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基地大熊猫疑似精神异常,矛头再指14号“疯熊院”

说起大熊猫,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

500

或者这样的:

500

然而,最近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感到痛心的新闻。

6月份,武汉动物园的大熊猫“伟伟”疑遭受饲养员虐待。有网友拍摄到,伟伟的饲养员在饲养期间抽烟、洗头,还用不洁食物喂养熊猫。

武汉动物园后来作出回应,涉事饲养员停职检查并调离岗位,并把伟伟送回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休养。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伟伟因为遭受虐待,鼻头都变白了。

500

然而,最近成都基地也有大熊猫疑似出现了异常。

就在昨天,据《新京报》报道,有游客前几天在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时,发现其中14号兽舍的大熊猫“勇勇”有些行为异常。

500

在这名游客拍下的视频里,大熊猫勇勇面对游客站起身,把爪子扒在了玻璃门上,“感觉有些烦躁”。这名游客还补充道,看到“它反应比较激烈,一直在笼子里面来回走”。

于是,有人质疑勇勇疑似出现了精神异常,并有严重的刻板行为,呼吁及时采取救治。

500

勇勇是大熊猫基地里的种公,一共育有30多个子女,也算是“光荣爸爸”。

500

然而前段时间,勇勇却被曝出患上了螨虫眼,整个黑眼圈都变“白”了,后来从国外引来了新药进行治疗。

500

这次,勇勇的遭遇又引人心疼。许多网友纷纷在网上呼吁“救救勇勇”。

500

500

有网友指出,勇勇的行为已经不是个案。大熊猫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与它们所处的14号兽舍有很大关系。还有网友呼吁让熊猫搬出14号兽舍,还称其为“14号疯熊院”

500

500


那么,熊猫的刻板行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刻板行为在动物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动物园中比较常见。动物如果长期处于圈舍里,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比如反复走、来回摇头、舔手等。

据“新京报”采访的昆山杜克大学李彬彬教授表示,动物出现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圈舍设计得不合理有关。如果圈舍足够大,动物的刻板行为就会比较少或者没有。

500

大熊猫蜀庆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微博网友“大熊猫萌兰”就曝出成都基地内的大熊猫多头大熊猫出现了刻板行为,而且这些大熊猫都在14号圈舍内。

500

500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个14号圈舍这么臭名昭著、被网友称为“疯熊院”呢?

综合“守护大熊猫之声“、”大熊猫萌兰“等多位用户给出的证据,14号“疯熊院”主要有以下这些问题

1、室内空间不够

成都基地去年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曾测量过14号兽舍的大小,其中,一间兽舍大小为24.967平米,两间为49.934平米。根据国家林业局2016年发布的《大熊猫国内借展场馆设计规范》,大熊猫兽舍合计面积只要不低于30平米即可。

所以,从理论上讲,这个场馆仅作为兽舍而言是符合国家林业局的规定的。

500

然而,问题的争议点在于,这里每间兽舍都有三面玻璃,因而这个场馆其实是兼顾了室内展区的功能的。

可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规范,室内展区面积为每只大熊猫活动区域不宜低于150平米。即便根据林业局2012年的规范,每只大熊猫的活动区域也不宜低于100平米。

如此看来,14号兽舍的设计又远远低于规范了。

500

对此,成都基地方面给出的解释是,14号兽舍修建于1988年,是熊猫基地最早成立的一批圈养基地,而国家林业局最早的关于大熊猫场馆设计规范的文件,也是到了2012年才出台的。

2、隔音效果差

同样根据上文规范的要求,大熊猫兽舍白天的允许噪音为50分贝。

500

然而,由于根据网友“大熊猫萌兰”早前在14号兽舍测量的结果,噪音一直在50分贝左右,有时候甚至高达70分贝。

500

噪音的最大来源,当然是游客。基地方面称尽管玻璃有隔音,但是当时设计兽舍时没有考虑到游客的到来。

500

来感受一下14号兽舍外围观的游客们

勇勇疑似精神异常事件由网友曝出后,四川当地媒体“贴近成都”马上询问了熊猫基地,得到的回复是,勇勇目前已经搬离了十四号圈舍,更多信息暂时不做任何回复。

500

500

看完这些,只想说,大熊猫平时憨态可掬的样子给我们平添了很多欢乐,可谁知它这样子背后也要承受很多痛苦。作为国宝,在它为人们的生活带去快乐、为国家形象作出贡献之后,只希望大熊猫基地可以尽到责任,不要再让它们承受痛苦。

如果想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可以戳这些文章:

勇勇爸爸,你好吗?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辟谣

成都大熊猫勇勇被疑关进“疯熊院”,工作人员:已搬离14号圈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