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舰当家:突现太平洋的俄海军18艘战舰,只有一艘是俄罗斯造?

相比人民海军近年来频繁进出岛链的远航,俄太平洋舰队的类似航行频率要低很多。不过3月26日上午11时许,日本海上自卫队第1导弹艇队隼型导弹艇“若鹰”,与第2航空群所属P-3C海上巡逻机在宗谷海峡西北约95千米处,发现正在向东航行,准备穿越宗谷海峡进入鄂霍茨克海的俄太平洋舰队编队,规模那是相当的大:

500

▲多达18艘舰艇还在统幕的报道中,挤出了不少半角字符来

500

▲隼型导弹艇“若鹰”,这种作业环境较差的舰艇,将来将被海自的“哨戒舰”所替换

这批舰艇总共18艘,其中有1艘1164型导弹巡洋舰(011“瓦良格”)、1艘956型导弹驱逐舰(715“快速”)、2艘1155型大型反潜舰(548“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564“特布里茨海军上将”)、2艘1124M型小型反潜舰和6艘12411型小型导弹舰(通常称作“毒蜘蛛”Ⅲ导弹艇),以及包含拖船、油船、导弹测量船、工作舰和医院船的数艘辅助舰艇。

500

▲太平洋舰队大舰倾巢出动

而就在同一天晚8时许,又有1艘1155型大型反潜舰和1艘“杜布纳”级舰队油船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也就是说,在同一天当中,俄太平洋舰队共有20艘舰艇在日本周边进行活动。

500

▲算上这艘“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目前太平洋舰队能动的1155全部处于在航状态

不过这并不是俄太平洋舰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穿越”,相比2018年9月一天内28艘舰艇进入鄂霍茨克海的“盛况”,本次穿过宗谷海峡的18艘不仅在规模上有所缩减,而且少了常规潜艇、潜艇救援舰和登陆舰。当然,此次所出动的18艘舰艇,外加穿越对马海峡归航的两舰,仍然算得上是“大舰倾巢出动”(太平洋舰队长期只有1艘956型处于可动状态,而1155型“沙波什尼科夫”处于维修状态中)。

500

▲2018年9月3日,太平洋舰队组织了28艘舰艇穿过宗谷海峡进入鄂霍茨克海

与2018年9月那次28舰出动的另一个区别是,此次太平洋舰队最新锐的2艘20380型轻型护卫舰,以及1艘已经完成试航工作,尚未正式服役的20385型,并未随之出岛链,很可能要带领剩下的1234型小型导弹舰、1124型小型反潜舰等“看家护院”。也就是说,3月26日出现在日本周边的这20艘舰艇中,除了1艘22030型远洋拖船之外,均是在苏联时代服役或者开工建造的舰艇。

500

▲22030型远洋拖船、304型修理船和320型医院船“额尔齐斯”(和冷战时期苏军的很多登陆舰艇/辅助船只类似,后两艘均为波兰建造),“额尔齐斯”也参加了2018年那次28舰大编队

虽然留守的3舰只是轻型护卫舰,远不如远海编队中1164、1155和956等巡洋舰和驱逐舰威风,但作为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海军最成功的一系列水面舰艇,其作战能力不可小觑:两艘20380型配备12单元9M9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综合拦截性能均超过了956型和1155型的老式舰空导弹系统;而20385型加装的3M55“宝石”/3M54“口径”超音速反舰导弹,其性能更是要比956型驱逐舰和12411型导弹艇的3M80“白蛉”先进。

500

▲太平洋舰队首艘20380轻型护卫舰,333“完美”

500

▲凭借垂直发射的3M55“宝石”/3M54“俱乐部”,20385的对海突防突击能力也完全不在1164型和956型之下

可以说,凭借先进的舰载武器和较多的建造数量,20380/20385系列轻型护卫舰完全可以担纲起未来俄罗斯海军的骨干地位;而对于“历史欠账”较多,暂时还没有22350和11356R这类较大型导弹护卫舰加入的太平洋舰队来说,20380/20385系列更是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其水面舰艇新的战斗力核心。

500

▲20385型首舰337“轰鸣”也将交付太平洋舰队,增加了相控阵雷达和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能力的20385,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艘“小22350”

不过,在现有这些以及后续的20380/20385全部到位以前,俄罗斯海军仍然要靠手头的苏联老船维持战斗力和体面。特别是在直面美日的北太平洋方向,面对恶劣的海况,新船虽然好,但未必有排水量更大的老船适合执行远海训练任务,所以这些苏联时代的舰艇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00

▲多次访华的“瓦良格”,虽然漆面下就是厚厚的锈层,丢失的仓门把手也长期用绳子替代,但以“瓦良格”为代表的苏联老舰仍然在太平洋舰队占据重要位置

本来,笔者还以为如此大规模的舰艇出动,或许还有掩护俄军其他方向行动进行战略佯动的成分;不过正如前文所述,在往年这种规模的舰艇出动其实并不稀奇,而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新闻处在3月25日所发布的官方消息称,俄海军将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举行大规模演习,届时将有30余艘舰艇和20余架固定翼飞机参演。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相较于2018年,本次大规模出动的舰艇中包含“克雷洛夫元帅”号航天测量船。理论上说,如果舰队中有新型导弹的实弹发射,该船也能完成航迹跟踪和数据获取,但由于目前太平洋舰队的舰艇上均是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装备,哪怕是尚未正式服役的20385上装备的3M55“宝石”,也已经列装值班多年。

500

▲“克雷洛夫元帅”号的出动,肯定不只是跟着大舰队凑热闹这么简单而已

虽然正在测试中的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理论上可以配属20385型使用,也许其试验试射的环节中还用得着航天测量船的跟踪校准;但刚刚在北方舰队完成海上试射的“锆石”,现在就来到太平洋舰队未免过早了些,所以这个猜测也不成立。

500

▲虽然包括官方媒体在内的俄媒在宣传“锆石”上的力度很大,但有一算一都是自行绘制的想象图,而最近号称进行了实弹试射的“锆石”,仍然没有任何实弹的照片或视频等影像资料流出

不过笔者查阅往年资料后发现,尽管在2019年,俄太平洋舰队并未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海演习,但在8月26日时,这艘“克雷洛夫元帅”号航天测量船也自西向东穿过了宗谷海峡,同年的9月30日,俄罗斯战略火箭军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试射了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命中了位于堪察加半岛的靶场。也就是说,借着此次演习的机会,俄军近期很有可能将再次向堪察加靶场进行战略导弹试射活动。

500

▲会不会是俄方近年来频繁宣传的“萨尔马特”液体燃料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呢?

在美国海军受疫情影响,两艘航母的水兵接连中招,出动能力急剧下降的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向来善于“借机生事”的俄罗斯释放出的这样一个强烈信号,还会引发亚太地区哪些军情动态,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500

▲刚刚于30日夜间在东海海域发生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岛风”号防空导弹驱逐舰与中国籍渔船碰撞事件,也将成为近期的一个热点话题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