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独生女如何用生命逃离吸毒老爸
文 / 熊太行
女演员毛晓彤的爸爸上了一个电视节目,说女儿不给自己生活费,跟她要5000万元。
他的账是这么算的:她拍了十年电视剧,每集收入40万,现在一共超过1亿,我要她给我一半。(他不考虑税)
节目组律师微笑着对他说:
“要是您是丈夫,挣多少钱,夫妻共同财产,确实可以主张一半。可您是她父亲啊。”
“您现在的生活必需的话,两三千元就够了呀。”
“您还有一个儿子,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对吗?应该一起负担您的生活费。”
女儿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这个老爹之后就没给过女儿钱。
女儿马上红了,才想着重新开始和女儿接触。
他坐过牢。
有吸毒史。
曾经杀到剧组去“探班”,被工作人员挡驾,他认为这伤了他的自尊。
这样的父亲,赶紧远离。
我在《关系攻略》里讲过女儿应该如何逃离差劲父母的盘剥,今天不想重复。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今天就给大家拆解一个美丽女儿逃离吸毒家庭的故事:
民俗小曲《探清水河》。
此事哎
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
有一个松老三
北京城外(现在四环边上)有一个火器营,这里过去就是部队大院,驻扎着八旗兵里的火枪火炮部落,士兵和他们的家属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
两百年了,他们都不是兵,也不会打仗了,真的军营在天津小站,在保定陆校。
当年的贵族勇士巴图鲁,如今都在惨淡度日,收入不高,当年的暴脾气还是留下来了。
有个歌曲版本打字幕,写成“宋老三”,其实是“松老三”,松是常见的旗人姓氏。电影《天下第二》里有个角色叫松三爷,可能也受了《探清水河》的启发。这个曲子清末民初就有了,100年的老IP。
有皇帝的时候,旗人无论男女都有米,后来民国了,这些人都得自己找生路。松老三应该是里面比较聪明的人,他们两口子开了一个大烟馆。
提起了松老三
两口子卖大烟
一辈子无有儿
生了个女儿婵娟呐
大烟馆也分三六九等。
在城里繁华的地方,应酬的那种烟馆是社交场所,跟现在的洗浴中心差不多,烟灯锃亮,有女孩子伺候着,这种高级烟馆还卖可口可乐。
也有那种乌漆墨黑的小烟馆。
蓝靛厂火器营现在归海淀,贵的楼盘不少,但清末民初的时候,这里还是郊外。
旗人都是外面体面,没什么钱,松老三开的,可能就是那种特别小的大烟馆。
贩毒的跟贩毒的不一样,坤沙、绝命毒师和滥毒虫肯定不是一回事。松老三的小烟馆,从制膏、烧烟泡到打扫、清理,可能都是一家三口来干。
松老三两口子很可能都有毒瘾,抽一口几个小时不能干活,里里外外,就要靠这么一个独生女。
小妞哎 年长一十六啊
取了个乳名儿
荷花万字叫大莲
北京人,尤其是年长的北京人说“小妞”没有调戏的意味,说的就是小女孩儿。
民国初年,哪怕北京都处于一片希望之中:共和、电报和电灯、火车、女性解放……
提醒大家一句,大莲家是旗人。
旗人未嫁的姑娘,在家里的地位很高。老舍先生写《正红旗下》,说他姑姑欺负他妈特别厉害,这是大姑子的特权。
旗人的规矩是,如果你要回娘家串门,不用干活,被尊称一句姑奶奶,还可以挑理。
旗人女儿不裹脚,可以骑马、上学,上街买东西、看京剧都没问题。她们确实比关在家里的汉人姑娘能接触更多信息。
在自家烟馆里,能见过更多人,听到更多消息。但大莲眼前却是鸦片油膏、各种呵欠连天的人。
经常烧烟,手上会留下很难洗掉的污渍。
大莲家如果种罂粟,可能还要做那种非常仔细和枯燥的活儿,比如从大烟桃里割取汁液……
关键是:
一更鼓儿天 姑娘她泪涟涟
最可叹二爹娘爱抽鸦片烟呐
耽误了小奴我的婚姻事啊
青春要是过去
何处你找少年
这个当爹的按说该给姑娘看亲了,但可能是烟馆的缘故,他不愿意嫁女儿。
女儿能干活儿,给别人就亏了。
招女婿上门?不好招。
索性让女儿不嫁。
过去有这样的老姑奶奶,没嫁人,一直帮兄弟带孩子,回头过继兄弟的儿子做她的继承人,分家也有她一份。
但是大莲没有兄弟,爸爸又不给她说亲。
十有八九是她爸不让大莲嫁,然后给她过继个宗族里的侄子当第三代。
此鲜花无人采
琵琶断弦无人弹呐
结婚是大莲逃离原生家庭的唯一机会。
