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技日报》关于“海水稻”的报道?

【文/ 观察者网风闻 岑少宇】

《科技日报》近日刊发了至少两篇关于“海水稻”的文章,焦点之一就是命名问题。《科技日报》在报道中肯定了“海水稻”的科学意义,但认为“在宣传手段和推广路线上,还有可待商榷的空间”。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海水稻”这个名字,容易产生误解,让人觉得可以只用海水灌溉。

虽然观察者网上有一批网友水平很高,认为自己从来都没误解过,但中国毕竟地大人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朋友也不是长期关注科技进步,因此确实有不少人真的就迷糊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之前入驻了某新闻平台的‘问吧’与网友互动。大量网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种水稻可以直接用海水灌溉吗?”

我先把自己的判断写前面:

1. 海水稻没必要改叫“耐盐碱水稻”;

2. 也没必要对《科技日报》大加批评。

《科技日报》能够看到命名上的问题,站出来提醒,确实是对广大读者负责,有科普工作者的担当。已经懂的读者,何必在乎这么一块豆腐干文章,上纲上线?对还不懂的读者,则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

相比之下,有些网民用“夫妻肺片没夫妻”“老婆饼里没老婆”来嘲讽《科技日报》,除了显得自己机灵外,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科学家在争什么

《科技日报》作为重要的官方科普媒体,确实充分利用自身条件,采访了行业内的不少专家。但他们的意见分歧不仅是学术争议。

人心难测,谁也说不准背后的想法,以下只是列出一些明面上可能的矛盾点:

·耐盐碱作物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但是比较边缘化,得到的支持有限,现在青岛的品种在袁隆平和“海水稻”名字通俗的双重加成下,越来越红,其他项目可能更没有机会获得项目、资金的倾斜,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如果发展空间都缩减,那么相应的名望、利益更无从谈起;

·所谓“XX无派,千奇百怪”,名望、利益也可以按“门派”来论,一两项研究就可能牵动“门派”;

·青岛的“海水稻”不仅是传统育种,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这一点马前卒工作室已经有非常细致的论述。从其他研究者的角度看,学术思路上有巨大的差异,与传统育种差别太大,如果都能得到庞大工程的加成,也许很多此前没能过关的品种都能成功,有不服气的情绪也正常;

500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提出,其长远目标是要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多养活8000万人口。这个“长远”目标过于宏大,有炒作之嫌,超出了大多数科学家能够接受的自夸边界;

·宣传是否与股市有关;

·陈日胜等研究者的工作,部分人或许认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引发不满,打抱不平,等等。

科学家里有不少懵懂之人,但作为一个群体,这确实也是个名利场。牛顿与莱布尼茨、爱迪生与特斯拉的恩怨已经成了科普爱好者最津津乐道的八卦。

但有些人也流露出了另一种倾向,听过一些段子,自以为就懂这个圈子了。好像科研圈什么事都要归到利益纷争上。

近两年,则还有一种新现象,如果看到对中国科学家工作的质疑,部分网民就更难淡定吃瓜,对质疑者加上“不自信”“跪久了”等种种评语。

这年头,科学家能当“网红”也是本事

说回“海水稻”,这个名字到底是不是夸大?它确实造成了部分人的误解,但其实没有多少严重的“危害”。更不会因为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提出个目标,就有人在计算综合国力时,给中国多加1亿亩的耕地。

而且“海水稻”还有助于向外推广,说不定更方便赚中东油霸的钱,改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相比之下,外国科学家把锥虫病称为“新型艾滋病”,虽然传播力到位了,倒是可能造成恐慌,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

“海水稻”的名字也许是比“海稻86”或“耐盐碱水稻”更有亲和力些,但它的走红,主要也不是名字带来的,而是袁隆平的功劳。

那么袁隆平的“网红”属性从哪里来呢?当然不是直播间,而要归功于他个人与团队的长期努力。过去他也和陈日胜一样默默无闻,即使在学界有一定地位了,报告得到了朱镕基总理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在普通民众中家喻户晓,而后来网友们已经把他叫作“大德鲁伊”了。

500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学工作者里不乏甘于坐冷板凳的人,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即使做出了成绩,也可能被遗忘,历史上一直如此。现在的环境可以把袁隆平那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推举成“科学家网红”,也容易帮助陈日胜那样原本很可能被历史淹没的人出头,我们不必嫉恨这个时代,而是应该感谢它。

