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爆发时奈飞上了一部纪录片,回头看别有滋味
亿今年1月22日,中国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奈飞上线了一部关于抗击流行病的6集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防止大爆发(Pandemic: How to Prevent an Outbreak)》。
有不少人在家隔离期间就刷了这部应景的片子,豆瓣评分7.9(3566人评价),IMDB评分6.3(1343人评价)。
有人高呼“神预言”,也有人觉得片子节奏很慢,有点流水账和冗长。
客观上说,2个月前是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奈飞选那个时间点上线,完美蹭到了一波热点,从当时来说,大家看这个豆瓣评论就知道,片中肯定有疯狂暗示和甩锅中国的成分;第二,当时西方主流意见一边倒地认为,中国没有办法处理好疫情问题,这个纪录片有没有一点通过舆论给中国“下指导棋”的成分呢?可能也是有的。
但笔者认为单纯去批判“甩锅”这一点的话,就有点浪费了纪录片提供的许多料,在事情发展到今天,中国基本解决了疫情问题,而疫情在西方内部强烈爆发的情况下,这些料恰能够反映美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的深层问题,所以笔者想把重点放在这个方面。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纪录片所说的抗击疫情的重点和阻力,对比中国这次抗击疫情当中实际主要碰到的问题的话,
纪录片本身具有一贯的“普世关怀”,线索铺到全球,一共有9条主要线索,又使用美国纪录片惯用的那种交叉推进的手法讲故事,让人觉得信息量很大又抓不住重点。想要快速了解剧情和主要人物,可以参考上面这个豆瓣贴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04156/,整理得还是比较清楚。
我把这9条线索进一步梳理如下:
如果把视角单纯放到美国的防疫体系的话,那么第一大点和第二大点,也就是本土医疗系统和疫苗,属于内因,海外监测属于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所以,我们首先把落脚点放在医疗系统方面,片中较早出场的塞拉(Syra Madad)是纽约市健康医疗公司高级总监,该公司是美国最大市政医疗服务提供商。
也就是说,可以把她看做美国医疗系统上层建筑的代表。
片中她登场较早,着墨甚多,她是穆斯林,也是一位非常现代的女性,日常负责公司的十几个项目,会议、讲座和邮件不断,工作包括培训医护人员,大众宣传,国际防控联系等等……她的工作跟片中的故事大多有交叉,所以用来作为一条串联线索,另外在宏观层面讲一些防控流行病的重要性。
在第四集开始的部分,提到了她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跟政客打交道,为所有的项目争取资金。
片中说到,“我们需要资金培训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够分辨、隔离和治疗麻疹病例。但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预算中,疾控中心资金被削减20%,这相当于瞬间回到15-20年前的水平。这不是在保护美国,这会导致更多癌症、更多疫情和更多风险。”如果不能持续提供经费支持,一些培训项目将会在2020年中断,这将危及更多生命。
为此她去找纽约州参议员斯塔沃里维拉,为防控麻疹项目要钱,州议员最终同意一笔5年329万美元的拨款,塞拉显然觉得太少,但议员强调这可是“每年65万美元”(不少了吧)。
在第六集,她提到伊斯兰信仰促使她有普世关怀,她想帮助的不仅是这个社区,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还有全世界,为了帮助全世界的医疗行业,使我们自己更安全,她在为一个全球卫生中心向华盛顿特区的官员们争取资金,对象包括南达科他州前参议员汤姆·达斯切(Tom Daschle),前卫生部门高官吉姆·布鲁门斯托克(JIm Blumenstock),前白宫埃博拉应对协调员罗恩·克莱因(Ron Klain)等等。
最终,大人物们被她说服掏钱,塞拉个人的故事线到这里是一个happy ending。
至于她到底拿到多少拨款,我们看不到具体数字,但前议员汤姆的话可以做一个参考。
他说,“我们在生物防御领域花掉的所有钱,只能建造半艘航母;但与生物防御相关而死去的人,却比上世纪所有战争加在一起的死亡人数都多。相比大规模疫情,战争对人类的威胁和影响简直不值一提。”
那么,根据美军最新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造价是70亿美元,最新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是130亿美元,我们大概可以估计这个数字。从语言环境来看,前议员说得应该不是在“全球卫生中心”一个项目的拨款,而是若干年来的总拨款。
