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解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旁林火的自然原因
俄罗斯水文气象中心科学主任罗曼∙维利凡德向卫星通讯社表示,冬季没有冻透的土层和没有降雪是东欧林区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原因,其中包括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地区。乌克兰消防人员耗时10天仍未扑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4日发生的火灾。4月14日,乌克兰紧急状态署署长尼古拉∙切乔特金在给该国总统泽连斯基的报告中称,大火已扑灭,但要处理暗火还需几天。
维利凡德指出:“首先,这个冬季的降雪很少,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其次,土层没有冻透。土层冻透后就会把秋季积累的湿度保留下来。如果是这样且没有雪,那么3月出现反气旋天气时,如果没有降水,但是有风,那么土壤表层水分就会流失,20-30厘米深度范围内被风干,因此预测会有早期天然火灾的危险。”
他补充说,存在天然火灾的危险,但人为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成为火灾的原因。乌克兰救援人员4月14日成功扑灭林区明火,这也得益于该地区出现的降雨。
维利凡德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没有出现辐射水平升高的迹象。
但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就在切尔诺贝利禁区起初的10天大火中,风向将燃烧后的浓烟吹向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引发了基辅民众的极大恐慌,唯恐浓烟中含有超量的核辐射,乌克兰国家生态监察局代理局长更是直接在网络上表示,称切尔诺贝利禁区的辐射水平已超出正常水平,从每小时0.14微西弗增加到每小时2.3微西弗,这无疑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但随后乌克兰当局否认了这一说法。
如今,切尔诺贝利禁区附近的火势复燃,首都基辅也再一次被漫天的黄沙所笼罩,空气污染指数更是达到了196,个别地区直接飙升到343,属于重度污染程度。为此,基辅市政府呼吁市民尽量少出门,紧闭门窗,多饮水等等,而在如今的疫情下,基辅又受浓烟的困扰,无疑是雪上加霜...
回溯到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露灾难,当时该电站第四座核反应堆发生爆炸。白俄罗斯的辐射污染面积达到约4.6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乌克兰12个州受到污染,面积达到5万平方公里。俄罗斯19个地区近6万平方公里被污染,260多万人受到辐射的影响。
内容翻译整合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