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坐头等舱的神秘中年男人

这四个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我自己如今也是个中年男人。前几天熬了次夜,才不到两点,第二天一整天都浑浑噩噩的,完全没有了当年嗨通宵的癫狂。

不仅精神跟不上,身体也大不如前。前年前一次活动上,酒店朋友告诉我说附近环境特别好,非常适合跑步,我便在某一天起早出去跑了四公里,那却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跑步。

闲话不多说,说多了都是回味。

好久没坐飞机了,今天又被朋友diss了一遍:等你丫一个月了,倒是来啊!我唯唯诺诺的说空下来立刻马上飞过去找你们玩。

离开越久就越是思念,坐飞机也是一样。记得以前在北京出港,休息室里确实有很多是赶京沪快线的,我一朋友还曾买过一套京沪往返48次的套票,十个月就飞完了,而且期间还因为航班的时刻问题坐过其他公司的。可以想象这条航线是有多火爆,京沪航线里坐两舱或者经济舱,对于很多商务人士来说不重要,只要能正点落,能够赶得上他的会议,比什么都强。

以前飞京沪的时候,有些旅客上飞机就带着一种匆忙的标签,匆忙上飞机,匆忙的打电话,匆忙的上厕所,除了空中能匆忙的休息会,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客舱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一首快乐的创业乐章,有时候我巡视客舱的时候,也会悄悄看大家都在忙什么,能不能发现什么商机,可惜本人眼拙,至今贫穷。

反观头等舱的中年男人,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每个人坐的都四平八稳,很少有人大声讲话,或者做其他任何能够影响到别人的行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说话都是一股沧桑味。

飞京沪比较辛苦,时间短,任务重,程序多,还有八百多个金银卡,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段子,说是机长广播: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乘坐我们航班,我谨代表全体机组,向本次航班上76位金卡旅客,138位银卡旅客致以诚挚的问候,另外,请飞机上仅有的三位普通旅客移步前舱,我想跟您合个影。

不过金卡旅客虽多,但绝大部分都拥有良好的人品和修养,特别是上面那篇中年男人里提到的创业者,我就发现了,越是接近D轮或者IPO的素质就越高,越是天使轮或者A轮的,略带天真,把服务看的特别重,大谈梦想和情怀的时候还讲究生活品质和服务优雅。当然了,服务的归服务,不能跟别的划等号,终究是个交通工具。

如果说创业者喜欢牛仔裤和T恤,部分精英喜欢西装革履,客舱里头等舱那些看不出职业的中年男人才显得更加神秘一些,衣服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有些邋遢,绝对不会有什么特别显眼的logo,更不会带着装逼的袖扣,在一颦一笑中,可能会不经意间露出手腕上的腕表,其他一点烘托身份的标识都没有。

500

图自:空中客车

但越是这样,越能体现出他们的特殊,真正的牛逼人士在飞机上都是很低调的,像那种一言不合就喊着让人下岗的其实都没多大本事,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有时候航班延误了,这些神秘的中年男人掀开头等舱的帘子,问是不是被管制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会当着我们的面掏出手机,优雅的打个电话,告诉电话那头的人他的航班延误了,想想办法,告诉我们这些前面的人他的人脉有多么的广大,然后在我们期盼的目光中回去安然落座。

不过大部分时候,飞机仍然如泰山般纹丝不动。

有时候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电话起到了效果,但我们仍然要做出感激的样子,毕竟人家也为之付出努力过。

不过,中年男人也好,花样美男也罢,对于我们空乘来说,只是繁忙的飞行生涯里一个匆匆的过客,虽然说让所有人开心的来,满意的走是我们的宗旨,但不愉快的情况也难免会出现。

作为空乘,在跟旅客打交道的时候多观察,多思考,确实能够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很多飞行员都跟我开玩笑说,你们在客舱里能看到漂亮妹子,我歪头就只能看到另一个愁眉苦脸的我。

我现在是没这机会了,你们还有。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