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普通市民图鉴:一股与北京朝阳群众相媲美的神秘力量

专注研究互联网文化

和趣味新生活

第 3 篇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后记:

在所有吐槽深圳的话题中,最让人伤心的话题就是住房和教育的问题。因此有段子是这么写的:

“来了就是深圳人,但如果你没钱就是惠州或者东莞人”。

虽然惠州和东莞躺枪,但却道破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落户深圳很容易,定居深圳却很难,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深圳适合年轻人奋斗赚钱,却无法安居,过了一定年龄就得逃离的原因。

因此,“深圳人”这个词,并不是大家特别想“追逐”的一个词,因为太简单了,你只需要是大学生,就可以把户口迁过来,还能领不少补贴,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作为一个年轻人,大老远来深圳奋斗,肯定不甘于成为深圳人,而是想在这座充满包容、伟大的城市留下来,定居,繁衍后代。

那么,大家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最近,微博上的一个梗,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前一段时间,一个叫#深圳普通市民#的梗在微博上火了,讲述了一个像北京朝阳群众那样的神秘群体,能拍高端作品,能讲熟练运用繁体字、简体字和英文,虽然是普通市民,却非常不普通。

500

这引起了刘主任的注意。

就像北京朝阳群众,跟北京人是有区别一样,深圳普通市民,应该跟深圳人也是有区别的。

那么,深圳普通市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在刘主任看来,有空去玩摄影的人,一定是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的,时间自由的背后,可能是财务自由,或者殷实的家庭基础,而在深圳,殷实的家庭基础,意味着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等等。

但是,深圳太大了,每个区的文化又不一样,从互联网文化的角度,深圳普通市民又分为三类,以罗湖、福田为代表的关内普通市民,主要是第一代深圳移民,从事传统行业,他们已经是功成名就;以龙岗、宝安、龙华为代表的第二类拥有不少农民房的市民,他们虽然不工作,但靠收租可以活得非常好;以南山,尤其是粤海街道办为代表的互联网从业者,作为深圳的新兴阶层,他们的实力,风头正劲。

虽然这样分类还是很片面,但我们力图丰富“深圳普通市民”这个名词,让更多的人知道不一样的深圳。

愿每一个来深圳奋斗的你,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地地道道的、土里土气的、简简单单的、充满正能量的、可爱的、喜欢穿拖鞋喝海鲜粥的———深圳普通市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