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血战在即,苏宁凭啥再夺家电第一?

500

文|锌刻度记者  浪鹰 许伟

家电,一直是中国家庭最重视的消费品之一,而每年的双十一,更是各大平台竞争的主要战场。

2019年双十一大战开启前夕,一份解读2019年以来家电市场发展格局的权威报告——《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业界关注点聚焦到“家电”这个关键词上。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2019 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家电行业承压前行之际,苏宁以22.6%的全渠道份额占比再居第一。

苏宁再次拿到第一,这并不让业界感到意外——从今年初收购万达百货,再到收购家乐福中国,苏宁通过从线上线下、从市中心到社区、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全面构筑全品类、全场景零售模式的布局。

最新发布的财报,证明了这个布局的回报:10月30日晚,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全场景零售布局带动苏宁易购会员数量、活跃度、黏性明显提升。今年1-9月,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2010.09亿元,同比增长16.21%;同期苏宁易购归母净利润119.03亿元,同比增长94%。

苏宁逆势发展稳居行业龙头

2019年第三季度,家电企业面对的压力更大了一些。

《报告》指出,2019年三季家电国内市场销售额1745亿元,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率-4.2%。国内销售不理想的同时,家电出口增幅也在收窄,2019年三季度家电出口额73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7%,低于上半年同比增长率近4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受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家电行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乐观和积极的一面是,虽然传统家电销售量出现下滑,但是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新品类,并且新品类增长势头良好。

如在国家政策鼓励之下,变频空调加速市场渗透,高能效空调销量持续走高——仅818当日,苏宁空调单天全渠道销售突破65万套,其中智能空调同比增长166%,一级变频空调同比增长4倍。

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来说,得渠道者得天下,这是过去行业多年的共同认识。而渠道、产品、价格及促销又共同构成了竞争四要素。

总体而言,虽然我国家电渠道经历多次巨变,但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目前的行业共识。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家电市场主要渠道来看,线上市场,苏宁、京东、天猫是主要平台;线下市场,苏宁等超级全国连锁,还有众多的地方性连锁和零售门店,这些渠道构成了我国家电的整体流通格局。

 

从行业格局来看,苏宁家电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根据《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2019年三季度,受益于全渠道推进,苏宁以22.6%的家电市场份额占比领跑全渠道第一。这是继2019上半年占比22.4%份额后,苏宁再次位居中国家电市场零售商之首。

具体而言,在线上渠道,各渠道格局相对稳定,苏宁、京东、天猫瓜分了92.5%的市场份额。其中,苏宁线上渠道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在线下市场,虽有变化,但依然是家电市场的主力渠道。其中,苏宁以17.6%的占比占据家电线下市场最大份额,京东等其他电商的线下布局较弱。

500

不难看出,苏宁是目前唯一一个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家电渠道商,这也让苏宁逆势发展再度成行业第一。《报告》给出的理由就是: 苏宁凭借在家电领域的规模与经营优势,多维推进全场景零售发展,加快社区及农村市场开发。

目前,苏宁是家电行业市场门店数量最多、各级市场分布最广、渠道结构最完善、销售规模最大的家电零售渠道。

相比之下,京东、天猫、国美在全渠道销售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电商渠道线下实体店布局较少,传统家电连锁线上发展较慢等,这些情况对其自身的发展都形成了阻力。

不断完善定义新苏宁

 

如今的苏宁,早已不是那个卖家电的苏宁,而是已经变成了全场景的智慧零售综合体。

“苏宁这29年来干了什么?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全场景零售布局。”10月21日,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将今年的“双11”重新定义为“场景的双11”,并宣告至此苏宁已经完成全场景零售布局。

这个布局已有十年之久。2009年,苏宁从一家不足200平的门店发展成为综合连锁零售企业,问鼎行业王座时,张近东没有止步于家电连锁,相反,他还有着深深的忧虑——“苏宁不转型会死”。

自此,从 2009年确立“互联网+”策略,并购日本著名的老牌家电量贩店LAOX开始,苏宁就开始了从电器到全品类布局的转型之路。

一位苏宁内部人士说,以零售业为主的苏宁,其实在近10年里,一直致力于产业生态集群的多元化协同发展。“这些年,苏宁顺应时势发展,先后在金融、物流、投资、科技、置业、文化、体育等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版图。”

