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知道呢!美国人民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快乐教育”,如今他们快乐了吗?

美国人民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快乐教育”,如今他们快乐了吗?

原创 金融南局 观视频工作室 昨天

大师兄又来吐槽教育问题啦!玩了这么多年的“快乐教育”,美国人民究竟获得了什么?是人口素质大俯冲。

 

今天美国的研发工作,都交给国外技术移民了,而这些移民恰恰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所以,唐老师告诉我们,历史经验从没证明过“快乐教育”能成功,相反一再说明应试教育才能培养现代人才的基本知识素养。

 

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应试教育才是最好的通识教育,也仍旧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的。

 

毕竟,教育基础强大如当年美国,今天都已经玩得拿不出一批合格工程师了;还在追赶路上的中国,又有多少家底可以用来供我们“快乐”的呢?

 

唐毅南:

 

说美国的教育是大俯冲,从天上掉到地上,有很多原因,对人力资本定价模式的转移是一个大原因。

 

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占比是下降了的,美国高科技行业技术研发人员的收益也在降低。

 

像仙童、比尔·盖茨这样的定价模式越来越少,多的就像扎克·伯格这种定价,你从他投资的成功程度就能看出来。

 

如果是看比尔·盖茨那个时代,你想想他能激励多少美国年轻人去学科学?商业成功了。

 

但现在研发工作就外包给从国际进口的这些研发人员了,就给你移民,美国有钱人也不学数理化了,美国年轻人也不学了,这就是定价降低了。

 

我如果聪明的话,为什么不去搞金融、去搞交易?这样来钱更快。

 

所以美国搞快乐教育,搞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基础的科技人才已经自己供应不上了,都是要靠进口。

 

从什么地方进口?就从搞应试教育的国家进口,只有应试教育才能培养科技人才。

 

因为应试教育它学科学,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可以用考试的方式去检验。

 

所以应试教育才是真正的通识教育,因为你所有对世界的理解,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是“钢筋混凝土”;

 

基本的科学理论是里头的“水”“电”,具体的应用就是“家具”,这样一个房子才能盖起来。

 

前两项都需要应试,文学、艺术、审美,到最后装修“家具”的时候可以用,最基本的科学能力还是在应试教育里头获得的。

 

你说要搞琴棋书画我不反对,它属于上层建筑。我们不反对它有一些关于上层建筑的创造力。

 

但是如果是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就是把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以及人文艺术对立起来,就等于说打压了科学技术的客观规律。

 

我反复讲,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你的上层建筑的水平也是有限的。

 

比如说王安石他为什么弄一个青苗法出来?

 

同样是在时间和空间调配资源,但后面你就知道他算账没算好,他的青苗法变成了逼迫农民进行庞奇筹资,必须借新还旧。

 

因为不管怎么样,没有现代科学的帮助,亩产就200多斤,你什么法都提不高。你不理解这些东西,上层建筑的成就也不会太高的。

 

再举一个例子,古诗我们都知道,“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你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现代技术,你没有经过应试教育,你能对他这首诗有什么理解,你只能理解说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其实不只是这样的。

 

仓储粮食和分配粮食是有专门学问的,你可以叫它后勤学,你也可以叫它物流学都行,没有这个帮助,你很难实现把官仓的粮食放到居民手里面。

 

所以后面为什么官仓制度没有了,清朝为什么赈灾用银子?因为我解决不了后勤问题,就用银子买,就向私人承包,你上层建筑的天花板也就在那。

 

科学技术人才,它是需要有比较客观标准的训练,这个训练甚至其实上层建筑也需要的。

 

你弹钢琴,指尖有力是最起码的要求,有最基本要求的事情没有一定的训练和考试,你怎么能够应试,原则上是不对的。

 

减负也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概念。科学研究就是你既然需要应试,它就是反人类本能的,它的负担一方面来自于训练本身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还来自于竞争。

 

你如果要减负,除非同时废掉竞争,但废掉竞争有什么坏处呢?

 

废掉竞争就会造成阶级分化,因为我不在学术上竞争就要在别的地方竞争。所以为什么美国俯冲了,快乐教育造成的阶级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美国人来说,有钱资本是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应该学什么?统治阶级当然学统治。

 

那问题在于,你的老师是谁?你的老师不是统治阶级,是被你用快乐教育锁定在下层的下层人,结果统治这门学问在美国就逐渐失传了。

 

当然美国它还很强大,它基本盘在那里,再怎么衰落它也是很强大的。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美国曾经是那么的强大,今天也混成这样了,对不对?连统治这门学问都逐渐地失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特朗普能上台吗?

 

所以你搞阶层分化,用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来搞阶层分化,对既得利益者有什么好处呢?

 

短期来看是有好处的,但长期来看对谁都没有好处,对这个国家的前途也没有好处。

 

当然过度竞争是不好的,但你要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过度竞争?是你的科学和知识和经济还没有到那么高的程度。

 

比如说你学很多信息工程IT,你遇上华为崛起的年代,你就去华为;你要没遇上呢?就在科研院所拿一点小经费。

 

那就等于说我这个竞争是和宏观的历史潮流是有关系的。

 

并不是应试教育不对,你不能因为我经济、社会和科学还处于不能完全消化这么多人才的阶段,就不让我储备这个能力。

 

我万一以后用上了呢?有需要呢?我没有这个能力,那我不坏菜了吗?我怎么办?

 

就很有可能会变成“20年以后,你还能招到合格的工程师算我输”的局面。因为美国就是这样的,这是美国病非常重要的一个侧面,大家都要看到这个问题。(完)

原创 金融南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