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的宋希濂和三十六师,没打日军,却对国军开了枪

500

抗战初期,国军在从淞沪会战溃退下来之后,没有能够按照战争爆发前的计划,从淞沪战场退到吴福线,锡澄线一线继续依托既设永备国防工事继续抵抗,拒止日军,而是一路直接从上海溃退到了南京一带。原本战前的计划中,应该是在淞沪战场顽强抵抗之后,退到国防工事,第三步是后退到南京一带,与日军进行战略决战,将日军反包围并歼灭之。但战争的发展超过了原来的预期,只能仓皇组织南京保卫战。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除了教导总队之外,还有七十四军,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等部队,以及从广东刚增调过来的六十六军,八十三军等部队,这些部队中,除了教导总队建制完整之外,其余部队都在之前的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但是留下来参战的已经是相对比较完整的部队了。比如原本有上万人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这时候也只有三四千人残兵败将了。

三十六师撤退到南京之后,经过收容整顿,还剩下了四千人左右,在参战部队中,算是情况相对比较好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一些。所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命令将三十六师配置在南京北部沿江一线,一方面是防止日军沿江西进,从江上登陆,进攻南京,另一方面则是长官部交给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也就是控制江面上的渡轮,没有长官部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渡江向长江北岸撤退。

500

作为黄埔一期生中损失惨重佼佼者,宋希濂这时候已经是三十六师师长,并且在淞沪会战后期,为了表彰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三个表现比较好的部队,分别给了三个军的番号,分别由这三个师的师长王敬久,孙元良和宋希濂兼任,但是实际上各军仍然只有原来的一个师,这就是七十一,七十二和七十三三个军。宋希濂这时候名义上就是七十三军的军长。

宋希濂接到任务之后,就将部队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沿江守备,防止日军从长江上登陆,一部分则占领制高点,控制挹江门一带,防止参战部队提前从这里逃跑溃退。不过,日军在追击前进的时候,并没有从长江上登陆,所以三十六师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实际上并没有和日军发生战斗,主要的任务实际上就变成了控制挹江门,阻止其它参战部队逃跑,这就相当于整个战场的督战队了。

到十二月十二日,国军在南京城外的防线已经被突破,国军被迫放弃城外紫金山等主阵地,退入复廓阵地,继续抵抗。但是这时候日军从芜湖登陆,向北进攻,切断南京国军的退路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参战的各部队刘开始人心动摇,准备逃跑。孙元良先带着两千多人跑到挹江门,要求出城渡江,但在三十六师的一番劝解之后,又回去继续抵抗去了。这也是南京保卫战中第一个逃跑的部队。

500

到下午五点,各部队都得到了撤退的命令,但先得到消息的军官开始纷纷直接扔掉部队逃跑,剩下的部队在各种留在阵地上的军官的带领下向挹江门一带跑。但是这时候三十六师控制挹江门的部队仍然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所以拒绝放行,并且对企图强行闯关的部队开了枪。因为这时候各部队都已经完全乱了,失去了建制,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的逃跑,所以完全是混乱无序的强行通过挹江门逃跑,最后导致大量的人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在挹江门一带被踩死了。

也是因为三十六师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让三十六师和宋希濂本人后来在同僚中的名声受到了影响。实际上,在一开始三十六师还能开枪吓退逃跑的士兵,但是当人越来越多之后,三十六师的部队实际上也开始溃逃,而他们的处境和下场也并没有比其它部队好多少,同样是没有办法渡江,许多人自己扎竹筏渡江时被日军扫射,落入江中淹死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