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摆摊创业?还有人摆摊卖AK,180块一把现场试射!|轻武专栏
自主创业,摆摊卖AK?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这两天我发现同事们开口闭口都在聊摆摊,最近的“摆摊经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兴趣,很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摆摆摊,赚个外快。连我也按奈不住心里痒痒,想“响应号召、自主创业”,搞个战术摆地摊。
▲特种铁板烧:瞧一瞧看一看啊!
索性就在公司门口搭了个场子 ,摆了一个铁板烧摊子,卖烤羊腿。羊腿嘛,半生不熟,生意嘛,门可罗雀。轻武专栏的读者爸爸们,要不要来照顾照顾我的生意?
我这小生意也就小打小闹,现在说点符合咱们轻武专栏属性的,那有没有人街边摆摊卖枪?还真的有,这个地方就是巴基斯坦的达拉村。
▲《战争之王》枪支按公斤卖
巴基斯坦达拉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硬核的村子,达拉村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靠近城市白沙瓦,这片地区和“帝国坟场”阿富汗接壤。达拉村的居民是普什图族人,这是一个世代居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山区的民族。普什图人尚武,十分喜欢刀枪一类的武器。
▲苏联入侵阿富汗照片
从19世纪开始,这片区域就战乱不断,19世纪英国人征服南亚,20世纪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有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每次战争都会给村子带来一堆武器,英制、苏制、美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时间横跨200多年,达拉村活脱脱是一个枪械博物馆。
▲还有英国的前装枪,老古董了
关键是这里的人还会自己造枪。据当地人的说法,1857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起义,一个英国兵逃命跑到了这里,然后教会了当地人怎么修枪。随着后来的战争,像AK等新式枪械不断涌入这片土地,村里的能工巧匠们逐渐搞清楚了现代枪械的原理构造。
▲枪械生产的某一步骤,炼钢
然后他们开始试着造枪。造枪的材料来源也很硬核,村子里其实没有冶炼高纯度钢材的能力,没有就靠捡。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在山区里丢下很多损坏的坦克和破损枪支,战争结束后村里人找到这些东西,然后分解带回村子里,将钢铁融化后用来造枪。
慢慢的造枪成为达拉村赖以生存的产业,家家户户开始造枪,还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比如说哥哥家负责造冲压弹匣,弟弟家负责枪支表面处理,二大爷家负责拉膛线,擅长木工的二伯家则负责造护木和枪托。
村子里枪支产量很大,一天能生产1000多支各种枪支,而且这个速度他们已经保持了接近80年,也就是说这个村子已经生产了近3000万支各种枪械,不仅产量大,枪型还很全。
苏式武器就不用说了,AK47,AKM是他们好的拳头产品,当地人说世界上最好的AK就是达拉村造的,卡拉什尼科夫要是听到了,怕不是要被气得活过来。
▲意大利的SPAS霰弹枪
除了AK,还有格洛克手枪、毛瑟手枪、雷明顿霰弹枪、意大利的SPAS霰弹枪、二战时期德国的鲁格炮兵型手枪、英国的刘易斯机枪,甚至还有很多很小众的枪,比如下图这个:
▲这可不是仿的95
是美国的muzzlelite无托步枪
在这里他们生产这些武器没有任何的精密仪器,纯靠手工和简单的器材。村里的能工巧匠们灵巧的双手就是枪械质量的保证,在这种条件下枪支还能做到严丝合缝可太了不得了。
▲就用这个来造枪
枪支生产好歹还有个作坊,生产子弹的人连屋顶都不需要。就像咱们中国乡下老奶奶们在门外择菜一样,他们搬个小板凳,把弹壳弹头装在篮子里,火药装在一边,到门外街上一坐,就开始造子弹了。和村里人唠一下午嗑,几百发子弹就做好了。
▲路边上造子弹
要论卖枪也是妥妥的良心价。一支AKM只卖180美金(1280人民币),一支做工精良的意大利SPAS霰弹枪150美金就能搞到手(1067人民币)。这还是长枪的价格,要是想买手枪,价格更是低的不得了。
▲36美金的手枪
比如上面这把手枪,是当地一位匠人纯手工制作,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匠人还是一个聋哑人,即听不见也不能说话。看样子这是一支TT手枪,枪身上的铭文也很有意思,写着:“made as China by Norinco”。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北方工业制造”。
▲嗯?还有人仿制我?
要想买这支巴基斯坦聋哑匠人手工制造的枪身+“北方工业”出品的手枪套筒,价格只要36美金,也就是256块人民币。这么便宜,还要啥自行车?按小二的工资算算,我一个月能买几十支TT手枪,太便宜划算了!
在这里的地摊上买枪,不仅价格便宜还童叟无欺。顾客觉得枪质量不行?那好说,拔出枪现场演示:抬枪就打,打到你满意为止。
▲也不知道子弹都飞哪去了
如果顾客想好好试试枪,村里还有专门的“靶场”。不过这个靶场很特殊,并没有靶子,摊主会带着顾客上自家房顶,往远看800米外的山腰上有一块圆形的岩石,买枪的人对着这块石头打就是了。
▲这就是村里的靶场
▲试射前要喊:“巴基斯坦万岁!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