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万亿公司:苹果市值突破$1000000000000

今年年初的科技圈与金融圈就曾经有过一场大讨论,关于苹果、Alphabet、亚马逊谁能历史上第一次在单一市场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500

随着苹果8月1日公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苹果股价连续两天上涨,这个悬念也随之打破。

今天凌晨美股周四收盘,苹果公司股价上涨2.92%,收于207.39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值成功突破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单市场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500

《商业周刊》因此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张1996年的封面自嘲。

500

(“美国偶像的倒掉”)

截至8月2日收盘,亚马逊市值8947亿美元,Alphabet市值8530亿美元,微软市值8258亿美元,暂时被苹果拉开差距。

一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一万亿美元相当于BAT三家中国科技巨头的市值总和,相当于2.5个北京市的GDP,有网友计算,如果把一万亿美元换成百元人民币,可以绕地球265圈。

500

虽然突破一万亿是大势所趋,但此次苹果能这么快地突破这个关口,主要还是归功于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苹果第三季度净营收为532.6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54.0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其中国际销售额所占比例为60%。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苹果第三财季营收预计将达523.4亿美元。

500

苹果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15.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7.17亿美元增长32%;每股摊薄收益2.34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7美元增长40%,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并创下了历年来的第三季度纪录新高。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苹果第三财季每股收益预计将达2.18美元。

苹果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126.1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7.68亿美元。

500

对于高歌猛进的苹果公司,各大分析师与投资机构相当看好。

GBH Insights分析师Dan Ives表示:

我认为市值破万亿美元说明了苹果的生态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是多么的强大。达到一万亿美元市值还不是终点,我认为这只是对一个新的增长和盈利阶段的一种回应,是苹果不断增长的软件和服务收入推动了这一市值。

Ives将该公司不断增长的软件和服务收入归功于推动估值。包括App Store,AppleCare,Apple Pay,iTunes和云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在第三季度的营收为95.5亿美元。

Ives表示,这只是体现了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和现任CEO库克在确保苹果不仅仅是一家硬件公司方面的愿景。

InvestorPlace分析师Luke
Lango认为:

苹果股价突破300美元完全是有可能实现的。苹果股票是股票市场上估值较低的公司之一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一个高收入的品牌,增长缓慢且品牌知名度很高,而其他符合这一描述的股票市盈率约为20倍至25倍,而苹果股票的预期市盈率只有17倍,可以合理地假设,苹果股票的估值在20倍至25倍之间。

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金融学教授阿斯瓦特·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表示,即使是1万亿美元,这只股票仍然很便宜。

500

而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共持有2.396亿股的苹果股票,这让它在苹果的这一波上涨中赚到了40.97亿美元。巴菲特本人也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自己将长期持有苹果公司股票。

500

但是苹果的前景也并非万里无云。

众所周知,从iPhone发布十一年以来,苹果已经围绕iPhone和APP store建立起了所谓的“超级生态”,它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好这种生态,从一家硬件厂商转型为一家软件服务的提供商。

500


虽然苹果在转型上相当积极,但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事实是:苹果对iPhone的依赖一直有增无减。

苹果的软件生态根植于iPhone这个统治型硬件,如果仔细研究苹果财报就能发现,iPhone不仅依然为苹果贡献着超过70%营收,更是苹果快速增长的软件服务的基石。

500

但令人惊讶的是,苹果的iPhone已经两年半没有增长了。

最新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库克表态称“无论是增长1%、2%、5%、6%或10%还是减少1%或2%,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因为它很巨大。”但库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如果iPhone的销量不再增长,那么其软件服务的增长空间也将有限。而这显然不是积极转型中的苹果想看到的。

500

8月1日,权威数据机构IDC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公司8年来首次从全球两大智能手机公司位置上跌落,华为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公司,苹果下跌到第三。同时,与停滞不前的苹果相比,另外两家中国手机厂商OPPO和小米的销量也保持了巨大的增速。

500

这无疑给苹果无比光明的前景增添了一次阴霾。

在有些投资机构对苹果的报告中也因此增加了一些相对保守的分析。

如加拿大皇家银行的报告认为,外界都在等待苹果公布下一代新iPhone的售价,那些希望看到“超级周期”的投资者可能会略显失望,苹果正开始转型,相对平稳的状态是保持个位数增长。

而德意志银行对苹果的评价更加中肯,他们认为,苹果80%的销售受到了行业的挑战,因此该公司长期的增长前景仍然比较有限。

500

中国厂商的挑战有多强?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手机中,OPPO、VIVO发布的FindX与NEX两款具有可升降摄像头的机型相当抢眼,他们一改此前中国厂商对iPhone的模仿与追求,摒弃了流行的“刘海屏”设计,转而在“什么是真正的全面屏”上提出了新的思路。

500

这标志着中国厂商已经在创新上已经不用再跟在苹果的身后了。

此前,智能手机是一个极其标准化的产品。供应链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手机厂商根据需求选配组装,最终变成产品,这是多年来,苹果和三星之外的手机厂商,尤其中国手机公司的常规打法。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经猛喷之前的手机行业创新论:“都是方案整合商,装什么装?”

500

而苹果和其他手机厂商不同的是,它往往联合供应链研发最先进技术,并最先使用,其他人跟随。因为苹果有技术、有财力、有销量保证,这些是其他手机公司所不具备的。他们只能循着苹果的脚步,沿用苹果方案,与苹果供应商合作,生产出类似苹果的手机。

500

模仿苹果确实是一个无奈之举,过去几年,只有拿出一台与苹果几乎一样,且价格便宜很多的手机,市场才会买单。但这也意味着,你既无法创新,也没办法拿到足够利润。

500

而这次OPPO等厂商对之前固有模式的出走,虽然可能暂时无法撼动苹果的霸主地位,但其意义在于,其他手机硬件厂商至少已经开始探路苹果之外的未来。这对iPhone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500

(使用了屏下指纹技术的VIVO Nex)

其实所谓的万亿市值不过是暂时的喧嚣,苹果还能在竞争中维持多久的统治力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苹果还能做多久引领者,转型对苹果的影响是什么,其他厂商究竟会不会在某一天颠覆苹果的统治……但这些都很难说,同时也与全球市场变化息息相关。

500

当然核心问题还是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消费者买账。这一点在手机设计越发同质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没有一家科技公司可以在坐享其成中生存下去。哪怕你是苹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