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本是诗经里形容桃花盛开,描述美好景色的词。不能确定从何时起,桃被换成了逃,这些意思变得面目全非,很明显这是故意的,其中“夭夭”被用来加重嘲讽逃跑者。

这说明广大成语使用者,觉得桃之夭夭这个词不错,如果只能用来形容桃花盛开,那就浪费了嘛,如果我们想夸桃花,有很多美好的词语,不够还可以吟诗,再不够还可以唱《在那头很深刻的地方》,这个词被限制于形容桃花,浪费了。

那么什么时候桃被逃替换了呢?我觉得应该是宋朝以后了,一个是诗经被从启蒙教材中拿掉了,那么篡改经典这事儿也就没那么严肃了,另一个就是基础教育下沉到平民阶层,娱乐性加强了,能够增加调侃的词汇,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所以桃之夭夭的原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喜欢怎么用。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