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美元打造的美军6大“撒手锏”之一,让中国成了被超车的那个
▲美国陆军的IVAS(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综合视觉增强系统)眼镜
一如之前几次三番提及,仍在研发中的美军下一代轻武器NGSW——Next Generation Squad Weapons(下一代班组武器)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对于指标如此惊人的它们,我的决定还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不凑热闹;不过NGSW的附件子系统,以及士兵的穿戴系统——例如上图的IVAS,可谓思路明晰、可行性很高,值得从中选取一些说说。
▲图中上方展示的是西格·绍尔,通用动力与德事隆的轻武器方案,下方展示的为Vortex和L3Harris的两种火控系统原型机
今天说的是其瞄准具NGSW-FC(Fire Control,火控)系统,配套安装于智能导轨平台(Intelligent Rail Platform,简称I-Rail或Smart Rail“聪明导轨”)之上。
▲T-Worx公司的智能导轨,注意导轨中间位置那一对对电极
作为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Army Futures Command)标定的美国陆军六大现代化项目之一——其他项目为“远程精确火力”(LRPF)、“下一代作战车辆”、“未来垂直运输”、“网络”、“反导防空”——NGSW与其配套的火控系统,则是“士兵杀伤力组合”(Soldier Lethality Portfolio)的基干。
▲美国陆军的“野望”不仅是依托LRPF具备几百千米外的精确突防打击能力,几百米内的硬功夫也要靠NGSW“保持优势”
2020年4月23日,美国陆军宣布选定L3Harris与Vortex两家公司,作为NGSW-FC的提供商,两家公司需要研发并提交火控系统原型机进行竞争。按照目前的计划与进,NGSW-FC除了自然要与NGSW配套之外,已有的M4等轻武器也得能用,其计划产量为25万套。它将比最终选定的NGSW武器列装更早,计划于今年(2021年)下半年授予生产合同,2022财年投入量产。计划初步产量为每月200套,最终目标是每月3350套。
▲NGSW-FC目前的方案图,可见两者虽然有细节差异,总体布局高度相似
能成为美国陆军未来六大现代化项目之一,NGSW-FC最起码在费用上就不能含糊:2020财年,美军为该项目投入2146万美元的研发预算,此后5年内还将斥资6608万美元,用于其后续完善工作;而NGSW-FC的整个采购预算,则是5年内花掉8亿1900万美元,这合一起就是9个亿冒头了。
NGSW-FC的定位是一款整合了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的先进光学瞄具,可以自动化地提供瞄准调节点。其目的不仅是大幅度提升普通美军士兵的枪械首发命中精度,使每个美国大兵都能从“寻常射手”摇身一变为“神射手”;通过智能导轨平台,NGSW-FC可以联网进入战术战场网络,大幅度提升士兵与班组的态势感知能力,班组内可通过智能导轨平台上的按钮一键共享信息,便能在其火控系统内看见目标的位置、方向、识别结果。
上面一大通官样文章说的非常高大上,其实NGSW-FC本身嘛……可以用一个轻武器爱好者非常熟悉的型号来理解,即我军现役主力大口径狙击步枪QBU-10配用的YMA09/YMH10系列瞄准镜(及其改进型)的联网强化版。
▲当年的YMH10红外瞄准镜,可见下方为瞄准镜物镜,上方有2个光学通道
▲如今的QBU-10已经换装新型瞄准具
说到枪炮的火控系统,大家更容易想到的是舰船与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复杂火控,因为其搭载平台承载力很强,光学、机械或电子设备大点重点不是问题。而在轻武器上,由于始终要符合“背得起、跑得动”的要求,一直只有机械瞄具、光学望远瞄具、各式红点/衍射瞄具三种相对简单的瞄准设备。
