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创世歌》

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歌词:

“燕山之北的龙云,渭水河边的蛙。石木水火的运化,阴阳合成的家。龙马负图浪打浪呀,神龟载书四方结盟一统天下。噢噢噢噢——,噢噢噢噢——。马背上的伏羲,山水间的女娲。七千年的黄河水呀,荡涤我大中华!”

这首歌好有节奏感,却不怎么好懂。

如果大家都懂了这首歌的含意,大家,也就了解了我们这个中华民族的创世时代了。

这首歌的歌词里,首先提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两个创始“人物”,——伏羲氏部族和女娲氏部族。

他们一个是来自“燕山之北”,一个是来自“渭水河边”。

他们这两个创始人的性格,是一个喜欢在“马背上”,一个寄情于“山水间”。

然后,他们这两个创始人,是凭什么开创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呢?

他们凭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这些核心文化就是:

“石木水火的运化”——《五行图》;

“阴阳合成的家”——《太极图》;

“龙马负图”——《河图》;

“神龟载书”——《洛书》。

《易经》是我们华夏文化的源头。

而《五行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就是我们这个源头性文化的核心内容。

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是由《易经》文化中的这些核心内容所培育而成的。

有灵魂,还要有体魄。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体魄是什么呢?

就像一个人,从小到大,身体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样,我们中华民族的体魄,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而最初的,由伏羲氏部族和女娲氏部族所打造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个体魄,就是以当时的天下四大部族为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四方结盟”的政治实体。

那么,这个以当时的天下四大部族为主体,所组成的政治实体——我们的中华民族,是诞生和居住在什么地方呢?

“七千年的黄河水呀,荡涤我大中华”——这个政治实体,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是一直以黄河流域为自己的根脉,而逐步地向外扩展的。

最后,由伏羲和女娲所开创的我们的这个中华民族,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由伏羲和女娲所开创的我们的这个中华民族,至今有七千年的历史——“七千年的黄河水呀,荡涤我大中华”。

那么,以上说的,都是真的吗?这些话,都有什么根据吗?

不是说,我们中国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吗?

怎么现在又变成了七千年呢?

其实,“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个说法,是由司马迁的《史记》,只从黄帝时代开始写起,而黄帝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只有五千年的这个逻辑,而推演出来的。

但是,黄帝时代,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开创时代,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几个发展时代之一。

在黄帝时代之前,我们中华民族,就早已由“四方结盟”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个“四方结盟”的政治实体。

只不过,这个“四方结盟”的政治实体,与后来黄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性的政治实体,在体制上,大不一样;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也是大不一样。

而到司马迁所在的秦汉时代,这个由黄帝打造的“中央集权”性的政治体制,更加强化,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就会更加强化。

司马迁应该就是受到了这种与“四方结盟”的意识形态极端对立的“中央集权”之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对黄帝时代之前的“四方结盟”的政治形态有些反感,所以,就不愿意记录和整理黄帝时代之前,我们中华民族的那段开创时代的历史。

但是,到了唐朝,另一个人称“小司马”的司马贞,为了弥补司马迁《史记》之不足,就根据当时所能找到的其它史籍资料,整理出了一部《三皇本纪》,从而,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我们中华民族创世时代的史籍资料。

我们现在就可以根据这些史籍资料,结合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来还原我们中华民族创世时代的那些历史。

 

第一句   燕山之北的龙云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歌的第一句:“燕山之北的龙云”。

“燕山之北”,明显是指明一个地方。

那么,这个“燕山之北”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我们在网上搜索“燕山”这个词,就可以看到:“燕山”,系指坝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东,山海关以西的一片山地。

那么,在这个“燕山”的北面,又是什么地方呢?

就是内蒙古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部。

我们把这一片地区,称为辽西地区。

在辽西地区,有兴隆洼文化遗址、赵宝沟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

我们在网上搜索这三个文化的相关资料,就会发现: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7400年左右;赵宝沟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200-6400年左右;红山文化的年代,为距今6000年到距今5000年左右,主体为距今5500年前。

而这三个文化的特征,都是一脉相承,却又相对有所变化的。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的主人,都是以龙为图腾,但是,各个时代的龙图腾,却在表现形式上,又是很不一样的。

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的龙图腾,直接就是一个由石头堆塑而成的长达二十米,宽达两米的庞然大物,就像“恐龙”一样;赵宝沟文化遗址中的龙图腾,就变成了一种“猪首蛇身”的猪骨与石头相联合的堆塑;而红山文化遗址中的龙图腾,就是一些由玉石制造的“龙首蛇身”的C形龙了。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衔接之间,也就是距今6400年左右,在河南濮阳的西水坡文化遗址中,又出现了另外一种龙图腾。

河南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中的最下层,是一个“天盖墓”,距今6400年,里面也有龙图腾。

