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的略萨:好色、反动、出轨、骂博尔赫斯打《百年孤独》作者
略萨并没有在中国凉凉,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热过,虽然自己觉得自从马尔克斯去世后,自己已经是拉美文学领袖了,但显然不能服众,大部分中国人也就是这两天才听说这个名字。
相比之下,略萨的一生经历极为传奇:奇特的童年(从没爹到有爹)、奇特少年生活(14 岁入军校)、奇特婚恋(跟大 10 岁的姨妈结婚,离婚后又跟表妹结婚)、奇特的大学生活、奇特的留学生涯、上世纪 90 年代初,他与藤森竞选总统,最后失败;因怀疑妻子有婚外恋,与文豪马尔克斯大打出手。
🎧
SmoothSantana - Billboard Top 20 Hits 2000
没有爸爸的小孩
和卡斯特罗谈笑风生
略萨1936年3月28日出生于秘鲁亚雷基帕市的外祖父家,今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父亲在其还在母腹中就离家出走了。
略萨真正的人生可能是从五岁开始的,因为那一年他学会了阅读,但更有可能是从十岁(或十一岁)开始的,因为他在那时第一次见到了爸爸。
在他的自传《水中鱼》里,书的开端就是从这场父子相遇开始的。
和父亲的重逢对小略萨而言是场灾难。在那之前,略萨一直在母亲一家的溺爱中成长,可抛弃了略萨母子十年之久的父亲的突然出现摧毁了这一切。
父亲蛮横、专制、暴力,他的声音“比在科恰班巴奥古斯丁修士为我们准备首次领圣体时宣讲的地狱还要恐怖”。
略萨被禁止和母亲家族的亲戚来往,不许外出,还经常受到打骂,父亲时常警告说要把略萨“造就成一个男子汉”,他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成为略萨家族培养的那种带女人气的男人”。
1950年,父亲要求14岁的略萨进入莱昂西奥·普拉多军校。略萨发现军校就是一个浓缩的秘鲁社会,在军校中的经历,成了略萨首部长篇小说《城市与狗》的灵感源泉。
此书在出版后即被军方在军校广场焚烧,略萨的军校同学们都想杀了他,因为这家伙把很多人写了进去。
经历一学期的军校生活后,略萨对父亲说自己要报考海军学校,父亲拒绝了略萨的请求,但却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父亲一起到国际新闻服务社工作。
于是,略萨的兼职记者生涯开始了,他甚至萌生了做职业记者的想法,因为“这个职业距离我喜欢的事——读书和写作——不那么遥远”。
做兼职记者的经历让萨略学坏了,什么都见过:舞刀弄枪、殉情自杀、强奸、骗奸、乱伦、杀子、偷盗、纵火、卖淫……
做记者的时候,略萨吸食了一次毒品,并成为了瘾君子。
略萨的舅舅们吓坏了,为了不让外甥学坏,还是让他回到了省会念书,在这里,他成为了共产主义者,,最终进入了首都利马拥有革命传统的圣马科斯大学。
略萨和博尔赫斯
在大学里,他迷上了萨特,因为公开骂博尔赫斯是形式主义者,有艺术纯正癖,是资产阶级的看门狗,还得到了“勇敢的小萨特”的称号。
据说,略萨和马尔克斯成为哥们,就是因为两个人都讨厌博尔赫斯,但是约好一起骂老博,略萨却又突然成了博尔赫斯的粉丝。
略萨还在那时加入了秘鲁共产党,但那时他对共产主义只有肤浅的认识。
直到60年代远赴欧洲后,在古巴革命的激励下,自己才系统性地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重新生起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兴趣。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给卡斯特罗写过一封私人信件,倾吐自己的困惑,卡斯特罗邀请略萨彻夜长谈,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整整12个小时。
娶姨妈拐表妹私奔到欧洲
为女人打马尔克斯
略萨和托尔斯泰有着共同的嗜好,在青春期的时候,都喜欢逛妓院。
略萨的运气较好一些,不像托翁那样,第一次逛妓院便染上性病。他的个人情史曾经被拍成电视连续剧,而且在秘鲁收视率甚高。
在舅舅家,略萨认识了舅妈的妹妹胡利娅姨妈。32 岁的胡利娅刚离婚,从玻利维亚到秘鲁的姐姐家来散心。
为躲避那些无聊的鳏夫的纠缠,胡利娅经常让略萨陪她去看电影。一来二去地,姨妈和外甥相爱了。
惊世骇俗的恋情终于被亲戚们发现,略萨父母大为震怒。原本并不想结婚的略萨决定即刻和姨妈结婚。略萨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过程历经磨难。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略萨和姨妈终以不正当手段结了婚。略萨的父亲到警察局报案,起诉胡利娅教唆青少年犯罪。他还找到利马的当权派,欲将姨妈驱除出境,并扬言要亲自毙了略萨。
但木已成舟,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结婚后为逃非议,两人跑到巴黎生活。
当妻子的外孙女帕特里西娅到巴黎求学时,略萨又爱上了这位 15 岁的美丽女孩,然后狂追到手。
接下来,他又认识了更加漂亮的瑞典女孩丹娜。
他也真做得出来——他居然抛下出生半岁的儿子和丹娜私奔。
没办法,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他的侄女,只能找儿子的教父,同时也是当时的邻居诉苦。
