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8年大跃进的一个背景思考

                                                                      一

今天的人们回想起1958年大跃进运动,总是感到有许多不可思议:

仅仅不到10年前,消灭了蒋介石800万军队,与全球头号强国美国打成了平局的毛泽东,其睿智几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然而如此睿智的毛泽东,怎么居然就相信一亩地可以生产出10万斤粮食?!他可是农民出身啊?!

1958年以后的20年,就是因为领袖的迷茫,而陷入了曲折、停滞与动荡,直到改革开放。

从空前绝后的睿智,到相信亩产10万斤粮食,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转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我最近注意到了一个日期-----1957年10月4日。

                                                                      二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以前的10年。

可以这么说,从1948年三大战役开始,毛泽东开启了人生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3年多就消灭了蒋介石800万军队,这是连二战伟人斯大林都想象不到的成就。

斯大林向毛泽东的道歉,显然让他很满意。

而此时的毛泽东,是头脑最清醒的时期。

他知道此刻的中国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他的传颂了70年的”两个务必“的名句,就是在此时说出的。

从头收拾旧山河,在别人看来,艰难无比。但是,在共产党和毛泽东手中,却是摧枯拉朽,似乎无比容易。

                                                                       三

紧接着,一个巨大考验降临到了毛泽东身上。

而其实,这却是历史给予他的一个展现巨人风范的空前机遇。

抗美援朝,这样的一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刚刚诞生,贫穷破烂的新中国头上。

面对这样的使命,斯大林退缩了。甚至,当美国空军侵略了苏联国土,他都装聋作哑。

但是,毛泽东听从了伟人的本能,说服了他的战友们,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这一使命。

而此后的3年,是毛泽东向全世界展现他军事家风采的高光时期。

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劣势巨大,然而其战斗力,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强将手下无弱兵。志愿军的高级将领们,其战略战术水平,让全球霸主美军刮目相看。

看朝鲜战争史,我总在想:如果美军没有了李奇微,他们真的能够保证不会被赶出朝鲜半岛?

                                                                    四

抗美援朝战争,让斯大林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也坚定了他援助中国工业化的决心。

因为,没有中国的力量,社会主义阵营不可能打败资本主义阵营。

斯大林去世之后,援助中国仍然继续,而且一再加码。

然而,苏联的新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能力与水平,却令人大失所望。

尤其是在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可以说是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釜底抽薪。

作为历史伟人的毛泽东,当然从心底里看不上这样一个莽夫。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

毕竟,人家是老大哥选出的领导人。他无能为力。

不过,这样一个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人,显然难以服众。

而以才能论,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斯大林接班人。

然而问题是,社会主义阵营并非一个国家,国力薄弱的中国,其领导人无论多么杰出,都不可能凌驾于苏联人之上。

新中国只有一个选择:加速工业化。

                                                                    五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这使得美国朝野震惊。美国与苏联的科技竞争,也由此拉开序幕。

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这样的巨大成就,是在赫鲁晓夫领导下取得的。

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瞧不起赫鲁晓夫的毛泽东,情何以堪?!

尽快赶上苏联与美国,是毛泽东至死不渝的信念。

他知道,中国一定能够做到!!

但是,他想要快一点,再快一点!

因此,对于能够加速赶超美国与苏联,哪怕仅仅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尽百分之百努力争取。

当他听说了某位科学家说,把光合作用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确实可以达到亩产10万斤时,一下子兴奋不已。

”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总之,只要能够赶超苏联、美国,中国人民什么样的代价都愿意付出!

                                                                       六

今天,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

打仗,可以出奇制胜,以弱胜强。

但是,搞工业化,经济建设,却只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违反经济规律,就必然会受到惩罚。

任何人都不会有例外,哪怕他是历史巨人。

这是大跃进的惨痛教训给国人的启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