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长照中心认识了河北杨奶奶

500

万芳莲馨长照中心门外是多株绿色植物,拐进去,粉色墙壁瓷白色地板,一座立柜佛龛供着水墨彩绘观世音菩萨像,点着橙黄色的小香灯,绿红糖果各三五颗。

轮椅一字排开,上面坐着许多爷爷奶奶,吊瓶的,发呆的,看电视的,阵仗一直延伸到走廊,我踩进来,小心翼翼往前走,爷爷奶奶抬起头来打量,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记得微笑。

500

来之前,社服团进行了十分锺的小培训,教我们推轮椅的方式,与长辈们沟通的技巧等。我的活动流程卡片上写着「玉珍,失智」。

走啊走,尽头转角便是「交谊厅」,不到二十寸的小厅,左右不对称排着十多台轮椅,有的爷爷奶奶东倒西歪,需要用背带固定身子。

#见到奶奶#

「海珊在哪?」我急忙应道「这!」「玉珍在这。」这就见到了玉珍奶奶。

奶奶留着短发,头发是麦当劳麦旋风色,个子不高,如一般老人的身子随着时间越缩越小。「奶奶,我是海珊,待会我们去公园。」两个社工负责一位长者,负责玉珍的,是明慧和我。

玉珍奶奶点点轮椅,问我和眀慧谁会。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要拿东西,我便把轮椅两边手剎拔掉。她又点点自己胸前一条用于固定身子的皱皱碎花布带,「把它解掉。」我绕过她,手探到轮椅背上解开。

#杨奶奶的房间#

奶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去哪里,只是往前指,我也没问,照她说的做。原来是要回她的房间。十五寸左右空间,有四个床位,轮椅在其中通行扭捏艰难,窗户很大,直到晚上,房间里都用自然照明。

到了自己的床位旁,奶奶伸手摸摸床铺,又摸摸枕头下,我把轮椅贴到床边,防止她跌倒。「奶奶要找什么?」她没回应,颤巍巍着手摸摸这里摸摸那里,在被子里翻来翻去,又费力地拉开床头柜,还是没找到想要的东西。

柜里是几件初秋的薄衫,看护小姐提醒我帮添一件衣服。奶奶拿了灰底红花针织羊毛衫,自己要穿,却找不准方向,我们赶紧帮忙。

穿好衣服,我说:「奶奶回来再找吧。」顺势转向轮椅。这时,进来了一位大嗓门阿嬷,她扶着轮椅起身,用台语骂骂咧咧。走道位置只够过一人,只好等等了:阿嬷裤子脱到一半,露出松垮的纸尿布,气味弥散,越南护冲我们笑笑。

我的眼睛不知该往哪里搁,周转间看到杨奶奶床底下的鞋子,我俯身问:「奶奶要不要换一双鞋子?」她看着角落的黑色平底软皮鞋,梦醒了一般,说哦,要的,是的,要换。原来奶奶找的是鞋子。

我和明慧一人负责穿一边。奶奶的指甲很厚,堆积近半厘米,跟玛瑙块似的。「奶奶你要剪指甲了,不然袜子会坏的。」她说是啊,是啊。把脚完全推进去后,指甲太高鞋头顶了起来,我问会痛吗?奶奶说不痛,不会。

#去小公园散步#

推二十多座轮椅下楼,要排长队。快轮到我们了,奶奶突然说不去了,要跟朋友在一起。我问看护小姐朋友是谁,她耸耸肩,转过来跟奶奶说:「朋友已经在下面了。」让我带她下去就对了。

电梯窄小的四方型空间里,沈默格外长久。「奶奶,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哦,太阳特别旺。」奶奶的指甲浅粉色,她自己涂的。我夸奶奶指甲好看以后,她一直忍不住抠指甲缝里的污垢。

500

推着奶奶前往公园,她说:「每天都要来这里。」奶奶腻了。我们排着队在公园里缓慢绕圈,前后都有爷爷奶奶在跟社工讲话,很热络,像好久没说话了。

杨奶奶不爱说话,我只好使劲找话题,「前面那棵顶上冒红色的是台湾栾树,前些日子落下黄色小花,越深秋越变红。」「奶奶你认识杨玉环吗?你是杨玉珍,你是贵妃的妹妹,你们都是倾国倾城貌!」「奶奶我快毕业了,毕业我就要离开了,现在准备期中考试呢。」到后面已经变成自言自语碎碎念了。

