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的饱和式冲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海论天观”
沙特的油价属猴,陵谷更替真是弹指晖间,但现实不会像文字这样充满诗意,核心在于无人机炸油罐子这种事儿根本就是虚构的。美国打油价的主意不遗余力,上次编了个邮轮被炸的假新闻,想效仿拿洗衣粉当化学武器的旧梗故计重施。可惜世转时移,几大“流氓”已经失去了配合的耐性。原本大家都是台面上修炼千年的狐狸,只有你美帝是道行几百年的蛇妖。以前卖你面子是大家有利益默契,现在川总尽干掀桌子的事儿,那干嘛还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美国页岩气革命后,石油自给率大幅提升,从净进口国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油气出口国。就我了解的情况,页岩气开采成本大差不差就是38~42美元/桶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国际油价只要高过40,美国人自己搞页岩气就不亏,出口还赚。
那么,亏的是哪家?自然是我大中国。老中自然不算贫油国,但贫不贫是个相对概念。上世纪60年代中国石油用量的水平,本土产出就能cover住,当然这得感谢从李四光到王进喜。但现在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已非吴下阿蒙。所以,因需返贫,是个实际情况。对于美国来说,抬高油价固然便宜了俄国,但既然主要矛盾已不是老毛子,两权之下决策就比较容易下。
而巨大的财务成本压制了美国的复苏,川普为了拼连任就一定要制造宽松。唯有宽松,才能赎买选票,毕竟大选将至。上次美联储才微幅降息,国内日子一下子就好过起来,UAW居然能领导5万汽车工人搞罢工。一般来说,饱食才思淫欲。伸手要福利的前提,就是日子还不错。曹德旺老板的美国工厂根本不允许工会出现,因为忙着填肚子还忙不赢,哪有闲功夫去干这吊膀子的事儿。
所以,对于美帝而言,一方面要解决货币成本过高的问题,尽管欧洲已经被迫逼入了负利率的死胡同,但显然利差所获利润远远不能满足美国国内分蛋糕的需求,降息迫在眉睫。而沙特的特殊战略意义就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是沙特与美国签下了秘密协议,把石油计价结算与美元深度绑定。沙特是全球石油产量的“南波王”,搞不好还是储量的“南波王”,有沙特背书,石油美元才能落地生根。货币降价当然要拿商品升值来对冲,美国这是面子里子都想要,极其上进的操盘思路,值得我球其他国家学习再学习。
另一方面,高油价能够有效打击中国产业效率,并推高通胀压力。从生产生活的基本盘面看,石油是生产领域的通胀之母,猪是生活领域的通胀之母。无石油则百业不兴,无猪则国民不壮。高油价既能威胁产业链生产安全,抬高外汇储备消耗的速度,还能造成成本上涨,削弱中国产出竞争力,何乐而不为?
美国作为我球的霸主,过五关斩德日、诛苏联,靠的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始终占据鳌头。尤其在日本崛起之后,主导全球产业大转移,其自身的产业形态实现高度收敛。实物产出部分不是超高效率(农业、互联网),就是超高价值(芯片、大飞机、手机)。大家都知道,凡事搞到“超高”的阶段,就只能点状分布。所以,为了继续控盘,美国采用了生产力控制后移的策略,即通过控制资本来实现对全球产业的控制。所以,很多人都说美国最核心最主要的商品其实是美元。
降息是美帝降低财务压力的现实要求,不降息如何敢发债?这是其一。其二,降息也反映了美国这种高度收敛产业形态的特点。自从全世界放弃金本位后,货币就成了不可兑付货币。不可兑付货币的本质就是废纸,只不过由国家垄断发行,你不用也得用而已。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有人说主要为了铸币税。其实铸币税只是蝇头小利,因为连货币本身都已经没什么价值了,纸币衍生出的债务又能重要到哪里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没有真实价值的纸币最主要的意义在哪里呢?就在于通过一般等价物的流通,可以尽可能串联起所有国内生产部门,实现国民就业与分配,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作用。解放货币产能让货币分配终于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通过增量管理的方式惠及庶民,如果货币是有限的,社会存量博弈一来二去就全到权贵手里了。对于美国而言,其金融产业极度收敛,政府与金融产业又相勾结,货币通过金融产业就能帮国家完成营收与利润,产业效率高、链条也短。所以,根本不用费事去实体产业中左手右手转圈圈,然后再通过税收进行回拢(可即便如此,美国国税局也是地球上最变态的执法机构,美国政府对于本国社会的掌控力是极端强势的)。一言以蔽之,这么干太费事。
既然纸币的基本属性是不可兑付的废纸,那国家印发纸币的成本无非是油墨与纸张。《无双》里把印钱的技术吹得神乎玄乎,也只是国家为了抬高仿制成本的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所以,国债支付的利息,反映到财政部账本上的支出,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国家通过纸币拉动经济意愿付出的成本。美国的国家营收与利润,可以通过全球金融剪刀差来实现,一分钟就能以华尔街为起止点,绕地球跑两圈,委实没有必要去开流水线。
但老中不行,6亿农民、9亿劳动力,不种地不进厂子,都去搞金融,搞来搞去最后必然是老乡骗老乡。所以,老中必须支撑基础利率给产业以空间。美联储纽约分部搞回购,把利率直接降到0。PBoC做麻辣粉,却还只能继续量减价不减。
我觉得现在已经是明牌了,四圈摸下来,各胡两把。美帝的如意算盘是上碰下自摸,用大宗商品的涨价来对冲即将到来的资本过剩,把自身风险先拆解掉,然后用过剩资本来冲击你的金融安全,顺便操纵大宗商品价格打击对手的产能竞争力。
我琢磨,要截胡的核心还是让美帝与商品产能全面脱钩。中国现在和伊朗主要是“云美元”结算法,虽然大家都用美元计价,但交割却用不着美元。把价格谈妥,以物易物就好。而美元既然可以云化,那就是个刍狗,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反之,不祭则不在,借用美元计价而弃之不用,君子善假于物也。云美元的策略之所以能走得通,核心在于交易双方兑付能力都很充足。伊朗的石油是老天赏饭吃,不算本事。但老中裤兜里摸出来的基建、商品可却是实打实的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瞪一眼都要你怀孕的本事。
所以接下来要干的事,就是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把美帝那些点状分布的超高效率与超高价值的产业排排坐吃果果,逐一端掉,让美元变成光杆司令。换个说法,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眼下看,已经搞残了一个波音,苹果交给欧洲反垄断去收拾,下一个倒霉的多半是高通。华为动物园已经开张,一下子麒麟,一下子鸿鹄,今天又弄出来个鲲鹏,爽快利落半点不拖泥带水。找个时髦词,这叫全产业链的饱和式冲刺。
可只有华为远远不够,默克尔前脚刚走,我琢磨马上要安排安倍晋三来一下,德国与日本一定是对口帮扶河南和山东的主力军。董事长去了河南,总经理也去了俄罗斯。攘外与安内并举,我们同样也很上进。
二战以后,很多西方国家根本没有当发达国家的能力,比如北欧诸国。后来之所以能鸡犬升天,主要还是靠美帝的余荫。《周易》说,德薄而位尊,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所以,惶惶然不可终日,中国威胁论喧嚣尘上。但反者,道之动。孔圣人曰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实都是墙头草。不过同样的道理,想对方听起来顺耳,不妨师法孟夫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体两面,关键看说话人的站位。因此理论上,某些欧洲国家还想继续发达,显贵于人前,他们有个选择题要做。老中不排斥多项选择,但美帝好像倾向于单选得分。所以进京赶考的各位要再加一把油,毕竟一考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