最大动作来自2019年。随着完成收购万达百货和拿下家乐福中国80%股权,百货和快消业务最后两块地图被拼上,囊括线上自营、线上平台、线下专业店、百货店、商超、便利店的苏宁全渠道智慧零售生态版图已然全面形成。

苏宁的相关发展战略,既与苏宁进行战略投资、布局和整合的内在脉络相关,也与零售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节奏紧密相关——中国零售业正处于或者正朝着充分竞争状态迈进,也从渠道为王、库存为王时代,全面向服务为王和产品为王时代过渡。

可以说,正是因为苏宁这一长达十年的布局,才让苏宁在行业巨变中完成自我升级,不但坐稳国内家电全渠道第一的位置,也无形中推动或者指引着线下家电市场经营思维的转变。

比如,家乐福的210家门店基本布局在城市的核心商圈,其前置仓的设置能够满足周边3公里用户线上订单的需求。苏宁小店则深入社区市场,除商品销售外还提供配套的生活服务。而超过的13000家互联网门店,则在四六级市场助力苏宁家电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最为典型的是深入下沉市场的零售云——自2017年第一家零售云店开始,通过共享苏宁的品牌、商品、物流、售后、金融、零售能力等,零售云已成为链接城市和乡村的快速通道。截至目前,苏宁零售云店在全国已经布局超4200家,涵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

事实上,这不只是苏宁自己的需求。美的、海尔、海信等家电品牌商们,也希望搭建起通往下沉市场的高效销售渠道。不过,由于下沉市场需求更为复杂,借助苏宁零售云“全品类、全渠道”的优势,就为品牌商们触达下沉市场提供了另一种快速发展的可能。

500

苏宁零售云门店陈列的美的C2M反向定制空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国门店版图的迅速扩张,零售云门店也成为了苏宁双十一的主战场。正如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所说,“场景零售,始于用户,归于场景。”

服务和体验,新的护城河

重新全场景零售概念中,最为核心的是,随着整个消费业态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服务和体验。

上述苏宁方面人士的阐述是:“苏宁在搭建整个用户的消费场景、购物场景、体验场景,实际上苏宁全场景零售已经不是单一、有限、扁平的场所,更多地是希望通过业态、场景以及各个业务层面的深度融合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对大趋势下行的家电行业而言,这同样也至关重要。《报告》就指出,原来目的明确的“需求——购买”模式转化的更有随机性,同时产生了网红经济、社群经济、线上线下融合、多种业态组合等多种模式的消费形式.

因此无论是家电生产企业,还是家电流通渠道都应该及时改革自己的经营模式,让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键”达成,才能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对于苏宁而言,在回归最根本的用户需求和行业趋势上,从几个方面打造新的护城河。

首先是服务至上。苏宁掌门人张近东曾表示,“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用户体验是检验服务的唯一标准。” 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也指出,没有用心的服务,家电永远都是半成品。

苏宁一位内部人士就称,对服务的追求永无止境,苏宁一直在不断进化。比如今年双十一期间,苏宁不光将推出“全场景贵就赔”服务,对于空调等家电品类,还将升级推出“价保30天”,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苏宁则是将现有服务品牌“生活帮”进行了全场景化升级,包括家电维修保养在内的服务板块都将成为升级内容的重点。

“苏宁将以双十一为起点,推动实践省钱、省力、省心的体验革命。”面对双十一,苏宁零售用户与平台经营集团副总裁范春燕如此表示。换言之,体验与服务升级将成为苏宁区别于其他平台的一大亮点。

其次是发展C2B、C2M业务,推进自主产品上新。截至目前,苏宁旗下自主品牌苏宁小Biu已拥有45个SKU、20大品类、300万核心用户,完成了智能家居场景的全面覆盖。仅从数据上看,苏宁的家电品类已足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500

以旧换新也是苏宁大力推进的方向。自今年2月通过“淮安经验”打造乡镇活动场景的“以旧换新”典型案例之后,苏宁在3月特别成立了线上线下“以旧换新”项目组专项全国推广。截至10月7日,全渠道“以旧换新”金额超过30亿元。

 “作为零售业唯一一个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量齐观的企业,苏宁已进入质变阶段。高速增长就是苏宁未来发展的新常态,将会一直延续下去。”2019年初,董事长张近东如此表示。

现在来看,苏宁质变在2019年已经有了明显成效,而高速增长会延续多久,则会在未来考量着所有苏宁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