咕咕,「奶奶我肚子好饿。」说话是耗费能量的活,陪伴老人真不容易啊,我一下就饿得不行,奶奶说这附近连一家吃的都没有,叹一口气。我忙说,但这儿安静,很舒服,世新大学周围倒是很多吃的,但是很吵喔。

500

公园里很多小朋友,附近一所国小有童军团穿着迷彩服带活动,朝气聚集在滑滑梯和跷跷板周围。「奶奶你看,现在小孩的衣服好好看,五颜六色的,我们小时候还要穿哥哥姐姐留下的。」「奶奶你听得出来我不是台湾人吗?我是广东人哦。」奶奶是北方口音,她说自己是河北人。

我问奶奶,中午都吃什么呀?她用手点点轮椅前绑的一面牙白色小桌,说这个位置放素菜,这个位置是鱼。那有没有下午茶啊?奶奶说没有。饿了怎么办啊?饿了就叫她们给,会给点稀饭。那你的朋友呢?奶奶转头看一圈,说没找到。

那跟朋友在一起都干嘛呀,聊天吗?奶奶说不会,都不讲话。我问奶奶,「那你会不会觉得我们很烦呀,又要说话,又要拍大合照。」奶奶没回我。

#第一次这样#

第二个活动--种植小盆栽。一位爷爷坐不住了,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有的爷爷奶奶兴致好,继续跟社工讲自己年轻的事情。二十多座轮椅排成一个圈。一直单膝蹲地跟奶奶讲话,累了才换边,奶奶说:「你别蹲了。」后面的青芒树咚砸下一颗小果子,我捡起来给奶奶看。

社工给我们发迷你塑胶花盆,又撒上半满的土,再发小的仙人掌,任务是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旁边一位札辫儿的奶奶看到土装进盆子的过程,不断拍手鼓掌。

杨奶奶突然对我挥挥手说:「饿了你就先吃吧。」我笑出声,「奶奶,这个不是吃的,这是土这是仙人球,你看,种进去,每天浇水它就能长大哦。」

每个小组拿到一张白色卡片,我问奶奶你的愿望是什么?她说没有愿望,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长大了。我说哇真好,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是两个「好」字,好事成双哦!我拿出笔在小卡片上写「杨玉珍奶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旁边的一位同学问爷爷,你的心愿是什么?爷爷讲不顺畅,但我听得很清楚,他说:「孙子孙女...要平安。」同学是基督徒,他说:「神一定会听到,会给世人平安喜乐。」

500

音箱播放欢快音乐,大家用彩条装饰盆栽,阳光照耀,场面很温馨。玉珍奶奶说:「第一次这样子⋯」奶奶你不是说每天都来这里吗。我问那你喜欢吗?她说,不喜欢⋯我看到奶奶的眼角渗出泪光。奶奶喜欢,得以拽着无聊的生活往前跑两步,奶奶不喜欢,触景生情愁更愁。

拍大合照时奶奶没看镜头,只是望镜头后面一棵大树,很高很高的树,枝繁叶茂的树,她说:「这棵树好,种在家里好。」我说种在家里不行呀,会把天花板撑开的。后来又想到,奶奶说的,大概是以前村子里有院子的家。

#一块蛋糕#

500

500

回到长照中心,我们把奶奶的轮椅复原到位,在观世音菩萨正对面往右一格。奶奶说:「没什么事你们就先回去吧。」奶奶,我们还不能走,我们要帮一位爷爷庆生,今天有人过生日。社团在行前说明里跟我们讲了,唱生日歌的时候要尽量大声尽量热情哦!

