科边界的模糊、缺乏合作(多数研究都是单打独斗),以及话语权常常掌握在美国学者手中。本文对于以上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提及。

这是社论前沿第S1663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介绍

视觉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这门分支学科接受度并不高。经过20年的发展,这门学科呈蓬勃发展之势。研究多样,话题深刻,讨论之广泛,这都大大提高了这门学科被接受得程度。至少,目前来看,这门学科发展前景还算明朗,不过,与此同时,仍要注意其潜在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主要通过 SWOT 的方法分析了视觉人类学在大范围内的人类学和跨学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分类如下:

优势与机遇:优势是指视觉人类学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与优点,以及其擅长的领域。机遇则是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门分支学科的发展贡献。

劣势与挑战:劣势是指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缺点以及亟待改进的地方。挑战是指一些阻碍学科发展的潜在因素。

这四个领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并可能有所交集。不过,这一现象这在 SWOT 分析中十分常见。简而言之,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如下: 

用 SWOT 模式分析目前视觉人类学的现状,为提供一个这门学科的过去与现在的的反思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明确优势与机遇,并且思考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劣势与挑战,进而指导学科的发展;基于以上研究,尝试对可能对这门分支学科有所贡献的学者提出一些建议。

优势与机遇

视觉人类学的优势是什么?如前文所述,这门学科逐渐被主流人类学界所认可是目前最主要的成就。视觉人类学不再是一门边缘学科,成为一主要研究领域。

1、促生一些学术团体的出现。这些团体可以提供同的专业的视角合作的场所。(此处作者回顾了视觉人了的学术发展历史,主要聚焦期刊和学术团体的出现对于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2、研究领域纷繁多样,学术焦点百花齐放,从不局限。这极大的扩充了此学科的研究体量。

3、乐于采纳新技术、新手段,从而发展出更多的学术研究路径。

4、弥合(bridged)了专业的学术研究与应用取向研究、学术团体与大众之间的隔阂(gap)。

5、相较于传统研究取向,视觉研究领域更加开放。这可以满足新的研究取向的独特要求。

劣势与挑战

1、话题繁杂,学术共同体内部四分五裂(sheer diversity),学科空心化严重。“什么是视觉人类学”以及“谁是视觉人类学者”这样的问题难以严格讨论与界定。(当然,这是人类学这门学科的通病)——导致此分支学科的研究缺乏延续性(coherence)。在此领域的研究很难被划分在一起,也很难与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相区别开来。(Banks&Morphy, 1980)因此,视觉人类学所面临的挑战是要发展出自身的一套核心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准则。这一点要提上日程,并且有明确的策略方针。

2、相比较传统的人类学四大分支而言,视觉人类学依旧是个弟弟(small player)。尽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学术团体、期刊以及课程,但相比较而言还是过于小众。

3、研究者之间缺乏交流协作。不过,长时间以来,人类学的传统就是“单打独斗”地进行田野,进而完成一篇学术文章。视觉人类学研究不把握住团队工作内在的优势的话,会进一步削弱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凝聚力,并导致专业学术研究身份的弱化。

4、西方(美国尤甚)学术研究的话语霸权。如今的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美国学界占据最主要的话语权,这会导致其它话语被忽略。

5、缺乏特定的职业岗位,导致没有学生涌入这一领域,导致人才断档。

SWOT分析与讨论

在人类学,社会科学,乃至整个学界内,视觉人类学无疑将扮演一个突出的角色。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这一问题需要认真考虑。通过回顾过去20年的发展,以及 SWOT 分析,本文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专业期刊应当继续强化这门子学科的专业身份,并且使其被主流学术传统所接受。

2、专业期刊应当对学术共同体内部一些成员的成果展开怀抱,包括研究生。

3、继续加强学科国际化建设。学者间的协同合作也会强化研究的国际化程度。

本文以 SWOT 模型分析了视觉人类学在目前状况下应当重视的优势与担忧。一方面,随着视觉人类学在人类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提高,其自身多样的方法与跨学科属性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机遇与优势。另一方面,它依旧遭受着学科独立身份危机:这一研究领域的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