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關關”?怎个“窈窕”?(作者:杨一光)

 

 

好像是胡适说的:诗经的一大半我都读不懂。文人都是很顾脸面的,能说出这样的大实话来还真是不容易。大家尚且如此,而我等小家又是如何?且依实来论,如的首篇、首章,也是学生念书必学的段子:“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读懂了吗?

 

1)“關關”不是指鸟叫。

“關關”: 旧释之为:“雌雄相应之和声”;正字通:“鸟鸣声”;古代汉语:“鸟的和鸣声”。以上旧释都认为“關關”是象声词,是指鸟的叫声。可从念书时起我就有个疑问:这是什么鸟叫,这么难听?而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总才算是找到了自以为满意的解释。

其实,这“關關”者,指的并不是鸟叫。“關”有关联义,而“关联”二字的繁体作“關聯”,即都是从“𢇇”。 說文释“𢇇”为“以糸贯杼(zhu4)”,即有缠绕或连贯的意思,是故“關”、“聯”合词,以表示事物之相关相联。而雄雌雎鸠相随相伴,互为關聯、相互關切,这才是“關關”之本义。

所以,之叠用“關關”,原是“以彼物比此物”,即是以雄雌雎鸠之相随相伴而比方君子、淑女之相聚相与,于是才引出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我们今天的常用词:關(关)心、關(关)爱、關(关)切之“關”,亦是这“關關”之义的延用。

由上可见,这“關關”非同于“唧唧”、“喔喔”一类,即其本来说的并不是什么鸟叫。

 

2)“窈窕”说的不是美女。

 

再说“窈窕”。朱熹释曰“幽闲之意”,古代汉语认为是“美好的样子”,而古汉语常用字典则释之为“文静而漂亮”,其实这三家之说都未切义。

 

从字义上看,“窈窕”这两个字都从“穴”,而“穴”的本义是指居室或居穴,遂引申为暗处或幽暗义;其“窈”又从“幼”,“幼”有弱小或不显义,而“窕”从“兆”者,本是轮廓之谓,有空旷之义;似于幽暗中之所见,即依稀仿佛,或隐又现,似有若无者,是为“窈窕”也。班固西都赋:“步甬道而萦纡,又窈窕而不见阳”,此之“窈窕”即用的是其本义。而结合诗义可知,这“窈窕淑女”,只应该是诗人梦中所见,冥中所想,是说不清摸样也指不定是谁的女子。故其二章曰:“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即只祈望是在朦胧之梦中相见。而其三章所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则是遐想与那女子相会并讨其欢喜的场景。

“窈窕”本是不清楚,即依稀仿佛之谓,属于似有若无之说,可见朱熹以“幽闲”做释,还算贴点边际,而所谓“美好的样子”、“文静而漂亮”者,或可为“淑”字注,而无关乎“窈窕”事。

 

3“雎鸠”本指的是鸽子。

 

这诗中的“雎鸠”,其实也很值得商榷。朱熹释之为:“水鸟”、“似凫”。然“凫”为鹜种,即与野鸭子是一类。而“鸠”则是另一类,且非为水禽。鸠类中,我们今天最常见的就是鸽子,而在古代,这鸽子又有“祝鸠”、“鸤鸠”、“蒙鸠”、“斑鸠”之别谓。是故我个人认为,这“雎鸠”其实说的就是鸽子。

 

鸽子古又称“鳺(fu1)”、“鴀(fou3)”、“鹁”,或称“鹁鸽”、“鹁鸪”、“蒲鸽”等,而以类呼之,则为“鸠”矣。“鸠”有聚集之义,今称“纠集”者,本作“鸠集”。而鸽子喜好群居,即来则一帮,聚则一伙,飞则一群,是知“鸠”之聚,即是取义于鸽。

 

鸽子需要到水边去饮水,故称“在河之洲”。“洲”即水中淤积的滩涂或小岛。

 

同时我还认为,这“雎鸠”应“睢鸠”之讹。“睢(hui1)”字旧释“仰望”,即张望貌。鸽子性警,好张望,是故又以“睢”名。而“雎”与“睢”形似,故有此讹。

 

4)“好逑”者,追求也。

关于“好逑”, 旧释“逑”为“仇”或“配偶”,这虽合乎于诗义,但却谬乎于字理。其实这“好逑”之“逑”,就是追求之“求”的本字。“追”从“辶(chuo4)”,而以“辶”为偏旁,多与行走有关,是知“逑”应是行而寻求之义,故亦从“辶”。而所从“求”的本义应是聚集,其二章“寤寐求之”以及“求之不得”之“求”,说的就是此义。“求之不得”即不得相聚之谓。“好逑”之“好”,是相亲相近义,欲亲近之,故追求之,是为“好逑”也。

当然,以上也不过是我的个人见识,亦未必就算得上是“读懂”。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