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3被404后,站在风口浪尖的“同人圈”到底是什么?

粉丝圈与同人圈这几天,不安定。

肖战粉丝举报致同人网站AO3被墙的事件不断发酵,战况从两圈对垒到粉丝缠斗,再次升级为对创作自由的声讨。这场互联网维权运动涉及面向广泛,不仅牵扯到争议已久的“同人侵权“问题,更是将积怨已久的粉丝流量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得不少大佬们亲自战队、下场手撕。

连日的“交战”为普通群众吃瓜贡献了充足的养料,不过大家吃瓜之余难免一头雾水,“同人我知道,但AO3、老福特、ooc、RPS又是什么?”至于为何这次个别粉丝的迷惑行为能激起这么多网友反击,更是让人难解其二。

这一切,大概都要从历史悠久的“同人”文化说起。

500

同人网站的缘起:

乌托邦、精神食粮与快乐老家

1999年,网络作者sunsun以动漫《灌篮高手》中仙道彰、流川枫为原型,在耽美网站“桑桑学院”连载的同人小说《世纪末,最后的流星雨》(后简称《流星雨》)被视作内地耽美同人的开山之作。在这篇同人文中,陵南的仙道彰是天和医院的心理医生,湘北的流川枫则是他的病人,两人之间产生过一段似有若无的暧昧情愫。当时读过《流星雨》的网友无不对sunsun细腻的文笔印象深刻。

500

《流星雨》未必多受当时《灌篮高手》粉丝们的欢迎,自认踩雷的甚至比搞到宝的读者更多些,但与此同时它却拉开了内地同人书写的新纪元,“仙流”也同日后风靡全网的“流花”、“仙洋”、“仙道”等组合,共同组成了庞大的SD同人宇宙。桑桑学院、露西弗俱乐部、鲜文学网等耽美、同人文学网站开始迅速壮大,成为早期许多同人爱好者的精神乐园。其中露西弗俱乐部鼓励自由创作的态度,更是为创作者们构建了一座没有审查与歧视的秘密堡垒。

500

500

“同人”一词在日语中最开始是指有相同爱好的人形成的趣缘群体,如今更多是指同好者对原作品、已知人物进行的二次创作。它最早经由二次元的载体进入中国,乘着内地网络文学兴盛的春风走向了年轻一代懵懂的内心之中。它的形式跨越文学、动漫、游戏、影视、广播等不同文化载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想象情感空间。

很多作者开始创作同人并非为了追求名誉或者财富,而是纯粹为爱发电,这样的创作并非易事。一方面同人作品受到版权限制等原因无法公开出版盈利,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脑洞不被接受,一不小心就会招来读者谩骂。不过,更多同人作者还是非常享受创作的乐趣,他们建立自己的社区网站,挑选参与度较高的成员担当管理员,制定社群内部规则,比如sunsun就是桑桑学院的重要管理成员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欧美非盈利性质的同人网站像Fanfiction、LiveJournal发展迅速,开始汇聚世界各地的同人爱好者。

2007年,因为保守派的打压,LiveJournal一次大规模删除账号事件引发了同人爱好者的强烈不满。同人圈的壮大引起了资本的注意,一些网站趁机招揽作者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运作,这显然与同人创作的初衷相违背,一些同人作者愤而离开。2008年,星云奖作者娜奥米·诺威克提议建立一个非盈利的同人作品库,并将之命名为“我们自己的档案馆”(Archive of Our Own),这个提议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认同。于是AO3就此诞生并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

500

诚如AO3的建立初衷,这是一个完全以创作为主的网站,没有盈利目的,没有写作限制,也没有所谓的进入门槛。AO3拥有自己特殊的保护机制——作者需要对作品标上tag和分级警告,读者则通过阅读这些tag和分级警告来决定是否是他们想要阅读的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AO3受到了世界各地同人爱好者的欢迎,短期内迅速积累了大量人气。久而久之,一些中文创作者也渐渐开始在AO3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并将一些限制级的内容投放到AO3上。

在中文网络中,一些早期由爱好者建立的同人社区慢慢地走向了没落,同人创作者一度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以各自感兴趣的题材汇聚成一个小小的群体。随着B站、老福特、猫耳等网站的出现和发展,同人作品得以更集中地出现在网络上,爱好者们渐渐找到了组织,喜好的差异滋生出丰富的讨论与产出。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来自各地的基友,一起愉快地磕着同一对CP,不必接受既定结局,也不必被迫社交。同好者们自由进出,圈外人绕道而行,彼此之间互不打扰。

500

早期的同人书写:

少女漫画、科幻影视与武侠小说

在同人文化的发源地日本,少女漫画是同人创作最重要的素材库,像《花样男子》《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水果篮子》等主打美少女幻想、画风唯美的漫画,就为无数的粉丝带来了创作灵感,其中就要属耽美同人作品的数量最为磅礴。

虽然BG同人能让人一圆与男神相爱的美梦,但腐女们更愿意挥发无私的母性为自己的男神找到另一个同性归属。在《魔卡少女樱》中,令广大腐女更为疯狂的是“樱狼CP”之外的李小狼X雪兔、雪兔X桃矢的BL之恋;在漫画《网球王子》中,不二周助X手冢国光,越前龙马X不二周助都是绝对的同人创作热门组合。