佟姓也是旗人常见的姓氏,关于佟小六的身份,各种版本的歌曲描绘不一。
有的说,他是附近店里的学徒,有的说,他是大莲青梅竹马的邻居。
看得出这个孩子有志气,没了差事粮米、铁杆庄稼,就开始学手艺、找工作。
不过也说明一个问题,小六现在没什么钱,可能比松老三家的条件差,但是两个孩子彼此喜欢。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来到了我的门前呐
约下了今晚这三更来相会呀
大莲我羞答答低头无话言
这就是两个早恋的孩子。要在今天,做好安全防护,嘛事没有。
晚上订了约会,小六爬墙进了大莲的房间。
过去的窑子、酒楼里唱这个曲儿,这一段就不太卫生了。
比如二人转的词儿是这样:
二人哪上了牙床呀,急忙我就脱衣裳哪,大莲的舌头尖,递给六哥上牙膛哪,心肝哪宝贝一个劲儿地叫呀,小东西呀你不小心,小命就得见阎王呀。
有分析者说,《探清水河》原本是个幸灾乐祸的曲子,被郭德纲和张云雷改深情了。
这个理解是不对的。
大家别觉得妓院里所有人都是纯三俗,夜总会公主陪你唱歌,唱的可能是《用心良苦》《单恋一枝花》。反倒是同学聚会,大家容易没羞没臊唱《广岛之恋》《纤夫的爱》。
旧社会的姐儿们唱《探清水河》,渲染的是凄凉柔美,这时客人心中容易腾起一种敌忾之情,“这也是个身世可怜的姑娘”,额外有赏。
要是一个姐儿唱一首“松老三他女儿好放荡,卖大烟遭报应了吧。”
图什么呢?
所以这个曲子,唱的就是爱情,没有别的解法。
这段恋情最终被爹娘发现了。
这个时候松老三的表态很有意思:
无廉耻的这个丫头哎
败坏了我的门庭啊
这不是瞎掰吗?
清末民初,卖大烟一直都是非法的。袁世凯当清朝的官时,就在推动禁烟,到当上总统,还在禁止鸦片。
松老三都卖大烟害人了,女儿也都参加了毒品交易,还有什么门庭可言啊。
今日里一定要将你打呀
皮鞭子沾凉水 我定打不容情
细节相当丰富。
家里有皮鞭子容易理解,可能有牲口。但是还懂得沾凉水,说明不是头一回打人了。
父女关系好的话,挨打女儿会求饶。
母女关系好的话,挨打妈妈会帮腔。
旧社会并非暗无天日,失去处女身份就非死不可。其实城市里,大家趁机做亲、结婚也没有问题。
你要打女儿,其实就是不想把她嫁出去。
这个父亲。
这个暴戾的父亲。
这个暴戾的有毒瘾的父亲。
就是准备奴化女儿,叫她养自己一辈子。
你得养我!你得给我五千万!
你能挣钱,你长得好看,你就得养我!
女儿也就死心了:
大莲我无话说
被逼就跳了河
佟小六也没有含糊:
惊动了六哥哥 来探清水河呀
亲人哎 你死都是为了我呀
大莲妹妹慢点走
等等六哥哥
两个人做错了什么呢?无非是想要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想要摆脱一个陈旧腐朽的八旗大院儿;
想要一个没有麻醉剂和迷幻药的家庭;
想远离残暴的父亲和糊涂的母亲。
秋雨下连绵 霜降那清水河
好一对多情的人 双双跳下了河
痴情的女子那多情的汉呀
编成了小曲儿来探清水河
编成了小曲儿来探清水河
感谢现在这个时代吧。
即使最保守的地区、最苛刻的家庭,女儿也仍然有办法逃离。
上大学受教育,或者出门打工,勤快聪明的人都能养活自己。
硬起心肠就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或者干脆好好独居。
之前有一个新闻,女儿举报了爸爸容留别人吸毒,爸爸出狱后,到处寻找已经改名和搬走了的女儿。
有个没羞没臊的媒体还帮着一起找。
这个女孩有志气,这个父亲很危险,这个媒体,不及格。
没有任何一个女儿应该被孝道绑架,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尤其是今天人的毒瘾,要比松老三那个时代的毒瘾可怕得多,很难戒断。
和北京版本的《探清水河》相比,二人转版的结果更浪漫。
十更十巧天哪
二人进了鬼门关
见着阎王爷
跪下哪诉奇冤哪
阎王爷一见心中欢喜呀
托生一对好夫妻呀
来世再团圆哪
二人转艺人对欲望的描写更直接,但三观是正的:
更分明的爱恨,
更明确的褒贬。
管的是死鬼,
对活人如此温柔。
活着的恶人啊,
真的连鬼都不如。
既然不能让这对小儿女,
有一段长期的厮守。
那就让这两个小朋友,
有一个享乐的来生。
以及,我非常想看阎王爷打松老三,
牛总马总一起来,
皮鞭子沾地下水。
“阎王爷,你摇了我吧!把我亲闺女还我吧。”
“还你?我寻思你这闺女不要了呢!”
推荐阅读
|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