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民兵首次精彩亮相国庆大阅兵
回顾历史,从1958年女民兵方队首现国庆阅兵,到1984年国庆阅兵,女兵方队首现人民解放军国庆阅兵军阵中,女兵的每次亮相,都精彩的展示出了独有中国风采。
1958年国庆节举行盛大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过敌人。他们仅训练了20多天就参加了国庆阅兵。另外,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方阵引人注目。
附一:
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
常魁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阅兵庆典前夕,电视机里播放着以往国庆节阅兵的节目,我的妈妈看到阅兵式上女民兵方队队员英姿飒爽,靓丽威武,心情激动,追忆往事,讲起了她参加女民兵方队首次接受国庆大阅兵检阅的非常感受……
国庆阅兵第一次设立女民兵方队,是新中国阅兵史上的创举。基干民兵方队不少人是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老根据地的民兵杀敌英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铁西瓜”打败过敌人。
1958年阳春三月,24岁的妈妈以三发子弹打出三个十环的成绩,射技超群,并通过各种考核和严格的政审,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参加建国九周年国庆十月一日天安门阅兵式女民兵方队的队员。河北省交河县(现河北省泊头市)只有我的妈妈郭景风和张秀芬、齐桂英三名女民兵参加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她们代表全县女民兵到北京接受检阅,她们三人深感骄傲和责任。妈妈在地方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后乘军列来到了北京,开始了更严格的集训。阅兵训练场就设在天坛公园里,妈妈至今还保存着她当年在军帐前手握冲锋枪同女队员们的合影照片。她们以成为受检阅队伍中一名女性而自豪,刻苦训练,腿练肿了,臂肘、膝盖磨破了,也不停息。建国初期,百姓生活还不富裕,女民兵们常徒步到天安门前演练,队伍上发的阅兵式时穿的白球鞋,她们舍不得穿,自带的鞋鞋底磨破了,垫上纸盒,继续走。女民兵们训练强度超常的大,时间抓得很紧,就连吃饭也只有三分钟时间,可谓“快餐”了。九月底一天晚饭的时候,妈妈正在一块石头旁低着头以最快的速度吃着小米干饭,感觉身旁来了一个人,但为了在三分钟内完成吃饭任务,没有抬头。来人问妈妈:“你来这里多长时间了?”妈妈答:“三个月。”来人又问:“你感到训练苦吗?”妈妈依然没抬头但坚定地说:“不苦!”旁边的战友用臂膀碰了妈妈一下。这时,妈妈才注意到来人穿着一双黑色的三接头皮鞋,抬头一看,一副慈祥的面容在微笑。妈妈赶紧放下碗筷,立正,敬了个军礼:“总理您好!”恩来总理摘下白色的手套同妈妈亲切地握了手。事后,战友们同妈妈开玩笑说:“你只顾吃饭,总理来了都不理。”
十月一日凌晨三点,女民兵方队队员们将头发盘在脑后,身着新装,蓝裤子、白上衣、白球鞋,手握自己组装起来的崭新冲锋枪,列队跑步奔到集合地点,等待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检阅时刻的到来。
………………
………………
当妈妈所在的39个人一个排面的女民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前时,向主席和中央首长行注目礼,正步前进,向全世界证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伟大领袖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着灰色中山装,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左手扶着汗白玉栏杆,挥起右手向受检阅的队伍致意。受阅队员们高呼:“主席万岁!”主席也发出了“人民万岁!”洪亮的声音。女民兵方队雄赳赳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尤为引人注目。据当天的新华社报道,杨成武上将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主席和少奇、恩来、朱德等同志介绍说:她们都是河北、山西每个县和北京郊区的民兵代表。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都连声称赞。契尔文科夫同志对主席说:“全民皆兵真了不起!”主席说:“这是群众的伟大力量!”观礼台上的人不停地挥动他们的帽子,向女民兵们鼓掌、欢呼。
………………
附二
1969年,国庆20周年,参加完受阅的女民兵在天安门前留影
附三
当代女民兵
新疆女民兵巡逻中哈边境 背枪拉拽爬陡坡(图)图为巡逻路上互帮互助。 扶响红 吴启刚摄
孙龙珍女子民兵班的营地坐落在中哈边境巴尔鲁克山下。自1962年成立以来,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任务怎么转换、人员怎么调整,女民兵们都一如既往地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她们担负着120多公里边境巡逻执勤任务,定期深入各放牧点,对边境地区牧民群众进行边防政策和边防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孙龙珍民兵班’国防教育边境行”活动,累计为当地群众宣传边防政策830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