这种龙图腾,是由蚌壳堆塑而成的,其主体,是一只扬子鳄的形象,只是,在扬子鳄的脖子上,又有一绺很明显的马鬃。

这就是所谓的“龙马负图”之“龙马”了。

而在濮阳西水坡这个“龙马”的前后,中原地区,只有到了距今4000年前后的一些文化遗址中,才会再次出现龙图腾。

这就是表明,辽西地区,是龙图腾的发源地,在距今6400年左右,龙图腾的主人,曾经来到过中原,并且,在中原地区留下了他们的王墓——“天盖墓”与文化。

但是,他们显然没有在中原地区停留多久,就又离开了。

不然,他们肯定会在中原地区,留下更多的龙图腾,以及更多的,属于他们这个部族之文化的痕迹。

这样的考古发现,就正好和《三皇本纪》中所记载的庖犧氏“继天而王”,“立一百一十年崩”的说法,相吻合了。

也就是说,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乃至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最下层之文化的主人,都是史籍记载中的庖犧氏部族。

《三皇本纪》对于庖犧氏的记载是:“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也就是说,庖犧氏的图腾就是龙。

而考古发现,龙图腾的主人,就正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乃至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最下层之文化的主人。

另外,我们从庖犧氏的一个“犧”字,也可以推断出,庖犧氏就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乃至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最下层之文化的主人。

“犧”字左边一个“牜”,右边一个“羲”。

“牜”是祭祀所使用的牲畜;“羲”就是祖先。

而这个祖先的特征,在这个“羲”字的字形中,也反映出来了。

“羲”字的上面是一个“羊”,“羊”下一个“禾”,这就是表示,这个祖先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

“禾”下一个“丂”,就像是天上挂着一条龙,这正是后来黄帝部族的图腾——“云龙”。

我们知道,从黄帝时代起,我们中华民族,就为“炎黄子孙”,我们就是“龙的传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就是龙。

那么,我们现在的这个龙图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龙”呢?

是和兴隆洼文化时代的龙一样,为“恐龙”?还是和赵宝沟文化时代的龙一样,为“猪首蛇身”之龙?还是和庖犧氏进入中原之后的龙一样,为“龙马”?还是和红山文化时代的龙一样,为“龙首蛇身”的C形龙?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这就是说,黄帝时代,以及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时代的龙图腾,其性质,和其他时代的龙,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龙,是“云龙”。

“丂”字,就正是对“云龙”之形象的象形。

在“禾”和“丂”的右边,是一个“戈”,就是表示,黄帝部族的祖先,尚武好战。

这个“羲”乃至于“犧”字,显然是以“云龙”为图腾的黄帝部族所创造的。

黄帝部族以“羲”字代表他们的祖先。

而以这个“羲”字为字根,再结合其它的字,就分别表示他们不同时代的祖先。

黄帝部族的一世祖是华胥氏,随后的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分别是宓犧氏、庖犧氏、伏羲氏。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

“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地区。

这里,正好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最早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大地湾文化遗址,就在这里。

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就是说,华胥氏踩着历史的脚步,生活在渔猎时代。

这里的“大人”,应该理解成“历史的巨人”。这里的“雷泽”,不应该理解成一个地名,而应该理解成一个雷雨与湖泽众多的时代。

“生庖犧于成纪”,这里的“成纪”,原本也不是表示一个地名,而是表示,华胥氏在这里,创造了一段可以用结绳记事的历史;华胥氏是通过创造从渔猎时代走向农业时代的历史,来“生育”出庖犧氏的。

不过,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对于华夏历史的贡献,就命名这个地方,为“成纪”。

华胥氏这个名号中,没有用“犧”字,而是以“胥”字代表“祖先”。

那是因为,“华”,就是花木的光华,华胥氏是以花为图腾的,而花神,是不会吃肉的,不能用肉食供奉。

所以,黄帝部族如果用“犧”字来代表他们的这个一世祖,就不合适。

“胥”与“羲”发音相似,同音具有同义,所以,它们都有代表祖先的意思。

当然,“胥”字的含意,不光是代表祖先,也有表示这个祖先业绩很多,值得记述的意思。

宓犧氏是以蛇为图腾。

《三皇本纪》记载,庖犧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也是“蛇身人首”。

而考古学的证据表明,庖犧氏和女娲氏的图腾,都不是蛇,而是分别为龙和鱼。

那么,为什么史籍记载,与实际的考古发现不相符合呢?

这是因为,庖犧氏和女娲氏,都是宓犧氏的后裔,他们都曾经为宓犧氏的一部分。

而宓犧氏的图腾为“蛇身人首”,所以,庖犧氏和女娲氏,当然就曾经是“蛇身人首”的。

史籍记载庖犧氏和女娲氏“蛇身人首”,就是暗示,宓犧氏“蛇身人首”,而女娲氏和庖犧氏,都是从宓犧氏分化而来。

蛇是吃肉的,所以,就可以用“犧”字代表“祖先”。

《三皇本纪》记载:“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

这就是说,宓犧氏以织造和贩卖渔网为业,所以,就谥号为“宓犧”。

《三皇本纪》又记载:“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

这就是说,庖犧氏以畜牧为业,所以,就谥号为“庖犧”。

伏羲氏打了败仗,以伏击的方式阻击敌人的追击,一路累得气喘吁吁,所以,就谥号为“伏羲”。

“吁”与“羲”发音相似,同音具有同义。

所以说,“庖犧氏”就是北方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的主人。

“燕山之北的龙云”,就是提示“庖犧氏”来自于“燕山之北”。

 

