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牛排引发的互联网梗王大战... 阿拉上海,有小笼螃蟹炸猪排参赛!
本文素材来自微博/豆瓣网友,每段内容均带有出处;示意用的食物图来自网络。
以及友情提示:本文会看饿!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有朝一日广大网友玩梗能这么积极
还玩得这么有干货!
让吃瓜看热闹的我
都顺道get了各地美食的地道标配!
最最一开始呢
原po应该是调侃了一段“田朴珺式绅士理论”
讲的是吃牛排用什么调料
大家感受一下这个文体哈哈哈哈
“小圈子里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讲得还真是高贵呢
但黑胡椒汁又做错了什么!
明明炒面炒粉炒牛肉加一点都超好吃!
在这样的“田朴珺式绅士理论”奇文之下
就有杨老师续写了一下
当晚吃过牛排之后两人亲热的场面
这样的精彩续写还是少呀!
但这个梗吧,引得网友们的创作欲爆棚
导致各地的特色小吃/菜肴
都在这块黑胡椒汁牛排上再创新高!
先从社恐去海底捞过生日下手!
原本准备一人一叉在包里偷偷吃蛋糕
结果这竟是这个社恐的最后一餐!
日本留学回来的女朋友
芥末是要放在酱油里,还是寿司上呢
最后
这个富二代居然...居然...!
山西料理都还没到真正吃的时候
从饭前用什么洗碟子
就能判断这个人的家境了!
陕西的这个面食,就蒜和不就蒜
以及吃的时候坐着还是蹲着
都是有讲究的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西安的朋友们
除了对于油泼面
要不要油泼、臊子、西红柿鸡蛋三合一
的完美吃法有执念
在掰馍上,也可以看出点一二
西北的面食吃起来呢
这个牛肉是要整碟倒进面里的大家记住了!
兰州,那就是拉面了!
但兰州拉面又和牛肉面是不一样的!
东北锅包又的酱汁
是选番茄酱,还是糖醋汁加胡萝卜香菜
在东北人眼里可差远了!
新疆羊肉串,噢不应该叫烤肉
用的签子是木的还是铁的也不一样!
郑州的胡辣汤没什么花头精
但单点胡辣汤,还是搭配点什么
就能看出点门道了
天津,哏都
那一定就是煎饼果子了!
在天津人眼里
往煎饼里加烤肠培根里脊肉黄瓜生菜海带丝的
全都是异类!异类!
想要加乱七八糟的料
做煎饼果子的大爷都要跟你说:
“介叫嘛玩意儿!泥走吧!我不会做!”
不加料是基本操作
自带鸡蛋是地道操作!
青岛,下两个字就是啤酒🍺
但这啤酒和我们在上海喝到的完全不一样!
还分厂,分包装
用马夹袋装的就相当青岛
武汉,脱口而出热干面
上海那么多热干面的小店
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武汉人标配是萝卜丁!
衢州的三头一掌很有名
是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
可是兔兔那么开怎么可以吃兔兔
湖南好吃的太多啦!
在一碗粉面前,嗦粉是基础款操作
口味虾里的魔芋是灵魂
吃完虾之后要懂得吃面条
不然就不地道!
还有不够湖南吃不了的辣椒炒肉
没错这个辣椒是可以吃的
南昌的拌粉,大家好像不太知道?
那标配瓦罐汤更不知道了
没有瓦罐汤的南昌拌粉,不到位、不高级!
广西老友粉是广西四大米粉之一
多加番茄就是自降身段可还行哈哈哈哈哈
一样是粉,到了桂林
干捞和汤粉就是明明白白分界线!
汤粉没有灵魂!
云南的米线呢,这一小碟一小碟的
加料顺序说明了一切
先喝一勺汤暖暖胃真是委屈死了哈哈哈哈哈
四川,fǒ锅的天下!
先从锅底说起
就问一句,四川人吃得下清汤锅火锅?
点菜上面也是可讲究
折耳根?小米辣?
和留学生的牛排一样
吃东西就的调料,暴露了太多!
一般人都不晓得撒!
成都的火锅,还有个蔬菜叫贡菜
点和不点,天和地
成都肥肠粉儿的门道
在于配不配锅盔
对于重庆人来说
点个鸳鸯锅,这还啷个吃嘛!
温州糯米饭
多加肉汤才豪华!
杭州的拌川
感觉和上海街头面馆里的浇头面差不多
猪肝肉丝都是绝配
南京的鸭血粉丝汤
不加料都不全套!
南京烤鸭和北京烤鸭又不一样
大家学习学习!
广东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派出代表:简简单单一锅煲仔饭
没有脆锅巴没有福建仔就不行
而且广东人在外吃饭
最重要的环节一定不能忘记!
热开水烫碗筷哈哈哈哈哈
到了上海,小笼包是一定要有的呀
个么...一口吞这操作真的很化解尴尬哈哈哈哈哈!
还有秋天的大闸蟹 🦀
怎么剥可是门大学问!
终极本地炸猪排
在人民公园里,可是有小默契的
不止是吃,还有行 🚇
这大概是大都会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哈哈哈哈
但超级真实呢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
「小圈子心照不宣的默契」文体模板
欢迎大家尽情发挥!
一个富二代带从xxx回来的女朋友去吃xxx,同去的朋友是懂门道的人,会观察吃的时候是xxx还是xxx。
倾向于xxx的话,说明女生家境很一般,这已经成为这个小圈子的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富二代见状,不动声色地xxx,用自降身段的方式不让女朋友陷于尴尬。
这是我们听说过的最真实的公子哥的绅士一瞬,无限柔情,想写一篇玛丽苏文莱歌颂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