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纸牌屋”:“教父”马哈蒂尔与他的门徒
现年94岁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昨日突然宣布辞职。但在仅仅过去几个小时之后,又被马来西亚苏丹任命为临时总理。
对于马哈蒂尔的为何辞职,现在是众说纷纭。他究竟是不满政局、失望隐退,还是以退为进、另有图谋?
要想了解马来西亚的这次政坛地震,就要了解大马政坛目前的状况,了解马哈蒂尔其人。
硬核“马哈蒂尔”
马哈蒂尔是马来西亚名副其实的政坛教父,政治强人。媒体经常以Dr. Mahathir称呼他,是因为其在步入政坛之前,是一位威望极高的医生。回顾马哈蒂尔的过往,会发现他一直在为马来西亚的复兴事业奔走呼号。
马来西亚作为民主国家,其政府通过民选产生。马哈蒂尔所在的“希望联盟”在2018年的大选中击败了前任总理纳吉布领导的巫统,从而登上总理之位。但这并不是马哈蒂尔第一次出任总理一职,早在1981年,马哈蒂尔就曾担任过总理,并一直执政到2003年,执政时间长达22年。他的第一次任职也是以他自己辞职下台而告终。
马哈蒂尔作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曾带领马来西亚从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转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前,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表上跃居第二十一位,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627美元,国民富裕程度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是泰国的2倍和印尼的5倍。
同时,马哈蒂尔厌恶外国干涉内政。冷战结束后,他提出“亚洲价值观”,并试图通过构建“东亚经济集团”等形式来实现,以此将美国等西方势力赶出亚洲。马哈蒂尔还是第一个提出“东亚经济圈”构想的人,他非常希望能以中、日为核心,带动东南亚国家,形成一个类似欧盟的政经一体化的组织。
马哈蒂尔的执政风格可谓鲜明,他试图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路,绝不会轻易追随哪一方,面对山大压力的时候一样要站直了腰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对东方友善但是也会毫不犹豫的精明的谋求马来西亚利益最大化,经常被西方指责“独裁”但是又容忍他。
此外,马哈蒂尔对待马来华人的态度也充满争议。马来西亚也有类似于中国的民族保护政策,不过不同的是,马来西亚保护的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占人口绝对优势的马来土著。马来西亚大部分的财富一直由华人掌控,马哈蒂尔曾说过:“华人不能担任政府高职,因为华人握了马来西亚大部分财富。”“在政治领域则由马来人掌控,大部分高职如总理、首席部长都由马来人担任。如果这些职位由华人出任,那么华人不只掌控了经济,也掌控了政治领域。那么马来人的那一份在哪里?”
接班人
马哈蒂尔是名副其实的“政坛教父”,他不止一次的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能扶你上位,就能拉你下台”。
自2003年下台,到2018年重新出山,中间15年,马来西亚经历了两任总理,一个是巴达维,另一个就是贪腐丑闻产生的纳吉布。加上离总理之位一步之遥的安瓦尔。马来西亚近20年的政坛风云基本围绕这几个人展开。
回到1997年,亚洲爆发了世所罕见的金融危机,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35%,外汇储备缩水,股市崩盘并蒸发掉半数市值。为了稳定经济,马来西亚政府成立了由马哈蒂尔领导、拥有极大权力的国家经济行动委员会,而不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帮助。而当时,担任他副手的安瓦尔倾向于对西方国家的要求妥协。由于意见不同,两人渐行渐远,最终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1998年,马哈蒂尔将安瓦尔逐出了政府,警察随即以贪污舞弊和鸡奸等罪名等逮捕了安瓦尔。要知道,安瓦尔是学生运动出身,深受马哈蒂尔赏识,两人一度情同父子,安瓦尔也曾被寄望于马哈蒂尔的接班人。