而乘着电子技术小型化的春风,QBU-10拥有了世界上最早大规模服役的轻武器火控系统。整合激光测距仪与弹道计算机,使得我们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并不依赖于狙击小组的观察手/副射手,单兵也可有效运用。工业革命,从来是各国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过程:如果错过了,便会落入望尘莫及的境地;一旦取得优势,便有机会占据“滚雪球”式的领先——当然,如果对手有“钞能力”就另当别论了。
由于仍然有着规模较大的三军地面部队,我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编制数量并不少,使得其配套火控系统装备规模较为可观;但NGSW-FC是一种搭配制式步枪运用的火控系统,面向美国陆军最普通的步兵使用,这就有了高达25万套的计划产量,足以让两家行业巨头围绕这个大单的竞争,使出浑身解数。
▲美军NGSW-FC的总体布置模式大同小异,图为Vortex的原型机
NGSW-FC的基础是一具LPVO(低可变倍率瞄准镜),其中L3Harris的原型机为1-6倍可调,具备在无电池/电池耗尽的情况下作为普通LPVO瞄准镜运用的能力。在L3Harris NGSW-FC的广告宣传中称,其提供的NGSW-FC原型机“在战场上具有压倒性能力”:
>清晰层叠显示;
>远程弹道标线;
>与美军现有系统适配;
>1级安全激光;
>供电导轨整合;
>出厂即校准的激光;
>1-6变倍瞄准镜;
>环境传感器;
>武器俯仰与倾角传感器;
>弹道计算机;
>4节5号电池供电。
▲L3Harris关于其NGSW-FC特性的广告内容(见上文),Vortex的竞品估计也大差不差
就具体运用而言,NGSW-FC的激光测距仪自然是解决步枪精准射击的第一个难题——测距;而火控计算机则整合多种传感器于一身,可搜集风力、风向、海拔、温度、湿度、武器俯仰角、武器倾角等诸多影响弹着点的要素信息,综合枪械与弹种性能,向射手提供修正瞄准点/弹着预测点。
姑且以粗糙的鼠绘来描绘其工作流程:
▲标准状态下的NGSW-FC显示界面,比寻常的瞄准镜与标线多了电量、信号、方位角等显示——倒是像个智能手机
▲步骤0:发现目标后以标线对准,开始操作
▲步骤1:对目标测距并标记
▲步骤2a:综合风力、风向、海拔、温度、湿度、武器俯仰角、武器倾角后,火控系统提供的是瞄准修正点
▲步骤3a:射手向右上方修正,将标线压上瞄准修正点后即可射击
或者从第二步开始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
▲步骤2b:火控系统提供的是弹着预测点
▲步骤3b:射手向右上方修正,将弹着预测点压在目标上即可射击
▲与此同时,身边其他士兵的NGSW-FC中也会显示目标位置以及标记
分解动作画了一大套,其实得益于先进的电子技术,上面示意图中的火控系统工作都是在人类难以感知的刹那间完成的。而各种射击游戏中悬浮在屏幕角落的一系列界面信息,也加快了走向现实的步伐。
通过现代软件与硬件科技,数字化火控系统将原本需要长年累月训练的射术以直观乃至傻瓜化操作替代,以实现美军将“普通步枪手”提升为“神射手”的野心。据称,这一设备能将充分利用现有及未来制式步枪的武器与弹药性能,使得小口径(5.56×45mm)武器实现600米距离上精准射击,新口径(美军计划使用6.8mm)实现800至1000米距离上精准射击,中口径全威力弹(7.62×51mm NATO)实现1000米级距离上的精准射击。
▲L3Harris提供的NGSW-FC原型机与瞄准镜分划,可见比寻常瞄准镜多了数字显示信息
与NGSW-FC搭配的智能导轨平台,体现的则是轻武器附件的安装位置在信息化时代的新价值。传统意义上说,武器附件安装位置只需要实现一种功能:坚固、可靠,确保安装的附件,尤其是与射击精度相关的瞄准镜、激光指示器等完整发挥作用。而这种“聪明导轨”,除此之外还能整合使用分散在各个附件上的电源,乃至作为传感器平台向火控系统传送数据信息。
▲英军试用武器上的“供电导轨”(Powered Rail),配套的瞄准镜应该也是一种整合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的火控系统