第二句  渭水河边的蛙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渭水河边的蛙”。

我们首先在网上搜索“渭水”这个词,就可以发现,渭水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流经甘肃天水、陕西关中平原、至渭南市的潼关县,汇入黄河。

这一带,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

我们再在网上搜索“仰韶文化”,就可以发现,仰韶文化可以分为大地湾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几个时间段,而其中的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的时间段,就正好分别和燕山之北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的时间段相对应。

半坡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时代,就是史籍记载中的女娲氏和庖犧氏时代。

庙底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就是史籍记载中的神农氏炎帝时代。

而马家窑文化,就处在神农氏炎帝时代的末期。

仰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表现在他们的彩陶文化。

而这些彩陶中,就有大量的花叶纹、鱼纹、蛙纹、漩涡纹、人体舞蹈纹。

花叶,是他们的始祖华胥氏的图腾;鱼,是半坡文化之主人,也就是女娲氏部族的图腾;而蛙,是庙底沟文化,特别是马家窑文化之主人,也就是神农氏部族的图腾。

由于,马家窑文化在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之后,所以,半坡文化的主人女娲氏部族,就是马家窑文化之主人神农氏部族的祖先。

马家窑文化之主人神农氏部族的图腾是“蛙”,所以,他们就会称呼他们的祖先为“蛙”——“娲”。

“娲”读“蛙”音,同音具有同义,都具有祖先的意思。

而“娲”的字形为“女”和“呙”的结合,这是因为,马家窑文化时代,就已经进入到了父系社会了,而他们的祖先,却是处在母系社会的;所以,用一个“女”字,就是强调他们的祖先,为女性;同时,他们的祖先,是陶器的制造者,也就是农业生产的开创者,所以,用一个“呙”字,就是铭记他们祖先的业绩。

由于马家窑文化时代,已经处在神农氏时代的末期,这时候的历史叙话权,是掌握在黄帝部族之手中的。

黄帝部族,已经谥号他们的一世祖、二世祖、三世祖,分别为华胥氏、宓犧氏、和庖犧氏。

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作为女娲氏部族和神农氏部族的后裔,他们和黄帝部族,是共有华胥氏、宓犧氏这两个一世祖和二世祖的。

由于,黄帝部族已经对他们的一世祖和二世祖,华胥氏和宓犧氏加封了谥号,所以,马家窑文化的主人,就没有权力,再给他们两个部族所共有的这两个一世祖和二世祖,加封另外的谥号。

而他们的三世祖,也就是半坡文化的主人女娲氏部族,因为不是黄帝部族的直系祖先,黄帝部族,就没有给其加封谥号,所以,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为了捍卫自己三世祖的历史地位,就必须给自己的三世祖加封谥号。

所以,“女娲氏”,就是马家窑文化的主人,给自己的三世祖——半坡文化的主人加封的谥号。

女娲氏的“娲”,就是“祖先”;女娲氏的“女”,就是与黄帝部族的三世祖庖犧氏相对的意思。

庖犧氏性情阳刚,女娲氏性情阴柔,所以,庖犧氏为兄,女娲氏为妹,他们都是华胥氏和宓犧氏的后裔。

当然,女娲氏,并不仅仅是代表半坡文化的主人,她是代表所有与庖犧氏分道扬镳之后的神农氏部族的祖先。

而神农氏部族的这些祖先,都是生活在渭水流域的。

所以,“渭水河边的蛙”,就是指女娲氏。

 

第三句   石木水火的运化

 

我们再看第三句;“石木水火的运化”。

这句“石木水火的运化”,就是指当时盛行的宗教文化《五行图》。

不过,那时候的《五行图》中,是没有“金”元素,而另外有一个“石”元素的;那时候的《五行图》里,不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相克,而是“石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相克。

因为,那时候,没有金属,没有由金属制造的生产与生活工具。

金属,以及由金属制造的生产与生活工具,是到黄帝时代才开始出现的。

所以,那时候的《五行图》中,就不可能有“金”,而只能是用“石”,来代表相对应的元素。

在没有金属的时代,石器工具,就是相当于金属工具的。

那么,说那时候就有《五行图》文化,有证据吗?

当然有。

从史籍记载,到考古发现,我们都可以找到当时盛行《五行图》文化的证据。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女娲氏“炼石补天”的传说。

这个传说,是神话吗?

如果我们联系到以“石木水火土”为五种元素而相生相克的《五行图》文化,就可以断定,这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段以《五行图》文化为历史背景的真实历史。

只不过,女娲氏所补的“天”,不是一个实在意义的“天”,而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天”。

由于《五行图》中,有“石生水”而“火克石”的关系,所以,女娲氏通过举行“以火克石”的宗教仪式,就是希望以这种行为,来达到削弱水的源头,从而抑制洪水泛滥的目的。

这是通过对历史传说的反转,来证明《五行图》文化,曾经盛行于庖犧氏与女娲氏时代。

而考古学的证据,也是支持这个说法的。

我们在网上搜索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就可以知道,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就有一个人工筑成的小山,上面有许多“炼铜”的坩埚,使人们看上去,就觉得那个小山,像是一个古人“炼铜”的地方。

可是,如果古人真的是为了“炼铜”,那是没有必要专门筑造一个小山,而去山上“炼铜”的。

所以,联系到《五行图》文化,这个所谓的“炼铜”遗址,其实,就是一个“炼石补天”的宗教遗址。

不过,红山文化,是处在神农氏时代,比女娲氏时代晚了许多,所以,这个“炼石补天”的遗址,不可能是女娲氏“炼石补天”的遗址,在这里举行“炼石补天”之仪式的人,也不会是女娲氏的后裔,而只能是庖犧氏的后裔。

那么,庖犧氏的后裔,为什么会专门筑造一座小山,来举行“炼石补天”的宗教仪式呢?难道,他们是经常性地遭遇洪水吗?

