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里巴巴要携手匠人一起搞大事
近日,浙江省暨杭州首届文化消费季启动仪式在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在6月至8月这段文化消费季期间,淘宝将主推108匠非遗产品线上消费等文化消费项目。
同时,在文化消费季启动仪式前一周,一年一度的淘宝造物节也确定为9月的西子湖畔,官方意图紧接文化消费季的饕餮盛宴之后,准备为所有人送上第二道“文化消费”甜点。
什么是淘宝造物节?
对大多数手艺人而言,淘宝造物节还是个很陌生的名词,但作为阿里巴巴2016年以来试水新零售的手段之一,淘宝造物节在经过2届的成功举办之后,已经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线下活动之一,甚至传出了一票难求的风声。
那么什么是淘宝造物节?
简单而言,淘宝造物节就是一场由淘宝主办的“只看不卖”展会,它将平台内的108家网店搬进线下,免费为他们提供场地,并且根据产品理念和定位为他们设计展位形象,网店们所做的只需负责展示产品,或是带领消费者体验自己的产品。
在消费者眼中,淘宝造物节像是一场强调“科技感”与“时尚”,被“亚文化”所充斥的庙会或集市。但在行内人看来,这则是一次布局成功的线下体验活动。
淘宝在平台内所优选的108家网店全是由匠人、创客或设计师组成的品牌,或者产品质量出众,或者产品创意新颖,无一不拥有着成为“网红店”的“人气潜质”,而“只看不买”的限制,则在网店们挑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后,能够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淘宝搜索并关注店铺,然后下单购买。
淘宝造物节,可以说成功地将新零售的线下体验与线上购物服务结合在一起。
淘宝造物节与匠人
对匠人而言,做网络上销售自己的作品比在线下实体店更加困难,一方面,工艺美术品并不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必备品,也与使用网络的主流群体所推崇的审美相去甚远,即使在天猫和京东这样大流量的平台上,所获取的关注量也非常少,加上卖相似产品的店铺多,分摊下来,能有盈利的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刘强东曾经在接受《央视财经》的采访中也曾提到过一个困扰现今电商的问题,就是假货横行的现状,淘宝也是如此,工艺美术品这一方面尤甚。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只能依靠店家提供的图片参照,摸不着也看不仔细,没办法辨认产品成色如何,是否真伪,加上工艺美术品多为大件,退货不便,大多数人价格低的不买,而价格高的则是不敢买。
缺少关注和信任,是工艺美术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所出现的最大问题。
淘宝造物节的举办恰好带来了庞大的人流量,而重体验的环节也在工艺美术行业与消费者间搭建一座彼此了解的桥梁,捧红的是一家网店,但建立起的却是品牌的雏形。如在去年淘宝造物节亮相的“同盛永三万六千锤纯手工锻造炒锅”,就成功地通过展示不同锤数的铁锅虏获一大批消费者,在众多定位相同的淘宝店铺中脱颖而出。
文化消费季与淘宝108匠非遗产品
淘宝造物节本质是新零售线下体验的重要渠道之一,前两届主打“科技、艺术和原创力”和“奇趣”,捧红了一众以网络审美为主的“亚文化”,而此次阿里巴巴提前透露的消息里,将“非遗”划分为重要展示场地之一,这其实已经明确,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非遗元素将在此届造物节中占有更多的展示空间。
而在淘宝造物季之前,阿里巴巴也参与协助浙江省文化厅、杭州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首届浙江省暨杭州文化消费季,主推108匠非遗产品线上消费项目。
一方面帮助非遗手工匠人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利用造物节的线下体验环节引流大量流量和关注,为工艺美术行业的手工匠人建立品牌,增加产品曝光度。
今年的淘宝造物节将与文化消费季结合打出一套组合拳,扭转工艺美术行业在网络销售的窘迫困境,匠人们或许将迎来新零售的第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