如“圣诞树”般加挂的各类附件,固然提升了枪械的效能,但是轻武器在设计之初考虑的操作手感与平衡性,也更多是在附件较少的状态下取得的;那么随着新增的现代光学电子附件越来越多(往往都是独立供电设计,但其实很少会同时使用),如能通过智能导轨将这些电池整合起来以减重,至少可以降低附件过多对武器操作手感造成的负面影响。
NGSW-FC这一类系统的出现,最早可以溯源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时,美军的“陆地勇士”(Land Warrior)以及“未来作战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s,即FCS)概念就已经开始实际探索这一愿景。
▲早期XM29 OICW分解图,可见各部件体积都非常大,装填弹药后的重量也高达8.17千克
当然,早年的轻武器火控系统本身(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以及引信装订系统)更多是与武器上整合的高初速、低平弹道榴弹发射器关联;而高初速、低平弹道榴弹发射器本身就不轻,加上当年的电子技术不够发达,导致此类武器往往极为笨重,远远无法实现其“成为制式步枪,大幅度提升步兵杀伤效能”的目标。
▲XM29 OICW的瞄准镜显示图例:
1.激光指示器状态
2.激光测距锁定的目标距离
3.手动设定的目标距离(空爆榴弹引爆距离)
4.电子处理器的锁定目标
5.被激光锁定的目标
6.自动计算距离后的修正瞄准红点
7.方位
8.武器角度
从上方标线与显示内容可以看到,其显示内容与如今的NGSW-FC这一类火控系统高度相似。“陆地勇士”系统研发之路坎坷,但是无论如何,到2011年它基本在几番折衷,以及技术进步的促进下,有了一个阶段性成果。
▲21世纪第一个10年末期(2007年)美军的“陆地勇士”成果,可以看到不仅有3个庞大且零碎的部件加挂在M4卡宾枪上,并且存在大量线缆
▲QTS-11系统,虽然数量很少,但意义不容小觑
无独有偶,2011年另一套成体系的“陆地勇士”系统也在太平洋西岸登场,即QTS-11系统。具体性能上,可以说美国有的我们都有,个别领域形成超越。而同样因为系统体积、重量、效费比等一系列问题,QTS-11产量很小,就像美军“陆地勇士”一样,成为了先行探索与技术积累产物。
一如前文提及的“滚雪球式“领跑优势,开头提及的美军IVAS护目镜,本质也是从“吃灰”起步,然而美国毕竟财大气粗,“吃灰”没多久就追上来了——在网络图片中,很早就出现过我军测试用的IVAS,而最后定调的列装版本,还是简单的下拉式单眼显示器/摄像头/夜视设备。而我们的轻武器火控系统,目前公开的仍然是在QBU-10为代表的狙击武器上,尚无与NGSW-FC完全对标的。
▲左侧便是试用中的我军IVAS
▲列装版本,与IVAS相比先进程度,量上显保守,本质无不同
美军以NGSW-FC、IVAS护目镜实现的组合,确实做到了后来居上。正如前文提及的“六大现代化项目之一”和“九个亿”,这是在美军高层的重视程度推动下,依靠仍然强大的国力支持,耗费巨资即将实现的目标。所以别看是给单兵轻武器配套的产品,在大型装备领域逐渐很难跟上第一集团的老牌列强,在这方面也不是谁都能跟上——比如之前介绍过,德军也正在铺开由莱茵金属生产的“装甲掷弹兵系统”,相较于领跑的中美就更加保守、落后。
IVAS也好,NGSW-FC也罢,固然可以提升步兵与班组态势感知能力,让步枪手能打的更远更准,但这些都是局部细节。真正的全景目标,是让步兵成为信息化体系作战中最庞大也最灵活的节点,成为嗅出敌军的鼻子、指挥员的眼睛、引导重武器的手——步兵的“线缆化”(当然未必一定是暴露在外的“可见线缆”)是未来步兵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伴随隐蔽性和生存性的相应提升,“线缆化”步兵带给对手的危险性,不仅是因为其手中更为精确的步枪,更是因为他能够召唤的力量。
▲短期内被弯道超车的,是我们了
以NGSW-FC高达25万套的总订单量,美国陆军的目标显然是让其麾下所有一线作战步兵人手一套NGSW-FC。撤出阿富汗泥潭的他们,正重新向着“与对等大国竞争”、乃至开战的思路转型,强敌,仍然是值得警惕的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