我们再看《三皇本纪》的记载: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

庖犧氏为什么是“木德王”?又为什么要“注春令”和“月令孟春”?又为什么是“帝出乎震”和“其帝太皞”?

这就都是《五行图》文化所造的锅。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这里的燧人氏之为“王”,是渔猎时代的“王”;他们只会抢占地盘,不会搞殖民统治。

而庖犧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这个“王”,却是农业时代的“王”;他们不仅会抢占地盘,更会搞殖民统治,会强迫别人替他们劳动。

所以,庖犧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显然是相对燧人氏所在的那个时代,换了一个剧本,是重新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之轮回。

而庖犧氏作为这段新的历史之轮回中的第一个王,他们在这个轮回中的五行之角色,是什么呢?他们在这个轮回中的德运,是什么呢?

放眼世界,到处体现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景象与规律,所以,一个历史轮回之首,就相当于一年中的首个季节,就是春季。

那么,春季,对应于哪个方位呢?又对应于《五行图》中的哪个角色与元素呢?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太阳又是出于东方,所以,春季所对应的方位,就是东方。

又因为春季和东方,都是适宜万物生长的,而《五行图》中,只有“木”,是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中,自主地生长的,所以,春季所对应的《五行图》中之角色与元素,就是“木”。

这就是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的原因。

庖犧氏以自己为一个新的轮回中的第一个王,就自认为他们的德运属“木”,所以,他们就要根据《五行图》中“木”的习性,来自封为“木德王”,然后“注春令”,又要“出乎震”,“其帝太皞”。

而红山文化的主人,作为庖犧氏的后裔,他们当然也会认为,自己部族的德运为“木运”。

那么,“木运”最怕的是什么呢?

“木运”最怕的“石克木”。

所以,红山文化的主人,就要经常性地举行“炼石补天”的宗教仪式,来确保他们部族的“木运”不被“石气”所克。

从《五行图》文化出发,我们也能够理解《三皇本纪》中所记载的“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是怎么回事。

共工氏是谁?祝融氏又是谁?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大打出手呢?

我们先看祝融。

祝融之“祝”,就是举行祭祀;祝融之“融”,就是冰雪融化,要准备进行农业生产了。

所以,祝融的字面意思,就是冰雪融化,开始举行祭祀,要准备进行农业生产。

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举行祭祀者,在国为君,在家为长。没有权力与地位,是不能举行祭祀的。

所以,祝融,又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意思是,他们为统治者。

我们再看共工。

“共”,就是双手相掬;“工”,就是劳动的工具。

共工的字面意思,就是双手使用劳动工具的人。

而联想到劳动者相对的身份与地位,他们就是被统治者,就是奴隶。

所以,祝融氏,其实就是庖犧氏,他们从燕山之北来到中原,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原住民,他们就相对为祝融氏,被征服的中原地区原住民,就相对为共工氏。

祝融氏,才是当时的人们对他们的真正的称呼;而庖犧氏,则是后来的黄帝部族,给自己祖先所封的谥号。

共工氏“以水乘木”,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祝融氏认为他们的德运为“木运”,他们自封为“木德王”,所以,根据《五行图》中“水生木”的原理,共工氏就认为,是他们供应了祝融氏的吃喝消费,是他们在为祝融氏提供生长,所以,祝融氏的德运为“木运”,他们共工氏的德运就为“水运”。

那么,作为拥有“水运”的共工氏,他们的能力最强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当然就是洪水爆发的时候。

所以,共工氏要反抗祝融氏,就要等到洪水爆发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他们以为,那时候,他们的能力就能够达到最强。

这就是共工氏“以水乘木”的意思。

而由共工氏的“以水乘木”,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山东泰山地区的“泰山石敢当”风俗,以及考古发现,山东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居民,在成年之后,都会拔掉自己的两颗牙齿,同时,还要在嘴里经常性地包含两颗石球。

这都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也是与《五行图》文化有关,是与祝融氏和山东地区原住民们之间的战争有关。

现在的一些史籍记载中,没有明确记载祝融氏与山东原住民之间的战争。

但是,唐朝诗人李郢,有一首题为《上裴晋公》的诗,其中写道:“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这首诗中的“龙马精神海鹤姿”一句,明显是一句用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精神风貌。

那么,这个用典的典出何处呢?

我们从其中的“龙马”,可以想到,这个典故,是出自以“龙马”为图腾的祝融氏部族,和以“海鹤”为图腾的某个部族之间的一场战争。

那么,可能与祝融氏部族发生战争,而且是旗鼓相当,实力不凡,能够称得上“龙马精神海鹤姿”的部族,在当时,有哪些呢?