霍莉医生没有塞拉这么幸运。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美国基层的情况很严重。
霍莉(Holly Goracke)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杰佛逊县(人口约6000多)医院唯一的医生,
她的故事也是我个人最关注的,可以从她身上一窥美国基层医疗体系的状况。
霍莉医生在第一集的出场是半夜被急诊电话叫醒,她经常要在医院值连续72小时的班,每个月3-4次,吃住都在医院。
小镇所有人的健康基本都靠她,她负责急诊、接诊、外伤、内科、甚至接生,流行病季节当然也是一个人扛,小镇上的人都期待她是“超人”,因为她顶不住的话,广大的美国农村地区,要去邻近的医院至少有40分钟左右的车程。
这样的责任当然让霍莉对家庭牺牲甚多,此外,她的医院还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
在第五集讲到,过去两年,俄克拉荷马州有11家医院被迫关闭。随着全国性医疗预算危机,关闭乡镇医院已经成为全美国的大趋势,共计可接纳70万人次就诊的283家医院都面临关闭。
具体到霍莉的医院,他们无力承担220万美元负债,目前一直依靠1%的县营业税拨款维持运营,而县财政的捉襟见肘让这项政策马上到期,必须靠全县民主投票决定医院的存亡。院长理查德·吉莱斯皮(Richard Gillespie)想尽办法为医院争取每一张选票。
杰佛逊县地处农业区,人均年收入仅1.8万美元,每个政府部门都很艰难。县警长杰里米·威尔森(Jeremie Wilson)也很无奈。
“我们要怎样过下去?人们只知道打911随叫随到,却不知我要经常自掏腰包加油。……这次投票要决定是否继续延续政策。支持医院当然是好事,可是在一个农业县收入有限,有太多需要开支,我们需要消防队、救护车、警察,太多方面需要资金,决定哪项优先级更高真是不小的挑战。”
投票结果是93.65%赞成(664赞成比45反对),让医院得以存续。
但随后的流感季却击垮了霍莉,高强度工作让她也患上了流感。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找回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她最终选择离开。杰佛逊县设立了两个职位接替她,她和丈夫搬回首府俄克拉荷马城,在一所家庭诊所工作。
不知道这算不算happy ending呢?
没想到两个点就写了这么多,时间原因今天先不写了,下个帖子想继续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疫苗方面,片中的疫苗科学家团队在开发一种神奇的“全流感疫苗”,号称能够打一次疫苗获得对流感的永久免疫。这个团队看起来是一个初创企业,因为缺乏资金不得不去危地马拉,在当地的养猪场的猪身上试验疫苗。
他们一直在争取盖茨基金会的195万美元资助,并且在最后拿到了这笔钱,获得一个Happy ending,能够继续接下去几年的研究。你没有看错,195万美元,支持数年研究。虽然片中把“反疫苗人士”描写得很白左和反智,但是把195万美元开发“全流感”疫苗的条件加上去的话,突然又显得他们有点明智。
第二,海外监控方面,片中出场的几个人物承担了甩锅的主要戏份。其中第一个出场的白头发老爷爷在越南监控禽流感,这位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全球“民主运动”和各种NGO的主要资助者)新兴威胁部门总监担纲甩锅中国的主力,并且疯狂暗示因为疫情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街头抗议;另一个黎巴嫩裔的埃及博士同样专门监控各种动物,抓蝙蝠检测的就是他,他也把2004-05年全球的禽流感甩锅中国,实际上当时的疫情是在韩国爆发的。至于戏份很多的印度医生,片中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暗示他不专业,同时他和刚果对抗埃博拉团队摆在一起,就是在讨论疫情问题其实是个社会发展问题,这确实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这几天疫情在全世界发展迅猛,对西方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联储在上周甚至1天往市场注入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本周又开启了“无限量宽”,承诺为市场提供无限的流动性,还有所谓2万亿美元的救市一揽子计划。对于上面讨论过的,所有受困于资金问题的防疫工作者,特别是在基层苦苦挣扎的霍莉医生来说,这都是想破头都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这到底怎么回事?
救命,还是救经济?
马克思的幽灵可能已经在某处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