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灵剑山》:用粉丝经济破局漫改剧
如何打破次元壁?刚刚播出的网剧《从前有座灵剑山》给出了新的解题思路。
11月12日,网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双平台播出,一天后即超越《谍战深海之惊蛰》登顶全网热度榜榜首,单日播放量4778.8万。百度指数方面,《从前有座灵剑山》上线首日达到58.8万,远超同期播出的《鹤唳华亭》的16万和《初恋那件小事》的6.8万。微信指数的曲线也相似,11月12日《从前有座灵剑山》为150万,《鹤唳华亭》为47万,《初恋那件小事》为84万。
这也是中国漫改剧首次以s级网剧的身份独挑大梁。对于行业来说,这种代表很容易牵扯出价值问题:如果漫改剧能够站稳s级收视的脚跟,那么漫改剧及其背后的漫画IP迎来一轮新的价格重塑只是时间问题。说白了,《从前有座灵剑山》忽然担起了全产业链涨价的希望。
那么,《从前有座灵剑山》能够担此重任吗?
用粉丝经济破局漫改剧
先来说说《从前有座灵剑山》做的好的地方。
仙侠题材是漫改IP好的切入点。还原度,是之前漫改剧面临的第一大难点:要想追求还原度,就得遵循漫画原作夸张的服化道设计,这很容易让观众出戏;如果强行改编,又往往会遭遇原著粉不买账的尴尬局面。改编仙侠IP,能够巧妙规避这一难点。一来,仙侠剧的服化道本来就比武侠拥有更高的容忍度,观众对于夸张造型的适应性最高;二来,在《从前有座灵剑山》中,主角们的造型基本沿用了仙侠剧的传统定妆,二者折衷,能够达到现阶段最好的平衡。
在《从前有座灵剑山》之前,和谐度做的最好的要属2018年的《快把我哥带走》了,但它是现代剧且大量沿用了校服造型,难度系数不可同日而语。
出圈难,是漫改剧的难点之二。出品方们投了大价钱进行影视化改编,追求的当然是让更多观众来看的效果,在漫改剧尚未获得观众认可度的当下,从粉圈要流量被视为一种捷径。在选角阵容上,《从前有座灵剑山》的男一和男二分别是许凯和朱元冰,均为当红流量小生。事实上,许凯和朱元冰的粉丝在《从前有座灵剑山》的宣发上扮演了巨大作用,尤其在新浪微博,疯狂向外界安利该剧“好吃下饭”的正是这批孜孜不倦的饭圈女孩。
由于女主张榕容在剧情中扮相不佳,《从前有座灵剑山》也有意无意地加强了许凯和朱元冰的卖腐营销,但在程度上显得克制。从剧中扮相来看,许凯的外形也跟《陈情令》中的肖战有几分相似,也给营销方们提供了足够的运作空间。结合目前的宣传策略来看,“许凯的神颜”和社会主义兄弟情是当下微博和短视频传播的主要话题,热度一度超越了官方主打的“从前有座灵剑山好傻雕”,颇有点官方压死同人的味道。
也正是靠粉圈女孩们的粉丝滤镜和彩虹屁,暂时压住了原著粉们对女主张榕容不可以的负面评价,保住了《从前有座灵剑山》在豆瓣出分前的正面口碑。
《从前有座灵剑山》恐面临后劲不足
尽管依靠粉丝经济,《从前有座灵剑山》在上线之初就拉出一场漂亮的开门红,但依旧无法回避可能面临的后劲不足问题。
《从前有座灵剑山》原作带有明显的爽文色彩,讲述了“来自现代世界的穿越者王陆,怀着千年未有的空灵根,踏入灵剑派山门,走上了一条成为智商碾压异界,成为绝世强者的不寻常路”的故事。网剧基本延续了这个剧情设定,并着重凸显了剧情的游戏和搞笑属性。这也是宣传主打“沙雕”特性的缘由。
不过,有得必有失,沙雕+搞笑+绝对王者的套路,虽然看起来很爽,但深度却略显不足。《从前有座灵剑山》很好解构了传统打怪升级的仙侠剧套路,但并没有构建起一套新的世界观,不论是搞笑还是外形条件优越的流量明星,都只能锦上添花,不能解决缺失的核心问题。
这个缺陷,在与同期上线的《鹤唳华亭》对比中,愈发严重起来。目前,《从前有座灵剑山》的打分人数为1027人,《鹤唳华亭》为3789人;《从前有座灵剑山》的短评中有大量低分评论,而《鹤唳华亭》的评分为7.7。《鹤唳华亭》在传统宫斗戏的剧情中融入了家国天下的士大夫情怀,在剧情的深度和可探索性上都更胜一筹。豆瓣用户群体中有大量高年龄层和核心路人观众,他们是后期能够引发传播的意见领袖。二者在短期内拉开了近三倍关注度的差距,足以证明《从前有座灵剑山》在口碑营销方面的弱势。
不过,有舍必有得。《从前有座灵剑山》在豆瓣的失利,意味着其基本放弃了核心观众群的维护,转而主打服务粉丝人群。这种策略的有效性究竟如何,还有待后续观察。
综合来看,网剧《从前有座灵剑山》更像是漫改剧和粉丝经济结合后诞生的特定阶段产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改编和宣传模板很难被后续开发者套用。不过,其开辟的“漫改+”的思路却很值得借鉴,它提醒我们,既然加号后面能够跟上粉丝经济,是不是同样能够搭配别的组合呢?这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