考古发现,在当时,天下一共是四大文化并存。

其中,包括赵宝沟文化、半坡文化、裴李岗文化、和北辛文化。

而赵宝沟文化的主人,就是祝融氏,他们的图腾是“龙马”;半坡文化的主人,就是女娲氏,他们的图腾是鱼;裴李岗文化的主人,就是共工氏,他们的图腾是龟;只有北辛文化的主人,在现在的史籍中,没有记载。

而从考古学的发现可知,他们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

裴李岗文化,后来消失了,而他们的北辛文化,则和赵宝沟文化、半坡文化一样,发生了一些转进。

赵宝沟文化,变为红山文化;半坡文化,变为庙底沟文化;北辛文化,则变为大汶口文化。

那么,图腾为“海鹤”的部族,是否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呢?

除了他们之外,再没有其他的部族,有实力可以与祝融氏部族,进行一场“龙马精神海鹤姿”的战争了。

况且,《三皇本纪》记载,庖犧氏“帝出乎震”,“其帝太皞”,“东封太山”,这都是冲着他们北辛文化所在的山东泰山而来,难道,他们作为山东泰山地区的主人,就没有与庖犧氏发生一场冲突?

那么,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庖犧氏“帝出乎震”,“其帝太皞”,“东封太山”的时候,不与庖犧氏部族发生冲突,而又能够保全自己的部族平安无事呢?

如果北辛文化的主人,就是以“海鹤”为图腾的部族,如果北辛文化的主人,真的和祝融氏部族进行过一场“龙马精神海鹤姿”的战争,那么,一切疑问,就迎刃而解。

首先,祝融氏为“木德王”,那么,北辛文化的主人,要以什么样的“法术”,来对抗这个“木德王”呢?

因为,根据《五行图》原理,是有“石克木”,所以,他们就要以自己部族的“石气”,去对抗祝融氏部族的“木气”。

而泰山,作为他们部族的神山,泰山上的石头,就具有神的灵性,就一定能够保佑他们部族克敌制胜。

这就是“泰山石敢当”之风俗的起源。

而由于他们后来果然战胜了祝融氏部族,这就更让他们相信,他们部族的德运为“石运”。

所以,他们的后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主人们,在成年之后,就要在嘴里含两颗石球。

这就是为了增强他们体内的“石气”。

同样的道理,因为德运为“木气”的祝融氏是他们的敌人,“石气”与“木气”是相对的,而牙齿作为人体内可以生长的硬物,也就相当于人体内的“木”,所以,成年之后拔掉两颗牙齿,也是为了减少体内的“木气”,防止“木气”过盛,冲撞了自己体内的“石气”。

有了这些史籍记载与考古学上的证据,我们还怀疑,女娲时代有没有《五行图》文化吗?

 

第四句   阴阳合成的家

 

我们再来看第四句:“阴阳合成的家”。

“阴阳合成的家”,就是指《太极图》。

那么,伏羲和女娲时代,有《太极图》文化吗?

当然有。

不过,像如今的《太极图》这样的图象,是没有的;和如今的《太极图》相似的意识形态,则是已经很明确地产生了。

我们在网上搜索“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可以看到,许多种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几种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片。

这些“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出土于7000年前的半坡文化遗址。

它上面的“人面鱼纹”,其实,就是当时的祭师做法术时,所使用的傩面装扮。

祭师的两只耳朵旁边,以及嘴的两边,各有一只鱼,并且,耳朵上的两只鱼,都是有白有黑,显示出极为明显的阴阳性。

有的“人面鱼纹”,比较简单,耳朵上没有鱼,只有嘴巴两边有鱼。那么,这两只鱼,也都是有白有黑,显示出极为明显的阴阳性。

这样的一个形象,与我们今天的《太极图》比起来,又有那些相同与不相同呢?

我们今天的《太极图》,是两只鱼一左一右;这些“人面鱼纹”,也是两只鱼一左一右。

我们今天的《太极图》,是两只鱼,黑鱼白眼,白鱼黑眼;这个“人面鱼纹”,也是两只鱼,都有阴有阳。

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太极图》,是两只鱼合抱而成一个圆;而这个“人面鱼纹”,是两只鱼分别在祭师的左右耳朵上,和嘴巴两边。

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拥有的含意,所表现的意识形态,不是一样的吗?

所以,我们今天的《太极图》,就是从7000年前的这个“人面鱼纹”转化而来,它们表达着同样的含意,体现着同样的意识形态。

而从“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文化遗址,表明《太极图》文化,是从女娲氏部族产生出来,我们也可以知道,《五行图》文化,也就同样是从女娲氏部族产生出来的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

传说: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首先,我们要想到,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以蛙为图腾,就是崇拜蛙的肚皮大,会生育,体现着他们渴望多生育、多发展人口的愿望。

而由这个愿望,他们就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他们祖先的保佑上,由此就产生女娲氏“抟土造人”的幻想性神话,这是可能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五行图》文化的角度考虑,那么,这个神话传说,是否是暗示着,《五行图》文化,是由女娲氏创作的呢?