每位老人分得一份生日蛋糕。奶奶细细地吃,看得我直流口水。谁知,还剩一小块的时候,她突然停住了,说「刚刚你们两个谁说肚子饿,我忘了。把它吃了吧。」我和眀慧愣住,见我们谁都没动,奶奶说「就剩一小块,两口就吃掉了!」可是我自然是不想吃老人吃过的蛋糕。

我把碟子拿起来,犹豫地看着这一块黏糊糊的膏状物,实在没法咽下去,便走到前台交给看护,说奶奶不吃了。前台接过去,随手就扔掉了。我转身发现奶奶正看着我。当下羞愧,难过,后悔交杂而来⋯那块蛋糕是奶奶念着有人肚子饿才留下的,而我却把它浪费了。

#谁陪伴谁#

奶奶想去厕所,她示意我把她松开,我以为是要扶她站起来,结果她铆足了劲也站不起来,才委屈地问:「不能用这个去吗?」我才明白是要推着去,奶奶现在是没办法离开轮椅的。

社工搀她坐到马桶上,出来时也没有帮奶奶关厕所门,也许都是不用关门的吧。厕所外是交谊厅,我站在三米外隔着人群和奶奶眼对眼。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是在等奶奶出来跟她说拜拜。说得很匆忙,都没有靠近了说,隔着几米挥挥手就完事了,我实在受不了煽情。

回想今天跟奶奶互动时,我给她讲现在的中国大陆、互联网购物,台湾新兴外卖行业,大自然变迁,我的心事,所有这些,奶奶都不感兴趣。只有在讲到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她才会抬起头来。「奶奶你去过碧潭喔?我看到了你的照片,你看,墙上贴着呢。」她有些害羞地说是啊。

后来又听说,今天不只为一位爷爷庆生,是这个月好多人的生日一起过。人老了,就是模糊掉一切,模糊掉姓氏,模糊掉生日,模糊掉性格,模糊掉喜好,模糊掉羞耻心,模糊掉自尊,每个人成了一个编号,一个需要被服务的对象,其他,一切的一切都模糊掉了。

对个人的定位只剩下名字和代表精神状况的概括词:正常、瘫痪、失智、重度失智。

我总觉得,这个下午,不是我们陪伴,而是老人在陪伴我们。我们来消遣午后时光,获得特殊回忆、写作素材、思路灵光和人生感悟云云,但是对老人来说,只是无欲无求例行公事的一个下午。

这些爷爷奶奶,都只是别人家的爷爷奶奶,我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能为「别人家」做的,实在有限。

我们该做的,是把眼光收回,收回到自己家,认真考虑以后如何对待自己年长衰老的父母。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到养老院,再寄希望于某些不谙世事的社工,「陪伴」、「照料」、「关怀」、「感动」他们吗?这么做难道不更象是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出去陪伴、关怀、感动一群社工吗。

当然时间的轮轴是公平的,说谁陪伴谁都不恰当,老人们因为社工的到来获得了新鲜的刺激,我们因为参与老人的日常而多得了一些生命的体解。这样的良性互动长期延续下来,意义将非常深远。

#他乡遇故知#

台湾的老人院特别的地方在于这里会有台湾社会神经末梢的初代外省人,甚至有很多从前的眷村老兵,大家五湖四海,口音各不相同。今天参与活动的陆生交换生很多,异乡遇知音一事实在很妙。

#认识奶奶,还是认识未来的自己#

现代社会对于家庭有千百种定义,伦理标准架不住时代的波涛汹涌,如何规划创造家庭、如何营造其气氛,是自己的功课,这是所谓多元成家和个人主义带给我们的自由。少子化和高龄社会的矛盾迫在眉睫,老人的长期照顾和福利保障问题日渐胶着,这除了是政府需要解决的,更是我们这些社会公民需要面对的。

35000单人房,32000四至五人房,这是一个人的债,还是一个家的债,政府会补助多少,别人和自己又要承担多少,我算不明白。

是去认识杨奶奶,

还是去认识未来的自己,

这一点我们谁也讲不清楚。

多去长照中心、临终关怀所慰问,会让自认为年轻气盛、不争朝夕的我们打起精神,珍惜时光,勇往直前。接触老人,是为青年人过热的头脑注下清凉剂,提醒自己:每个人都会衰老,青春更是转瞬即逝,唯有爱的循环能在世间永不凋零。

500

-这位爷爷会跆拳道,在跟社工比划,特可爱-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