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的分野——“阴阳”与“科学”

自从工业化革命,导致西方文明突飞猛进,从而风靡全球以来,有关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就被人们一再提及,也论述的不少。

然而,东西方文明之差异的本质是什么呢?

是世界观?是价值观?还是双方发展速度的快与慢?

其实,都不是!

东西方文明之差异的本质,就是双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阴阳”性的;西方——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科学”性的。

“阴阳”和“科学”,这两个概念,要怎么解释呢?

“阴阳”,就是一种相互参照的思维方式。

阴,是阳的参照物;阳,也是阴的参照物。

通过阴,我们可以认识阳;通过阳,我们也可以认识阴。

就像我们通过一个女人,可以认识到另一个人,是男人;同样也通过一个男人,可以认识到另一个人,是女人。

所以,阴阳的关系,就是目标与背景的关系,就是焦点与视域的关系。

阴阳概念,反映我们中国人观察事物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环境与目标的比较,来观察目标,观察事物,进行逻辑思维。

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目标。

我们观察不到环境,我们就观察不到目标,从而也就没有思维的对象。

“科学”,就是分科而学,就是把目标与背景相互剥离,而专注于目标,就是一种吹尘见物、拨雪寻春的思维方式。

这里面的“学”,就相当于我们中国人的“阴”;这里面的“科”,就相当于我们中国人的“阳”。

但是,我们中国人,是尽量地将阴与阳,相互联系,相互比较;而西方人,则是尽量地将学与科,相互剥离,相互分开。

学,本来是科的背景,本来是一种视域,但是,西方人就不喜欢这个背景,不喜欢这个视域,他们喜欢直视目标,把目光投射到目标的里面去。

这就是科学。

科学,就是忽视一棵树的其它部分,而专注于这棵树的某一个枝叶。

她所观察到的,是目标的内部结构状态。比如说,水,是由氧离子和氢离子组成的。

这就是说,以一个目标的表皮为界面,中国人,是把关注的重心,落于目标的界面与目标的环境之间,中国人是关注目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目标与环境之间的比较,来认识这个目标;而西方人,是把关注的重心,落于目标的界面之下的目标之内部结构,西方人关注的是目标内部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目标内部各个方面的不同,来认识目标。

这样,东西方的这种不同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就导致同一个目标,中国人和西方人,所看到的事实,所得到的结论,却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看到的,是物。

这个物,有形有质。

这个物的质,是一种形而上,是通过对目标与环境的相互比较而得来的。

西方人看到的,是质。

这个质,是一种结构、是一种现象。

它是一种形而下,它是通过观察到这个目标的内部关系而得来的。

东西方人心目中的“质”,虽然在同一个目标之内,却并不是同一个对象,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东西方人的这种不同的观察重点,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造成了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很明显,“阴阳”与“科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她们都是一种思维方式。

但是,她们的外延,却大不一样。

“阴”与“阳”,都是客观之物,“阴阳”,带有客观性;“科”与“学”,都是主观之论,“科学”,带有主观性。

“阴阳”,是漠视人的能动性的,一切以感觉到的为本;而“科学”,是强调人的能动性的,一切以我提炼到的为本。

“阴阳”与“科学”这两个概念中,“学”等同于“阴”,“科”等同于“阳”。

然而,中国人的“阴阳”,“阴”在前,“阳”在后;西方人的“科学”,“科”在前,“学”在后。

这就是说,中国人,把环境,把视域,放在前面,把目标放在后面;而西方人,是把目标放在前面,把环境,把视域放在后面。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整体性的,联系性的,是不可分割的,当然,也是相对变化的。

西方人的世界观,是个体性的,独立性的,是相对自由的,当然,也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中国人的价值观,就倾向于维持关系,协调关系。

所以,西方人的价值观,就倾向于创造关系,保障自由。

那么,到底是东方人的阴阳性的思维方式好呢?还是西方人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好呢?

中国人的阴阳性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把握目标,善于维持目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种阴阳性的思维方式,也阻碍了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事物的内部结构,阻碍了我们发现一个更为细致的真实世界。

西方人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善于构建目标,批量化地制造出许多相同的目标。这是他们的工业化得以率先发展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种科学性的思维方式,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阻碍了他们把目标与环境进行联系,从而也阻碍了他们认识到目标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素。

当然,除了两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直接的视觉缺陷之外,两种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中国人的世界观,不注意观察事物内部的细致结构,也就导致思维贫乏,缺乏创新。

中国早在宋代,就具有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雏形,可是,由于科学技术迟迟没有突破,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生产力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而资本的积累,又导致人心思变,使得社会积累巨大的矛盾,无法找到出口,无奈之下,是通过一次次民族斗争的失败,得以暂时妥协,直至西方文化的到来,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在由资本积累导致的社会矛盾中,由阴阳性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整体性的价值观,也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站在了资本的对面,等于是站在了生产力的对面,这也就导致社会矛盾更加胶着,一时难以得到解决。

西方人的世界观,不注意观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导致他们目光短浅狭隘,没有长远之计。

这也是西方人没有悠久历史的原因。

而西方人由这种科学性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只要自由,不要环境协调的价值观,也是他们不能够拥有悠久历史的另一种原因。

​总的来说,东西方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中国人往往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而西方人则往往是糊涂一世,聪明一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