《五行图》中,“石”与“木”阴阳相对,“水”与“火”阴阳相对,而“土”则不阴不阳,显示中性。

“土”藏“石”生“木”,而“石”生“水”,“木”生“火”,这就是说,“石”“木”“水”“火”,都是“土”的子孙。

而《五行图》是由女娲氏创作的,所以,女娲氏创作《五行图》,就是“抟土造人”。

这是根据神话传说,将《五行图》的创作,与女娲氏联系起来的一个想法。

当然,这个想法,不能作为呈堂证供。

但是,我们还是具有更为切实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女娲氏,就是《五行图》的创作者。

《太极图》,表达的是两个秩序系统之间,相互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秩序系统;《五行图》,也是表达两个秩序系统之间,相互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秩序系统。

《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各是一个秩序系统;《五行图》中的石与水,是一个秩序系统,木与火,又是一个秩序系统。

《太极图》中的两个阴阳鱼眼,分别是两个秩序系统的中枢和秩序掌控者,两个阴阳鱼体,分别是两个秩序系统的本体和秩序执行者;《五行图》中的石和木,分别是两个秩序系统的中枢和秩序掌控者,水与火,分别是两个秩序系统的本体和秩序执行者。

只不过,《太极图》,表达的是两个秩序系统之间相互对立统一,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秩序系统的结构存在状态;《五行图》,表达的是两个秩序系统之间相互对立统一,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秩序系统的结构互动状态。

《太极图》和《五行图》,其实是表达的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

《太极图》,是表达事物的物,是表达事物的结构存在;而《五行图》,是表达事物的事,是表达事物的结构互动。

事和物,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存在与互动,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所以,《太极图》和《五行图》,也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太极图》和《五行图》,是属于同一个意识形态的一体两面,她们之间不可分割。

既然,一个人具有《太极图》的意识形态,他就必然也会具有《五行图》的意识形态。

否则,只知物而不知事,或者,只知事而不知物,这可能吗?只知存在而不知变化,或者,只知变化而不知存在,这可能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创作《太极图》的人,也就是创作《五行图》的人。

而既然考古发现,证明《太极图》文化,是出现在半坡文化遗址,是产生于女娲氏部族,那么,《五行图》文化,就必然也是产生于女娲氏部族。

这样的逻辑推理,能不能够成立呢?

应该是能够成立的。

 

第五句   龙马负图浪打浪

 

“龙马负图”,是一个传说。

传说,伏羲时代,黄河上出现一匹“龙马”,背负着一幅神秘的图象,出现于黄河,呈祥现瑞。这幅图象,就是《河图》。

从我们现在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这个所谓的“祥瑞”,肯定不是“天降”的,而是人为的,是有人要借“神灵”之口,对“神灵”的崇拜者,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由于“龙马”是这时候的祝融氏部族的图腾,所以,肯定是有人想借祝融氏部族的“神灵”之口,对祝融氏部族的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那么,这个制造“祥瑞”,想借此对祝融氏部族的人说话的人,会是谁呢?

网络搜索,“龙马负图”出现的地点,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孟津县雷河村。

而从这个地方向西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在地——渑池县仰韶村。

再往西一点,就是处在陕州区的庙底沟文化遗址。

那么,从这个地方往东呢?

就可以前往河南淮阳。

《三皇本纪》记载:庖犧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

庖犧氏为什么要“都于陈”呢?

因为,以这个地方为基地,出发去进攻山东,沿途没有大水大河的阻隔,十分便于他们的军事行动。

庖犧氏“都于陈”的战略目的,就是要以这个地方为基地,去进攻山东、“东封泰山”。

而以此种形势推断,洛阳孟津县雷河村,在当时,就是女娲氏部族和祝融氏部族的地理分界线。

所以,这个“龙马负图”的“祥瑞”,就是女娲氏部族所制造的。

女娲氏部族为了劝说祝融氏部族不要称王称霸,不要去进攻山东,就在双方交界的地方,制造“祥瑞”,以通过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来达到劝说祝融氏部族止战言和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而我们从《河图》的内涵来分析,《河图》《洛书》,只有是女娲氏部族才能够创作得出来,所以,这个“龙马负图”的“祥瑞”,也只能是女娲氏部族才能够制造。

为什么说,《河图》《洛书》只有是女娲氏部族才能够创作得出来呢?

因为,《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是具有内在的联系性的,她们联合起来,是表达了一个整体性的意识形态。

《太极图》,是表达一个事物原始性的、瞬时性的物,原始性的、瞬时性的存在;《五行图》是表达一个事物原始性的、瞬时性的事,原始性的、瞬时性的变化;《洛书》是表达一个事物高级性的、系统性的物,高级性的、系统性的存在;《河图》是表达一个事物高级性的、系统性的事,高级性的、系统性的变化。

就好比《太极图》和《五行图》,是表达一只鸡蛋的存在与变化,是一幅关于鸡蛋的存在与变化的画面;而《洛书》和《河图》,就是表达一只鸡仔的存在与变化,是一部关于这只鸡从鸡蛋到孵化成鸡仔,到这只鸡终老死亡的全部的存在与变化的电影。

有关《河图》《洛书》的阐释与论证,比较复杂,这里就不深入进去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草根网·曹建明的博客》或《360doc个人图书馆·文史科老曹》察看作者的相关文章。

这里,我们只能说,从《河图》的内涵与《太极图》《五行图》之内涵的联系性来讲,既然《太极图》《五行图》是出自女娲氏部族,那么,《河图》,就必定也是出自女娲氏部族,这个“龙马负图”的“祥瑞”,就一定是女娲氏部族制造出来的。

那么,女娲氏以此来劝说祝融氏止战言和,成功了没有呢?

