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特辑 | 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书写及评析(下)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八十八周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这场侵华战争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描绘,长久以来一直是中方关注的焦点,也一直影响着中日外交关系。故“中国国家历史”昨日和今日连续两天推出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特辑文章,帮助读者更好了解历史与现实。
点击下方文字见昨日上篇
日本历史教科书书写与教科书“改恶”事件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文明开化”的国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摆脱民族危机。然而日本学习西方并不彻底,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在战争结束前,学校教育以《教育敕语》为圭臬,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落后思想。
《高轮牛町胧月景》描绘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蒸汽机车,是日本“文明开化”的产物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实行教育改革,历史教育要贯彻民主、自由的原则,秉承“传承文化特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具有积极生存于国际社会日本国民的自觉与资质” 的理念,这是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和教育改革的直接成果,是现在教科书能够客观叙述历史的重要原因。现在,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叙述基本符合事实,注重日本国内外形势发展演变,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对涉及中日战争的个案、主要政策、重点人物、党派活动等,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史实比较准确、评价较为客观,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于战后国际形势骤变,国际社会并没有彻底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日本人对战争的认识存在着偏差,有人企图为日本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洗白。潜藏于日本社会的军国主义暗流时常涌动,这对日本的历史教育及教科书编写产生着消极影响。
八一三淞沪抗战血战图(中方宣传画)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日本有人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用错误的历史观教育下一代。1955 年有民主党保守人士发表《可忧虑的教科书》一文,主张把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日本“战败日”改为“休战日”。1958 年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入中国大陆”。1969 年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删去了所有关于反省战争责任的内容。
如果说第一次教科书“改恶”事件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20 世纪80 年代的教科书“改恶”则是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在教科书修改上的大动作。1982 年6 月,有高中历史教科书将日本侵略亚洲邻国全部改为“进入”,并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进行了淡化和删减。日本文部省审定这部美化侵略的教科书合格,是为第二次教科书“改恶”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本政府切实负起责任,修改教科书中的错误,不要用错误的史观教育下一代, 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
2001 年3 月,文部科学省审定扶桑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严重歪曲历史的初中《新历史教科书》合格,酿成了第三次教科书“改恶”事件。中国认为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挑战中日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的新表现,要求日方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 切实履行迄今在历史问题上所做的郑重承诺,阻止这本公然宣扬“皇国史观”、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的使用。
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被审定合格后,引起日本进步人士、学者的警惕,他们呼吁学校不要使用,认为用错误的历史观教育下一代,将把日本带入歧途。由于日本进步学者、进步人士和学生家长的反对,《新历史教科书》使用率只有0.039%。2005 年4 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再次审定这部《新历史教科书》合格,2006 年新学年有1.04%的学校选用这版教科书,包括公立学校。虽然绝对使用量仍然很少,但是有公立学校选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中国对于教科书“改恶”事件的关注,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坚持发展中日关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使用,不可能不受现实政治的制约。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存在着否定侵略战争性质、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势力,他们不断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以培养日本人“民族自信”、振奋 “民族精神”为由,要用错误的历史观教育下一代。现在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叙述,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与不足,在书写方式、价值判断和导向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东京审判中的被告席
首先,日本历史教科书普遍淡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与性质。
其次,夸大日本军方与政府的矛盾分歧,忽视其扩张目标的一致性。
再次,强调战争给日本造成的灾难,对深受侵略灾难的中国人缺乏必要的同情,更未深入分析造成战争灾难的原因。
最后,轻视中国持久抗战对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作用。教科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历史教育承载着传播历史真相、树立学生价值观的责任。日本虽然没有国家版教科书,但是,文部科学省编写的《学习指导要领》,实际体现着国家意志。
2005 年在《教育基本法》颁布近六十年后,日本着手对《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进行改订,提出要适应21 世纪基础知识社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学生具有确实的学习力、丰富的心智和健全的体魄。2010 年文部科学省修订高中《学校指导要领》,2014 年进行再次修正, 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以及生活、文化的地域特色,综合理解日本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特色,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这体现了全球化趋势中,日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重视历史与现实、日本与世界的关系。但是,伴随着《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学校指导要领》的改订,日本保守势力呼吁在历史教育中应否定“东京审判史观”“马克思主义史观”,以否定侵略来树立所谓的“民族自信心”,这非常值得我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