2004年9月,安瓦尔获释。出狱后的安瓦尔掀起了“烈火莫熄”运动,开始复仇,宣称要终结当年巫统政府的贪污腐败和裙带主义,矛头直指马哈蒂尔。他成功地整合了马来西亚本来一盘散沙的主要反对党,建立起一个枪口一致对外的反对党联盟。
在2008年3月举行的马来西亚大选中,反对党联盟不但夺得好几个州属的执政权,还打破了执政党国民阵线(既巫统)长期以来在国会里享有超过2/3多数议席的局面。
2013年,安瓦尔竞选总理,当时力挺纳吉布的马哈蒂尔狠“踩”安瓦尔,称“虽然从法律上讲安瓦尔无罪,但在马来西亚人眼里他有罪”。而由于在大选中挑战纳吉布,安瓦尔在纳吉布的总理任期内因鸡奸罪“二进宫”。
在安瓦尔四处点火的这些年,性格强势的马哈蒂尔也未停下。在渡过金融危机后的2002年,马哈蒂尔辞去总理、巫统主席和国民阵线的所有职务,向自己再次选定的接班人巴达维交班。本来外界以为他此次将彻底退居幕后或者就此隐退,二此后爆发的一系列事件,人们认识到他只是退而不休。
2005年,因普腾汽车公司事件,马哈蒂尔与巴达维闹翻。然后马哈蒂尔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攻击巴达维。2008年大选,以巫统为核心的执政联盟——国民阵线首次失去国会三分之二议席,马哈蒂尔宣布退出巫统。其实他真正的用意是在利用自己在巫统内独一无二的威信逼退巴达维。果不其然,巴达维识相地自己辞职下野了。
当巴达维将总理和巫统主席的职位交给马哈蒂尔属意的纳吉布的时候,马哈蒂尔重归巫统。
纳吉布是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东沽阿杜拉萨,因为纳吉布父亲对马哈蒂尔有提拔之恩,所以马哈蒂尔对于纳吉布一直照顾有加,可以说是纳吉布的导师。2015年,一马公司丑闻露出水面,马哈蒂尔公开督促纳吉布下台,并参加“倒纳吉布”的群众集会,给纳吉布施加极大的舆论压力。2016年,马哈蒂尔与前副总理穆希丁共同创立土著团结党。然后,马哈蒂尔在2018年再次动用退出巫统的“武器”试图逼纳吉布下台。
但是,作为巫统创建元老东沽阿杜拉萨的儿子,纳吉布在掌握巫统的九年时间内已经根深蒂固。马哈蒂尔并未退缩,因为他需要一个例子表示自己治理腐败的决心。无奈之下,马哈蒂尔只能带领自己新创建的土著团结党,去跟已经自立山头的安瓦尔再续旧好。最终他们组织的希望联盟一举赢得大选。
胜选之前,马哈蒂尔曾经许诺,他就打算在任两年左右,然后会向安瓦尔交班。
对于纳吉布对抗自己的做法,马哈蒂尔也绝不轻饶。司法机关迅速地以贪腐的名义启动了对自身不干净的纳吉布的司法程序,罚没了其家产,将纳吉布送进了监狱。下台后的纳吉布却利用社交媒体,把自己打造成“人民的一员”,将矛盾焦点转向马哈蒂尔。马哈蒂尔对纳吉布也穷追猛打。他说自己可以和任何人共事,唯独纳吉布不行。
交权风波
为了实现推翻纳吉布和国阵的共同目的,马哈蒂尔和安瓦尔联合了起来,组织了希望联盟,里面包括了四个政党:马哈蒂尔的土著团结党,安瓦尔领导的人民公正党,以华人支持者为主的民主行动党,主张温和伊斯兰主义的国家诚信党。
如今,安瓦尔是“希望联盟”里最有实力的人民公正党的主席,其一直倡导多元治国,抨击种族政治。2020年2月23日晚,安瓦尔称,他被马哈蒂尔及其政党“背叛”,称他们计划组建一个没有他的新政府,从而阻止他接任马哈蒂尔的总理之位。
马哈蒂尔之所以能在两年前的大选中获胜,离不开安瓦尔的支持。2018年,为了推翻纳吉布政府,马哈蒂尔和安瓦尔在马来西亚大选前夕和好,也结束了两人18年互不见面的历史。和解时,马哈蒂尔和安瓦尔有重要约定:一是让安瓦尔获得特赦出狱;二是前者任总理两年后,由安瓦尔接棒。
同年5月9日,马哈蒂尔带领希望联盟在马来西亚议会选举中获胜。5月16日,在马哈蒂尔的支持下,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无条件赦免了安瓦尔。马哈蒂尔当时接受采访说:“过去,据说我把他关进了监狱;现在,我解放了他。”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6月9日,马哈蒂尔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暗示,约定的两年任职时间表并不固定。“可能更早,也可能更晚。”
同年8月5日,在人民公正党党内换届选举提名中,安瓦尔成为党主席的唯一候选人,自动胜选。但随后有消息称,安瓦尔和他的副手阿兹敏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阿兹敏被认为是马哈蒂尔更喜欢的接班人。