很遗憾,没有。

所以,就有以下的《三皇本纪》之记载:“当其(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关于这段记载,《三皇本纪》的作者司马贞,还特别注明:“按其事出《淮南子》也”。

而查《淮南子》的原文,关于上面的“以济冀州”一句,《淮南子》的原文却是“杀黑龙以济冀州”。

这样,联系到《三皇本纪》又记载庖犧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我们就能够想到,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就是渡过河流,前往河北(冀州),去帮助共工氏打垮祝融氏在河北地区的部落——黑龙氏。

那么,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是从哪个地方“以济冀州”的呢?

这就不能不联想到济水。

网络搜索“济水”词条,我们可以知道如下信息: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为古代四渎之一。《禹贡》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按照史籍记载,当年的济水,真是“三隐三现”,“神秘莫测”。

然而,以我们现在的看法,什么济水“三隐三现”,“神秘莫测”,其实,这个所谓的济水,根本就是两条互不相干的河流,被强行地附会成了一条河流而已。

济水在黄河之北,是一条河流,其水直接注入了黄河。

而后来的在黄河南边出现的济水,又是以河南的湖泊为发源地,另外形成的一条河流。

为什么这两条河流,会以同一个名称命名,而被附会成一条河流呢?

这是因为,在同一场战争中,女娲氏“以济冀州”,去帮助河北地区的共工氏,打垮了祝融氏部族留守河北的黑龙氏部落,而河北地区的共工氏,又“以济山东”,去帮助山东地区的的原住民,也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打垮了祝融氏部族的主力部队。

所以,女娲氏“以济冀州”的温县西北部的一条河流,就叫济水,而共工氏“以济山东”的河北与山东交界的另一条河流,也叫济水。

因为两条河流都叫济水,所以,后人就因为它们的同名,而将它们附会成一条河流了。

那么,这样理解,有没有证据支撑呢?

没有切实的证据。

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除了这两条济水之外,与“济”字有关的地名,还有哪些呢?

有济源、济南、济宁。

济源在河南,而济南济宁都在山东。

这济源和济南的名称好理解,就是济水的源头和济水之南的意思。

那么,这个济宁怎么理解?

是因济而宁的意思吗?

那么,是谁来济?谁得宁呢?

因为济宁在济水的东南,属于山东地区,当然就是济水西边的人来济,而济宁本地的人得宁了。

所以,济水和济宁这两个地名或水名,就是在提示我们,女娲氏“以济冀州”的那场战争,其主战场是在山东,女娲氏“以济冀州”,只不过是解放了河北地区的共工氏,使得他们能够前往山东,去帮助北辛文化的主人们打赢祝融氏部族的主力部队。

这是祝融氏部族,不听从女娲氏的劝告,女娲氏不得不去支援共工氏,也间接地支援北辛文化的主人们,打垮祝融氏的结果。

 

第六句  神龟载书四方结盟一统天下

 

和“龙马负图”一样,“神龟载书”也是一个关于“天降祥瑞”的传说。

不过,这一次,“天降”的不是“龙马”,而是“神龟”。

那么,“神龟”,又是谁家的神灵呢?

“神龟”,是共工氏部族的神灵。

我们在网上搜索贾湖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就可以得知,她们之间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传承关系。

而贾湖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具有宗教意义的龟壳,显示贾湖文化之主人的图腾,就是龟。

那么,裴李岗文化之主人的图腾,就也是龟。

而裴李岗文化的主人,就是共工氏。

《三皇本纪》记载:庖犧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其后又有“按皇甫谧,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的批语。

这就是说,祝融氏被打败之后,其残部逃到了湖南,他们的王,死后也就葬在湖南。

但是,这个“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是什么意思呢?

或许,是祝融氏的老王,在山东战死,被埋葬在山阳高平之西?

而山阳高平之西,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地区。

在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中,确实是有一座“天盖墓”,属于祝融氏部族的王墓。

祝融氏的残部逃到湖南,这样,就造成了共工氏和祝融氏的隔江对峙。

在今天的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桥的两头,各有一座小山。

江南的一座,就叫蛇山,江北的一座,就叫龟山。

这龟山和蛇山隔江对峙,不就是当年共工氏和祝融氏隔江对峙的印记吗?

因为,共工氏的图腾是龟,而祝融氏在战败之后,为了和女娲氏部族搞好关系,他们的图腾,就不再是“龙马”了,而是变成了“蛇身人首”的蛇。

共工氏部族,肯定是想置祝融氏部族于死地而后快,可是,他们自身,又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够打赢祝融氏部族,所以,他们就会派遣使者,再次去请求女娲氏部族,来对他们施以援手。

可是,女娲氏部族,会帮助他们把祝融氏部族赶尽杀绝吗?