人与人之间适应时代的能力,本来就有差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人很擅长给自己的发现起名字,容易引起轰动。“海水稻”根本不算啥,勉强在及格线上罢了,“上帝粒子”这种名字才是高分作品,在西方背景下,还有点哲学和文化意味。

“科学家网红”更复杂的工作是将通过“网红”属性获取的大量资源协调好,起到“1+1>2”的作用。这资源不仅是财力、物力,也包括人才,组织跨多个学科的人才一齐努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青岛“海水稻”作为系统工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科学家网红”本人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那么他还必须找到这样的“将才”“帅才”,如果找不到,最终也不过是浪费资源,长久不了。

还有些人没有足够重大的成果,靠擅长包装者的帮助,也能成为“科学家网红”。

对于这两类情况,科技史的“史官”,也一定会秉笔直书,记录下“科学家网红”的沉沦。

“科学家网红”未来会越来越多,红眼或者故作清高地一味批判,都没有用……

《科技日报》这样的传统科普媒体,意外适应了时代?

但就像物种能适应环境,不等于物种在任何方面都优秀一样,“科学家网红”能想出适应时代的命名方式,也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不准确、易误解等。

一个系统工程要推广,成本也低不了,增加1亿亩耕地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起来要付出多少代价,也要权衡。

这时候就需要《科技日报》上那样的文章来补充,澄清误区、启发思考,从这角度来说,抓出可能存在过度宣传的地方,引发讨论,也是“非网红”适应这个时代、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

有趣的是,《科技日报》本来在普通大众中也是籍籍无名,但在此前刊发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科技、制造业的短板后,反倒意外“走红”了,估计作为传统媒体人,他们本来也只是觉得能趁着中兴事件增加曝光度,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火爆”。

有些人因为那个系列报道,抨击起《科技日报》不遗余力,甚至连“卖国贼”这样的帽子也用上了。但他们忘了,《科技日报》每天这么多版面,这个系列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小块,数量上远远不及对中国科技的正面报道,怎么能代表《科技日报》整体?我们还没有真正告别纸媒呢,难道就已经连纸媒长什么样都忘了?以为是只写了一两篇文章的大字报?

这种思维方式和跑一趟山沟,就妄言中国民不聊生;或者看见有人吐痰,就说中国人素质低,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科技日报》领导后来的演讲,确实暴露出个人认识上有许多短板,但在表面的文稿签发制度之下,一个领导对下面的中层干部和具体写文章的编辑能有多大影响,外人还真说不清,不同媒体都不一样的,不能据此就抹杀《科技日报》整份报纸,更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审查《科技日报》的其他文章,包括这些关于“海水稻”的。

具体文章有问题,可以具体批评,哪个编辑、作者不合格可以指出来,要求《科技日报》提高聘用标准也是应该的,但不等于可以把它“标签化”。

当然,“标签化”也算是网络时代比较鲜明的特色之一,不可能靠我来扭转,我只是觉得,随意“标签化”一份有价值的报纸,损失的是贴标签者自己,因此就在这里多管闲事,替他们惋惜一下罢了。

至于说,《科技日报》的反思文章在关键节点上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自媒体大肆利用,唱衰中国制造和中国科技,板子不更应该打在那些媒体上吗?《科技日报》整体上的过失,最多只是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思维有些脱节而已,这在传统媒体里也是普遍的问题,对着一家上纲上线,有失公允。

而《科技日报》积极报道中国科技成就的文章,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却一直没有火起来,这板子更应该打在整个舆论场、包括吃瓜群众上。网民在怒喷《科技日报》前,是不是应该反思下,自己转过几篇《科技日报》的积极报道?

像观察者网那样一直积极报道中国成就的媒体,转载若干篇《科技日报》的质疑文章,并没有利用材料唱衰,在我看来完全正当。有些读者动辄要求别发这个,别发那个,其主人翁精神令人既欣喜,又错愕。

这种情况还不少见,刚才我就在一篇关于明星的新闻下看到类似的言论,说“谁啊?什么人都可以上观网了……”好在观察者网读者里还是有明眼人,回答犀利精到:“以前见过学阀,财阀,没想到还有吃瓜群众阀的,活久见!”

好一个“吃瓜群众阀”,这个命名或“标签”,倒挺有时代精神。

500

(观察者网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