500

大洋彼岸的欧美国家,影视文学作品同样吸引着同人爱好者以狂热的姿态投入到激情创作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剧《星际迷航》首播,故事设定中年轻又富有激情的舰长Kirk与理智情感并存的半瓦肯人大副Spock之间的故事,令广大腐女嗅到了CP气息,在《星际迷航》的同人作品中,最多的就是Kirk和Spock的基情故事,粉丝还为这部剧创建了一系列名为《Spockanalia》的粉丝向刊物,时不时刊登同人作品。因此《星际迷航》也被为西方BL同人始祖。顺便科普一下,“玛丽苏”也诞生于《星际迷航》的同人文,故事的主角叫Mary Sue,她年纪轻轻就拥有着上帝开过光的金手指,享受着所有人对她的爱戴。

500

500

除了《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夺宝奇兵》《X档案》《指环王》《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流行作品都是CP大户。架空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线,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了同人粉丝疯狂ooc(Out Of Character,指某同人作品创作过程中,使角色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出的行为。)的灵感,粉丝们始终坚信,与其等待官方发糖,不如自我产粮。

中国创作者同样乐此不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创作素材其实一点都不比国外少,但相比起国外开放的创作环境,中国同人创作者甚至更有飞蛾扑火的勇气,武侠小说同人创作的繁盛就是最好的例证。刘正风与曲阳、东方不败与杨莲亭这种官方盖章的自不必多说,展昭与白玉堂、陆小凤与花满楼、傅红雪与叶开……腐女总是能够精准嗅到他们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从而用手中的笔或键盘提炼出一篇篇或荡气回肠或云淡风轻的番外故事。

当然依托古典神话《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等创作的同人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其内容形式除了给主人公组CP之外,也有可能是被重新设定了世界观,被更改了人物性格,总而言之,粉丝的脑洞有多大,故事就有多丰满。

500

对同人的执着也延伸至了线下,以真人为主角创作的RPS题材同人作品。应该有不少网友还记得当年“上海绝恋”的主人公韩寒与郭敬明,以及某一年突然在春晚上大火的王力宏与李云迪,这两对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出圈”的同人CP了,如今想起来很多人大概会留下“时代的眼泪”。

虽然糖已过期,但在某年某月某个自习室的角落,我们曾被它们甜到忧伤。

500

当今同人文化的发展:

超级IP、跨界组合与全球共享

在同人作品网站FanFiction上,《哈利·波特》是二次创作热度最高的文学作品,拥有超81万的粉丝。在AO3上,文学类同人创作热度靠前的是《哈利·波特》《福尔摩斯探案集》及相关衍生、《星球大战》以及托尔金的作品,漫画、电影类同人排名靠前的则是漫威、DC。

500

纵观这些位处同人改编赤道圈的作品,均为这几年中不断有衍生作品推出的超级IP,它们在完善各自宇宙的同时又不断分化出庞杂的分支,以补充自己原有的世界观。像《哈利·波特》衍生出了《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福尔摩斯探案集》则有改编的英剧、美剧播出,《指环王》推出了《霍比特人》系列,漫威、DC宇宙也频繁推出电影。

虽然原作都来自国外,但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以来80、90后一代对于这些IP 可以说是完全不陌生的,不仅可以愉快地与全世界的同好磕到一起,还能提笔为心爱的CP续写自己的故事。

在《哈利·波特》中,德哈(德拉科·马尔福X哈利·波特)、德赫(德拉科·马尔福X赫敏·格兰杰),以及由罗琳亲自盖章的GGAD(格林德沃X邓布利多)均是CP中的热门。尤其是GGAD,更是许多粉丝心中的意难平,根据他们两个创作的同人文《GGAD书信集》被誉为入圈必看的神作。

500

漫威宇宙中的英雄因为数量繁多、人设饱满,也常常也被粉丝们拿来激情组合。在众多官配、官推、粉丝向CP中,要数“盾冬”(美队X冬兵)、“锤基”(雷神X洛基)、“盾铁”(美队X钢铁侠)这三对CP受众最为广泛。漫威对于粉丝们的态度则是非常开放,并且偶尔会作出官方逼死同人的举动。

诞生于2010年的《社交网络》与《盗梦空间》被粉丝们称为欧美圈两大著名“幽灵船”。电影《社交网络》改编自本·麦兹里奇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由于原著取材真实略有虚构,颇有RPS之嫌,因此电影也被粉丝戏称为“套娃同人”(即“同人的同人的同人”)。

500

2011年,艾伦·索金凭借《社交网络》拿下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堪称这部“同人作品”的高光时刻,时至今日,仍有粉丝不断发问,“爱德华多是不是暗恋马克·扎克伯格?”、“午夜加州到底下没下雨?”《盗梦空间》里让粉丝执着的是囧瑟夫与汤姆·哈迪的EA组合,这个组合在当年有多火呢?大概是到百度百科为此专门建立词条的地步吧。

500

除了以上,《神探夏洛克》中的福尔摩斯与华生,《X战警》中的万磁王与X教授,《指环王》中的阿拉贡与莱戈拉斯……都是欧美影视同人圈中“虐人千百遍”的大热CP,吸引着无数爱好者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冲入同人圈,沉溺在两个大男人的爱情中不可自拔。

500

同人作品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熊熊燃烧了几十年,并且将毫无疑问地继续燃烧下去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创作者心底对本命的执著与对爱的追求驱动着ta们持续不断地为爱发电吧。除此之外,在许多同人爱好者看来,“同人”是一个比现实更宽容、更多元的世界。恋人们跨越种族、阶级、年龄、性别,无差别地相爱,偏见、误解、嘲讽被消除,爱成为了大于一切的存在。

AO3从中文网络消失后,很多人表示自己的精神角落被暴力铲除,多年辛苦付之一炬,尽管国内还有老福特等网站,但真正不受限制的自由创作已经告别远去。同人书写者们前途未卜,但愿未来能像一位同好所说的那样:“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塑造属于自己的结局,并且不受拘束地彼此认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