因为,女娲氏和祝融氏是同祖同宗的,他们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他们的目的,只是要止战求和。

所以,在共工氏使者前往女娲氏部族之居地的路上,就出现了“天降祥瑞”。

“神龟载书”出现的地点,是在河南洛宁县的长水镇。

在这里,往北不远,就是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陕州区的庙底沟文化遗址。

也就是说,这里是女娲氏部族的南大门。

而从这里往南,就可以到达长江。

也许,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就正是从长江边上过来。

他们一来到女娲氏部族的南大门,就碰到“天降祥瑞”,碰到他们部族的“神灵”,背负着神秘的《洛书》,向他们传达“神谕”。

那么,这个“神谕”,是怎么说的呢?

这就只有请女娲氏部族的“高人”,来帮忙给他们作“指点”了。

于是,女娲氏部族,就此就向他们提出“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主张。

这个“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主张,当然是依据《洛书》在“神龟”之背上的图象显示,而提出来的。

那么,这个主张的含意是什么呢?

因为,《洛书》中的四个阴性的偶数,阴二、阴四、阴六、阴八,正好对应着“神龟”的四条腿,女娲氏就将它们比作当时天下的四大部族,包括祝融氏部族、共工氏部族、女娲氏部族、和山东北辛文化的主人们;而另外的在“神龟”背上之四方的四个阳性的奇数,阳一、阳三、阳七、阳九,女娲氏就将它们比作当时天下除四大部族之外的其他弱小部族与部落;还有“神龟”背上之中央的阳五,女娲氏就将其比作当时天下的人心所向,比作当时大家所共同向往的政治性的天下。

所谓的“断鳌足”,就是要四大部族各自收敛个性,减少争斗;而“立四极”,就是以四大部族为天下的支柱,大家实行平等的结盟,共同维护天下的和平与安定。

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四岳并举、八方共和”。

由于祝融氏已经战败,失去了话语权,而北辛文化的主人们,并没有被祝融氏所征服,他们虽然惧怕祝融氏,却也不至于多么痛恨祝融氏,只要祝融氏不再去侵扰他们,他们也就无所谓,只有是共工氏,与祝融氏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是想把祝融氏赶尽杀绝的,所以,说服了共工氏,战争,就可以平息;天下,就能够得到和平。

那么,女娲氏说服了共工氏吗?

显然是说服了。

所以,天下就有五岳。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是北辛文化之主人们的神山;西岳华山,是女娲氏部族的神山;南岳衡山,是祝融氏部族的神山;北岳恒山,是共工氏部族的神山;中岳嵩山,就是天下的中心,是大家共同祭拜天地的地方。

东、南、西、北四岳的岳主,就是他们各自部族的首领。他们当然也是四方结盟之后,联盟中央能够决定天下大事的主要决策者。

而中岳嵩山的岳主,就是天下的盟主了。

虽然,盟主的地位尊贵,可是,他并没有实权。

因为,四岳岳主是由他们各自的部族选出来的,不是由盟主任命的,盟主的意见,他们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盟主奈何不了他们。

虽然盟主没有实权,但是,天下,总算是有一个大家可以平等地坐下来说话的地方。在盟主的召集下,大家具有一个相互沟通,各自发表意见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把大家联系成了一个整体。

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

我们的中华民族,由此就生生不息,不断地发展壮大。

那么,有没有证据来证明,当时建立了这么一个“四岳并举,八方共和”的机制呢?

当然有。

我们在网上搜索“无足玉龟”这个词,就可以得到很多图片及其介绍。

这些“无足玉龟”,有出自红山文化遗址的,也有出自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的。

另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出土有很多龟壳。

大汶口文化的主人,就是北辛文化之主人的后裔,他们不是以龟为图腾的,他们的墓中,为什么会有龟壳呢?

因为,大汶口文化的主人,对玉石一类的东西,不是很感冒,他们就是用龟壳,来代表“无足玉龟”。

那么,“无足玉龟”,又代表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含意呢?

“无足玉龟”,就是当时各部族首领之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的是各部族首领的身份。

为什么要用“无足玉龟”,来代表各部族首领的身份呢?

这就是为了表现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的那个意思。

除了“无足玉龟”之外,还有“八角星纹”。

我们在网上搜索“八角星纹”这个词,也可以得到很多图片。

这些图片的外面都是八个角,而里面,则有四个角,或者是四个别样相同的形状,总之是会有四个部分。

这就是“四岳并举,八方共和”的意思,它代表的是当时天下的一种政治体制。

“八角星纹”也是出现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以及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另外,湖南的一些文化遗址中也有出现。

在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出现了相同的东西,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是说明了,当时的天下,确实是统一的,大家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

而这个时期,就是女娲氏平定天下之后的神农氏时代。

所以,神农氏时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统一之后的成长时代,而伏羲和女娲时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开创时代。

 

第七第八句    马背上的伏羲  山水间的女娲

 

马背上的伏羲,山水间的女娲,显示了他们之间,相对鲜明的性格特征,就是伏羲氏阳刚,女娲氏阴柔。

而这种性格特征背后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呢?

就是伏羲氏“仰观天文”,女娲氏“俯察地理”。

我们从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中的“天盖墓”,就可以看到,当时的祝融氏部族,对于天文学,是十分精通的。

而我们在仰韶文化的遗址里,就是大量地看到花草虫鱼一类,人们身边的东西。

这样的文化视角,就导致伏羲氏崇尚集权专制,而女娲氏讲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