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与“八百壮士”
【作者的话】:
1、看到社区有人充满期待地发了一篇文章【《八佰》月内空降?贺岁档暴击,华谊涨停】,决定也凑凑热闹,发一篇今年5月20日写的旧文章;
2、这是我写的第一篇讨论《八佰》的文章,很可能也是第一篇批评《八佰》的文章。文章在公号推送后,不旋踵即被删除,转到微博,再被删除,算是命途多舛,见证了华谊公关能力的强大,也侧面验证了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也许能够幸存?
3、愿标题为《《八佰》:一部意味深长的“献礼片”》,再次发表改为现标题,内文则一字不易。
01
管虎担任导演的《八佰》未映先热,预告片在网上就获得了不俗的点击率。我也看了一下,这部电影表现的是淞沪会战后期,国军“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故事,将于今年7月5日全国上映。
由于还没有看到全片,所以暂时不对电影本身做出评价,单就预告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誓以我命固我土”讲两句。
这句半文不白,颇有“民国范儿”的“金句”,没有查到出处,想必是《八佰》宣传团队策划的广告金句,不过倒也颇为传神地反映了抗战初期国军中最有家国情怀的那一小批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我曾经用另外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精神境界:“我死给你看!”
这就是说,国军的抗战,是在浓厚的失败主义情绪中进行的,从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到普通的中下级军官,没有谁相信抗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而既然抗战必败,则死就能够想象的最高境界。
“我死给你看”直白一些,“誓以我命固我土”含蓄一点,但意思是一样的。
“誓以我命固我土”还包含了另一重民国式愚兵政策的暗示——国家就是“我土”,不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包括社会组织形式。
02
国军抗战为什么会陷入不可救药的失败主义情绪?
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形而上学,看不到中国相对于日本的任何优势。
在军事思想方面,国军将领基本都是唯武器论者,比如,有国军将领看到日军的大炮射程比自己的大炮射程远,就认为仗没法打了。
此外,由于腐败和国军内部深重的阶级压迫,再加上战略战术的落后僵化,国军的士气、战斗力也远逊于日军。
中国人真正对抗日战争确立起必胜的信心,并且把这种信心建立在科学理性全面的分析上,则要等到1938年毛主席《论持久战》发表以后了。
03
之所以说“誓以我命固我土”是“抗战初期国军中最有家国情怀的那一小批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大多数国军部队在抗战中还是选择了逃命要紧,并不愿意“誓以我命固我土”。
即以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部队所属的中央军第88师为例。
谢晋元是执行88师师长孙元良的命令死守四行仓库的,但孙元良在淞沪会战中不仅强奸劳军的上海女学生,还借机劫掠上海民营企业物资,大发战争财。在不久之后发生的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在城破之日竟丢弃部队,躲藏到一相好妓女家,失去指挥的88师也就全军溃散了。
孙元良由于擅长逃跑,当时就获得了“飞将军”雅号。
哪有什么“誓以我命固我土”?笑话!
04
四行仓库之战,是国军在抗战期间能够拿得出手的有限的几次战斗之一,但这场战斗仍以失败告终。
国军能够坚守数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仓库的东面和南面紧靠英美掌管的“公共租界”,日军有所忌惮,不敢使用重武器。
“八百壮士”撤进公共租界后,即向租界当局缴械,等于被关进了俘虏营,谢晋元更被“壮士”内部出现的叛徒暗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困居租界的“八百壮士”被日军全部俘虏。
(四行仓库之战后被租界当局缴械的国军士兵,失落、茫然的眼神与租界巡捕的霸道专横的形象对比鲜明)
05
“八百壮士”抵抗日军却不抵抗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凸显了蒋介石主导的片面抗战路线的一个致命问题:不把对日本侵略的抵抗当成是民族解放的一部分!
抗战初期,甚至在伤亡惨重的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还坚持要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目的就是为了向列强表明,中国会谨遵不平等条约,绝不会借抗战的机会而追求独立自主。
事实上,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把抗战视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状态的开始,反而要通过固化、确认这种半殖民地地位,来换取英美等老牌帝国主义的拯救,这决定了中国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被出卖的命运。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但蒋介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却遭到了全面失败。
如果电影《八佰》试图用“八百壮士”这一历史碎片冒充抗战历史本身,把国军的失败包装成胜利,把国军的无能包装成壮烈的话,那就是比较可耻的!
把失败包装成胜利,就不能汲取历史教训,就可能重蹈历史覆辙!
06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四行仓库之战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这样一场小规模、短时间、伤亡也很少的战斗,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影响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民党的大肆宣传。
而国民党之所以大肆宣传四行仓库之战,原因也有两个——
第一,要用这场战斗遮蔽国军在正面战场上动辄一溃千里糟糕形象;
第二,四行仓库之战是原装正版的“中央军”进行的,有利于为蒋介石脸上贴金。
像台儿庄战役,无论消灭日军的人数还是军事上的意义,都远胜于四行仓库之战,但由于总指挥是“桂系”将领李宗仁,主力又是杂牌军“川军”和“西北军”,所以国民党就很不愿意宣传,也从来没有为这场战役拍过电影。
07
《八佰》采用了全明星阵容,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在四行仓库之战中国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与敌人拼到底”的精神。虽然现在电影还没有上映,但我们只要看看这些明星发的微博,也就可以明了影片的成色了。
问题在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的成立,同时意味着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被推翻,意味着国军的基本被消灭,其残余被赶出大陆。
但是,如果国军真的像《八佰》这部电影所表现的那样,如此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如此崇高,如此铁血,如此英勇善战,奋不顾身,那么他们在抗战胜利后不旋踵即被消灭或赶出大陆,岂不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一个错误、甚至是一种罪行?
这真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献礼片”。
08
永远感恩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