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天下粮仓》

曾经有一部很好的文艺作品摆到了我的面前,我只是当成了神探狄仁杰一类的古代奇案片,没有走心看完就放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如今我想对这部电视剧说一句“很有内涵”,如果可以再加多一句的话,我会说“很深刻”!

这部好的文艺作品就是《天下粮仓》,一部深刻刻画我们这个农耕文明近代治理的古装官场剧。演绎历史最大的好处是需要避忌的地方不多,可以深入讨论矛盾最深刻的领域。现实题材如果也如此探讨,容易带着情绪,不客观,还容易跑偏。

天下粮仓开局直接讲新帝继位,名臣刘统勋巡查救灾施粥现场,看见清淡如水的粥,依法怒杀施粥的基层官吏,这期间还另外演了一出,一个克己尽职的好官咬下自己的肉尽孝身在灾民中的老母,人头落地之前,老母亲绝望自尽的强烈冲突画面,最后刘统勋面对空荡荡的粮仓,他心中的尺规可曾有悔?这之后可有人为这些官吏喊冤!与此同时,大反派仓场总督居然去查仓了,去查仓的仓场侍郎米汝成撞见后心中不安,回府后使女诸葛给了“要起风了”的解戢。整部作品通过一些传统迷信拾补不合理的情节,看起来不尬,这点上找毛病的应该就是杠精了。

这之后又加上了几个重要伏笔,其中有一点,关于《千里饿殍图》加进来是与史严重不符,这种piaipiai打皇帝脸的事实际发生在北宋,只有在对士大夫宽容的宋朝才会真实发生,在士大夫权力巨大的明朝也可能出现,门阀治世的汉唐也可能出现,独独不可能在大兴文字狱、被剃了头的清朝出现。不过,作为一个文艺作品,这个只是用来制造情感冲击,剧情上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妙笔。

之后的钱塘知县之死,将本作品的冲突地点、事件引出。同时那只秤砣引人遐想。量具,据我所知,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量具上的弊政才消除,甚至到现在连流动小贩在量具上动手脚的事都基本上销声匿迹。革除这一点毒瘤,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是巨大的,没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做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

然后就是刘统勋献《千里饿殍图》,引发乾隆心中大恐惧,深更半夜大殿之上测黄河之水,预示着一个大灾之年,让所有人的心提了起来。画面一转,乾隆案头放着雍正名臣献上的一副《千里嘉禾图》,看来官场最多的就是粉饰太平之人啊!

然后从帝都切换到江南水乡,本作品主人公米河出场,与现实格格不入,充满了叛逆愤怒,预示着非不平者不能掀起一场风暴。在我看来,现在现实中像米河这样的人就是愤青,只要对时事有些关心的几乎个个都是米河这样的人,当然仅限于键盘上,行动力上大家现在都没机会。关于这点我想探讨的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主人公,年青人的榜样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像。再多一句嘴,为什么雷锋是他那个时代的年青人榜样。

回到朝堂上,手拿烫手的《千里饿殍图》乾隆像个正常人一样对不识趣的刘统勋表示了愤怒,当然最后还是上演了君臣相得的戏码。话说当初林则徐禁烟是不是也曾经也有类似的开局呢?

下面插入支线剧情,从大牢里捞人,戴罪立功。话说在古代,尤其是宋朝,官员们上上下下很正常,可是到了本朝,大体上官员还是只能上不能下,下了之后再升迁的比例很小,这点上我觉得应该改善人事升降体系。因为我担心这样的用人制度,会影响勇于任事的人才成长,最后幸存者偏差会把很大比例能力相对能力平庸、性格保守的选上去,现实中,李达康这样的人真的能走到如此高的位置上吗?当然,我认为成熟的官员到了40岁以后应该开始偏向中庸、平稳,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我希望他勇于任事开拓。我不是体制中的人,只是抛块砖。

戴罪立功上任还要带着木伽这肯定《天下粮仓》这部作品作者的创作,现实中一个被否定束缚的官员怎么行使权力,他都没有权威。可能是作者刻意制造的反差,提醒观众这是带着巨大压力上任的。

接下来配角们出场过度一下,也让观众们重放松一下心情。好的作品,好的文化靠的绝不是恐吓(比如一神教),更多的是给人以光明和希望,感受到人间烟火的温暖。而深挖阴私只会让人心中充满戾气,这也是我特别厌恶香港传媒、南方系等媒体刻意传播负能量的原因。

主角被小梳子从牢笼里放出来(女主还是女配,我判断不出来,有瓜葛的女生好几个,本人情商低),开启了触发线索的征程。具体剧情不说了,我只说下我感兴趣的一些情节。

献五谷树这个情节,真的是要看话从哪个角度说,怎么解都有理,这方面明末群臣玩的最溜,最后崇祯临时留言“诸臣误我”。所以我从来都不认为靠嘴能解决问题,喜欢强行辩论的人,我都认为是行动上的矮子,愿意把精力花在硬扛上只是因为能力不行。脱口秀说得好的在中国只能当个艺人,在国外可以做元首,这也是彼消此涨的原因之一。

关于各种官吏不择手段的罪行让大家知道了贪官污吏是什么亚子,算是对观众做了一场廉政科普。

本剧的高潮部分“火龙烧仓”是我想重点聊的,也是《天下粮仓》被大家日常引用最多的情节。一有放火毁灭证据的新闻,大家就高喊“火龙烧仓”,例如乌克兰的弹药库爆炸的新闻,就伴随着一片“火龙烧仓”的弹幕。当阴谋大白于天下,再使用的人就会显得愚不可及,因此,私下里打倒腾粮库粮食谋私利的可能还会有,敢再玩“火龙烧仓”的不会有。大家都看着的前提下,掩耳盗铃就没法干了,这就是广开民智的好处啊!

接下来的是本剧的第二个高潮“阴兵借粮”,也是十分精彩,可以照射现实。我的关注点是情与法的取舍?为了一些好的本意而打破体制的束缚,知法犯法,该如何对待?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案例,这样的思考。尊法守法的培养任重道远,同样为了拯救别人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人也永远伟大。

下一个剧情冲突的焦点是为了种种目的的集体造假,官员们官官相护、欺下瞒上、不去考虑后果,造成了粮仓中十有九空。就算是盖子被揭开了,大多数官员仍然坚持指鹿为马,这样的精英阶层永远不会反思自己的过失,既不会自我纠错也永远不会进步,所以对这样的阶层进行深刻的教育是必要的。

关于本剧的各种冲突都演绎的很精彩,我就不重复了。最发人思考的是本剧通过田文镜、米汝成等官员众生相的刻画,让观众体会了关于官员的复杂性,站队、官官相护,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仅仅靠贪、廉就能定品行。

最后,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一下这部好的作品,可以和《人民的名义》比美的好电视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