这位邻居可是鼎鼎大名,他就是写出《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和略萨是因为骂博尔赫斯和崇拜卡斯特罗走到一起的,马尔克斯甚至坦承,《百年孤独》里的一个人物,最后把一个奥雷良诺装在小篮子里带走的修女,就是《绿房子》里的帕特罗西尼奥嬷嬷。
后来,他们还在巴塞罗那做了几年邻居。
略萨的博士论文,甚至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
话说回来,略萨的第二任妻子帕特里西娅向马尔克斯夫妇哭诉,而马尔克斯一时脑热,建议帕特里西娅跟略萨离婚。之后,帕特里西娅成为马尔克斯家的常客。
不久,略萨被瑞典美女甩了,并回到帕特里西娅的身边,而帕特里西娅将分离期间所有内情都抖了出来。
1976 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
马尔克斯的密友、知名摄影师罗德里戈·摩亚拍下了马尔克斯被打后的照片。
照片上,马尔克斯左眼眼眶青肿,鼻梁破了道口子,要知道,略萨是上过军校,练过拳击的。
关于这段文学公案,外界传言是因为马尔克斯和略萨妻子过往甚密,马尔克斯甚至可能给略萨戴了绿帽子,不过由于 2014 年马尔克斯过世,真相已经不可考了。
2010 年,比马尔克斯晚了 28 年,略萨终于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发了一条推特祝贺:「如今我们扯平了。」
2016 年,刚过完80大寿的略萨向西班牙社交名媛伊莎贝普瑞斯勒求婚。在英国查尔斯王子举办的慈善晚宴上,伊莎贝与略萨以情侣身份正式出席,并接受了西班牙著名的娱乐杂志《Hola!》 的独家专访。
伊莎贝也是一位情感经历丰富的风云人物,被称为「马尼拉珍珠」,虽然已经有过三次婚姻五个孩子两个孙子,依然风姿绰约。
这场旷世的黄昏恋不禁使人想起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所描绘的那场爱情。
莫言和阎连科是他的迷弟
刘震云说他适合在中国
如此好色又渣男的略萨,自然又把生活写成了小说,《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写了他和姨妈的一场情事;《绿房子》写了一个妓院;《情爱笔记》写了他对身体的各种形态的认知;《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这是一本世界禁书。哪怕是他给青年小说家写的信件,副标题竟然也是:无休止的性欲。
这种风格,恰巧和另外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非常相似。
其实,早在 1984 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员莫言就读到了略萨,从此就开始模仿其风格。
后来一直有人说,莫言在略萨面前,总是鬼鬼祟祟的。
2011 年,当知道要和略萨进行座谈的时候,莫言夜里常常做梦。梦见与略萨会面,自己拿本书请他签名,结果他没签。
「事实上呢,他刚给我签了。现实才是真的啊。」莫言说。
莫言表示自己读过略萨很多书,也买了他很多书。前几天读《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一边看一边笑。太太不知道自己在笑什么,拿过书一看,看到书扉页上的略萨英俊潇洒,「又看了我一眼,带着无限遗憾的表情,扬长而去,晚饭都不做了。」
莫言笑称:「您长得太好看了,不仅是对中国作家的伤害,也是对中国妇女的伤害」。
莫言表示,幸亏略萨没有选上总统,「所以我们伟大的作家还在为我们写作。」
是的,在此之前,1990 年,略萨竞选了秘鲁总统,对手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滕森。
虽然开始呼声很高,但是略萨这种渣男,参加总统选举,很快就被对手刨出了比邱晨还多的黑料:吸毒嫖娼、偷税漏税,写黄书用《城市与狗》来指责他反军队,反民族,不信教,种族歧视……失败的略萨跑到西班牙去,干脆入了西班牙国籍。
没当场总统的略萨在中国的作家圈里还是有几个粉丝的。
除了莫言,阎连科也承认,自己从略萨的小说中学习了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阎连科还对略萨说,有 15 个美女中午给自己打电话。她们表示,「世界上最`老帅哥'的作家就是略萨。非常希望把我们的爱带给他。”
马原和格非这两位作家也承认学过略萨,那种一会儿倒叙,一会儿插叙,一会儿顺叙,时间就像泥人一样任捏,但又不是完全的随意捏的风格,让他们俩模仿过很久。
而作为迷弟的刘震云则认为,略萨如果生活在中国的话,这个社会环境会非常适合。因为他主张文学跟现实、跟政治要紧密联系。这同中国古代文人「文以载道」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同时见过马尔克斯和略萨的翻译家尹承东看来,略萨要比马尔克斯耿直许多,「马尔克斯迟迟不把自己著作的版权卖给中国,而且还对中国出版界百般刁难,相比之下,略萨除了在版权方面与中国进行良好合作外,甚至还赠送了某些著作的版权。」
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Female drivers
对于略萨最近的言行,中国驻秘鲁大使馆说的不卑不亢:他的言论体现了对中国的缺乏了解和严重偏见。
但我建议,应该可以更好玩也更有说服力一些,让莫言和略萨开场辩论,让阿列克谢耶维奇当裁判。
就像略萨在发表不当言论的同时,还没忘记顺手黑萨特的死敌加缪一把:「阿尔伯特·加缪最糟糕的小说,《鼠疫》,突然重新火起来,这本平庸之作在法国和西班牙都再版并且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