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不适合说给家暴受害者听

昨天在一篇谈家暴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的文章下面,看到了些有点冷血的评论。

“是封建余毒下的自我认为。勇敢跨出一步就好了。”

“没有独立的人格,更懒得去经济独立。那就忍受吧,反正找借口比去做实事简单。”

“经济独立,不论男女,毕业后这都做不到的人,我不知道你关心这种人干啥。”

“还不是自己水平不够嫁不到又有钱又好的男人。”

发表这些评论的人,可能忘记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能不知道我国目前还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可能忽略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500

类似的评论,在网友@樱花铺子 遭受家暴求助的事件中,同样大量涌现。

27日,微博网友@樱花铺子 发帖求助:“我父亲又来家暴我和我妈了,这次拿了锤子和铁栓。”同时附上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男子拿着锤子强闯入房门内,打掉拍摄者的手机,还叫嚣“我弄死你们”。

500

据@樱花铺子 叙述,她与母亲常年遭受父亲的暴力。但当网友提出让母亲离婚等建议时,@樱花铺子 却表示母亲顾虑太多,“不想离”。

500

于是,很多热心出谋划策的网友怒了:一味卖惨容忍不解决问题,你们一家是来膈应我们的吗?

新浪微博甚至给这条博文加了个标签:“碾碎三观的神操作”。

500

500

500

500

-------------------------------------------------

确实,有很多犹豫不决的受害者,造成了解决家暴问题存在的执法困境。

但首先,执法困境不是受害者的问题,而是执法者的问题。

身为执法者,怎能怕闹?

说着浪费社会资源,浪费警力,就对受害者不施救,断没有这个道理。

但是,作为受害者,也需知道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警方的执法是有限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警方出警,可以带来短时间内的震慑,可以告诉家暴者“你违法了”。

但要彻底改变一个人,让他能在无公权力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法律,仅靠警方的努力,那是痴人说梦。

500

截图自@樱花铺子

另外,尽管宇芽的男朋友只行拘了20天,我仍会坚定地鼓励家暴受害者报警。

出警记录与笔录,不仅仅是小小的惩罚和暂时的安宁,这是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

确实,要彻底震慑家暴男,受害者自己也必须争气。

但不听劝,就活该?这话过分了。

劝,如果劝的人真的是能结合对方现实中的种种窘境,给出针对性意见和解决办法,那再好不过了。

在互联网上高谈阔论并不是这样。

你不知道她不离婚,到底是因为性格软弱,还是利益捆绑,是畏惧注定要输的离婚官司,还是脱离社会正常人际关系太久,或者是从小没接受过身边人“女性也可以XXXX”的支持与鼓励。

更何况,暴力本就是一种控制手段。长期处在控制之下的人,就是会形成容忍的惯性。

她们要走出来,要对抗的是长期以来生活的心理惯性、行为习惯,以及对方的控制。

她们要完成财产分割、情感分割,包括与过去的自我的分割。

500

很多人自己连减肥都坚持不下来,就要求别人果断挥刀斩断过去数十年的生活联系。

要做到这些有多不容易,割在谁身上,谁知道疼,下刀时犹豫了几分,怎么了?

无论有什么理由,没有人应当遭受暴力,更没有人应当忍受暴力。

更何况,我们的劝对于部分女性而言,不一定是听不听得进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听到的问题。

我们都是幸运者。

身为幸运者,应当庆幸,而非习以为常,理所应当,更不能居高临下,脱离实际。

别人求助是为了救命,为了获得帮助,不是为了“膈应”你。

对于求助者,给出建议,当然是一种帮助。

给出了建议不代表人家就一定能办到,得办到。

对方一没达到你的想法,便横加指责,到底是真的想帮别人,还只是想用别人的人生与生活,满足你作为看客的“爽”?

讲到这里,我就想起来之前读到过的1949年妓女解放的事。当时很多妓女同样很不理解。习惯了出卖皮肉获得金钱享受,她们一时无法理解为何要被“解放”要过苦日子,有妓女大闹教养院,有妓女攻击工作人员与教养员。

500

但教养员们没有放弃,坚持对她们好,给妓女们教育与医治,对她们进行思想改造、培养劳动技能,最终使她们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当年解放妓女,难道是为了“心里爽”么?

再要往前数数的话,破除裹脚等陋习,鼓励妇女打破封建族权的革命者们,面对的妇女们,难道个个都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先进标兵?

为了解放妇女,向传统价值观与固有利益者们发起挑战,难道是为了“心里爽”么?

破除旧思想旧习俗,怎么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当年的革命者们,一遇困难就放弃受害者们,对方没能按照自己给出的意见来就“活该”,甚至想着反正我读过书我有工作,你们不努力,你们就忍受吧,甩手弃之不管。

此刻,我们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机会知道“经济独立”这四个字。

我们既然是要帮助家暴受害者, 就要坚定不移地给她们保护,给她们支持,指导她们如何固定证据、如何寻求法律援助,不断鼓励,给她们“一个人也可以活下去”的信心。

而不是听不完对方诉说便断言一声“离婚”,然后在对方犹豫或者委婉表达困难时再断言:

“活该。”

-------------------------------------------------

如果有人问我,你如何评价家庭主妇?

我会说,她们非常厉害,她们做出了很伟大的牺牲,我自愧不如。

如果有人问我,你觉得做家庭主妇怎么样?

我会说,最好不要,风险太大。做家庭主妇,意味着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中,花在职场上、社交中的精力必然减少,难以做到经济独立,一旦家庭中的经济供给出了什么问题(出轨、重病),将面临极大困难。

如果有人问我,某某做了家庭主妇,被家暴了,怎么办。

不是身边人,我就必然要带头痛骂这个男的忘恩负义,不配做人;如果是身边人,那我就要带着男朋友冲去她家,手把手教她固定证据,报警起诉。

她不相信自己能离开,我就陪她离开;她不相信自己能站起来,我就扶着她站起来。

-------------------------------------------------

事情发生前,劝;事情发生后,救。

同胞之间要互助,女性同胞之间更要互助。

互助是给彼此指出一条光明的路,

互助是旁人爬不动了,能拉一把就拉她一把,

互助是绝不轻言放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