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用裸模被批低俗,央美劣展少人问……其实是同一个大问题

14日有人上传了一组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示范人体写生的课堂照片,只拍了作品,没拍模特本身。居然引来了讨论,被有些人批评低俗。

500

17日还一度上了热搜,今天观察者网也做了相关新闻。

上了热搜便做新闻,这没问题,但我觉得有些事情应该交代清楚。

热搜这个东西,即使不是买的,不是人工干预的,也不能真正反映舆论的倾向。不管哪家的热搜、热榜,自动筛选机制无非是看浏览、评论的数量,可能大部分人都在骂那些批评的人,但上热搜就变成看似对等的所谓“引争议”了。

500

所谓“不少人在评论区言辞激烈”,在比例上看大致是多少,还是应该有所交代。对于两边的典型评论,其点赞数的多寡,也应该选两条比较下。

否则给人形成一种许多国人仍旧闭塞、落后乃至不可理喻的形象。

诚然,根据专业研究者的调查,大部分网民学历不高,相应地,对艺术的理解可能也不深,但是否真的到连人体写生都不能接受的程度?真的和活在大清似的?

500

这个能上热搜,我猜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对人体写生仍然好奇,有性的联想,但很多人好奇不等于他们都会故意装作道貌岸然的样子抨击。现实中这种“边看边骂”的情况也许多些,匿名的网上则会减少很多。

媒体为了点击,报道争议,而不是报道那些批评者被喷惨,等于是夸大了极端者的声音,对国人认识这个社会,对外界理解中国,有一丁点好处吗?

反过来说,该尽到媒体责任的地方,则没有动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展览,被批是假画,却没有什么媒体关注。

500

(尤勇作的对比图,上为这次展出的号称达芬奇“真迹”的作品,下为真迹)

应该说,作品的优劣是很明显的。

要完完全全锤爆是假画,也不容易,只能说这些画在欧洲都不受待见。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之际,全球都想展览达芬奇作品,而这些劣质画作,就是央美能争取到的极限。

央美当然不认账是假画,反正有意大利使馆作为协办单位背书。

500

但意大利方面也不傻,对于一些质量明显不高的作品,怎会简单背锅?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孟斐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画作的真伪不做评价”。

在对尤勇的回应中,展方强调了“开放性”。确实有的所谓真迹,在作者达芬奇后面标了个“传”字。但从展览陈设来看,这种“开放性”只是找补的说辞,展览本身还是在把低劣作品当优秀作品推,缺乏对其的严肃批评。

我之前介绍过上博的董其昌展览(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99595), 为了顾及其他博物馆的“脸面”,当然也保留了“开放性”,很多话没有明说。但在大幅电子屏上对比台北本伪作与上博本的细节,可以说把赝品锤得死死的。

500

这才是负责任的“开放性”,在基本的审美情趣上,对公众要有恰当的交代,不然谈何美育?

当然,上博的董其昌展基本上是独立策展,根据自己对董其昌的艺术理解,向其他博物馆借展品,所以能够张弛有度。

但央美这次恐怕只是借着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机会搬了一个展,没有多少操作空间,没有什么话语权。

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家级艺术机构,只能拿到低劣展品,策展缺乏深度,完全不能体现出自身对达芬奇的理解,不能体现出自己的美学理念,即使不说是假画展,也是一个非常丢分掉价的展览。

地方机构如果展出这些展品,或许还情有可原,但央美这样做,自然会令艺术工作者、爱好者们失望。“开放性”的说辞更是无法服众。

这种时候,媒体们怎么就没有什么声音了?

没人愿意得罪央美,但人人都愿意去炒作“裸模争议”。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尤勇也换了一种“勇”,选择急流“勇”退。

500

虽然用古人造假之道来找点理由,但无奈之情还是清晰可辨。

我们的媒体什么时候能给人增加些勇气,而不是徒增丧气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