2018年年底,当地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安瓦尔的效忠者对马哈蒂尔不满的迹象已经出现,因为他迟迟不说明权力交接的具体时间。另一方面,在希盟内部甚至在野党中也同样有支持马哈蒂尔干满5年的声音出现。这时,安瓦尔的女儿努尔·伊扎·安瓦尔辞去了她在联邦政府的职务。
今年2月21日,马哈蒂尔还曾宣布:希望联盟主席理事会一致同意,让他在今年11月马来西亚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自主决定交棒给公正党主席安瓦尔。当时安瓦尔也表示,目前希望联盟的立场明确一致,将全力支持马哈蒂尔担任领导人至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自己对于继任一事会耐心等待。
然而,仅仅两天之后,马哈蒂尔就宣布辞去总理,解散内阁,实为大出许多人的意料之外。无怪安瓦尔声称自己被背叛,自己被利用了。
辞职背后的阴谋
目前对于马哈蒂尔的辞职,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这场政变彻头彻尾由马哈蒂尔主导,马哈蒂尔此次辞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辞职,这只是他一种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目的是确保自己可以继续担任马来西亚总理。
在土著团结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希望联盟”、多名国会议员和反对党议员达成新的执政联盟意愿后,马哈蒂尔继续担任总理的可能性是非常高。他提出辞去总理之位、辞去土著团结党党首之位,是为了表明不将权力移交安瓦尔是他的政党不同意,而不是他不同意,这样他就不会留下违反承诺的骂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马来西亚即将于今年11月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对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因此他几乎不可能在此之前提前下台。
新的政党合作架构可以彻底剔除安瓦尔不断逼宫的潜在威胁,也可以摆脱对安瓦尔政党的依赖,并分化安瓦尔的政治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再次与巫统合纵连横,组建一个彻底以马来人优先的政治联盟。接下来的总理很可能还是马哈蒂尔,但也很可能在重组执政联盟布局后为阿兹敏阿里的接班铺路。
另一种看法倾向于认为马哈蒂尔的辞职是应对被“逼宫”的无奈和失望之举。
本次政治行动或是由阿兹敏派系联合土团党主导的“挟诸侯以令天子”的逼宫事件。在经过23日下午与在野党合组联合政府的谈判失败后,他们以马哈蒂尔作号召,邀请在野党团成员出席在喜来登酒店的晚宴来彰显势力,希望马哈蒂尔答应出任由阿兹敏派系、土团党、国阵、伊斯兰党组成的联合政府首脑。
马哈蒂尔事前应该对这一行动是不知情且不支持的,在整个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马哈蒂尔并未出席23日的任何行动、从事情发生至今未召开任何记者会表态看法与立场。“政变”行动的导火线是21日希盟主席会议中,马哈蒂尔与公正党、行动党、诚信党达成的“交棒共识”对阿兹敏派系与土团党极为不利:因为若安瓦尔确定继任总理,阿兹敏或会被排挤、作为希盟成员党内议席最少的土团党也会遭到边缘化,于是阿兹敏派系与土团党才会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因此,马哈蒂尔之所以在辞总理一职时也辞掉在土团党的党职,是一种要与土团党其他成员切割、表达抗议的方式。其亲信卡迪・耶欣在25日在博客撰文透露的内容更佐证本文观点:他表示,马哈蒂尔是不认同土团党最高理事会的决定才辞掉党职。他称,马哈蒂尔要求土团党切勿逼迫他背弃原则及在APEC后交棒给安瓦尔的承诺。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谁当政,马哈蒂尔都希望马来西亚能够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线前进,相信只要他还活着,就还会看到他亲自下场清理门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