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青岛大虾呢?出门还以为到了维多利亚湾

又一个北方香港

500

夏季来临,北京愈发酷热,饭Sir也有空出去,遂决定到青岛一游,特此与各位读者。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此为青岛之行第二篇。


饭sir上回说到玩完了青岛老市区的几个著名景点,这次就谈谈青岛吃喝玩乐里的吃喝,顺便带大家逛逛青岛夜景。

总的来说,青岛作为一个海滨都市,秀丽的风景下美食也多,尤其是靠海吃海,几天时间让饭sir吃海鲜吃到饱。饭后为了消食到街上闲逛,又领略了熙熙攘攘、流光溢彩的夜景,看着海边的高楼大厦,还真一种身处南方海港都市的感觉,带路的朋友豪情万丈:“青岛以后有大发展,要做北方香港!”

大虾,大虾,又见大虾

说起青岛的美食,大家都知道有丰富的海鲜、知名的青岛啤酒、神奇的崂山饮料,饭sir这次来青岛,自然也把这些都尝试了一遍。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全国人民近年来对青岛餐饮界最多的印象,可能就是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了。

500

青岛大虾事件在2015年爆发后,曾对青岛旅游市场、乃至整个山东形象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网友甚至调侃一只大虾就让数百亿的“好客山东欢迎您”的旅游推广全白费了,好客山东也一度被调侃成了“浩克省”。

当然早几年前,饭sir就从朋友那里知道真正的海捕大虾可不便宜,一只几斤重的大海虾卖你七八十甚至上百元不足为奇,毕竟分量、个头、数量就在那,每年不到季节还吃不到新鲜的大虾呢。

500

但那次“大虾”事件关键是黑心店主卖得压根就不是大海虾,就是我们路边摊常见的小龙虾,一盘三四十还能接受,有些地方还能再便宜。这店主却玩文字游戏,非得按只算,但你这小米虾一筷子就能夹几个,人家大海虾一支得两手才能抓住,这能是同一个菜吗?

青岛本地朋友觉得还有委屈的,因为这店主根本不是青岛人,是个来青岛就几年的东北人,据说当时老婆生小孩住院缺钱,这才临时想了个按只卖“海鲜”的馊主意,他旁边几家同行事先都劝他不要这样干,但这货死活不听,结果最后出事把大家都连累了,自己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不过,事情既然发生,再怎么后悔也于事无补。倒是大虾事件发生后,舆论对旅游价格欺诈事件进行了集中曝光,促使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整顿,全国各地的游客这几年倒是因此安心了不少。何况饭sir这几日在青岛都有亲戚朋友照顾,吃喝上是不担心的。

500

因此,当第一晚接风宴上菜时,饭sir第一时间就没想到啥38元大虾,该吃吃、该喝喝,几个海鲜特色菜都尝了,连夸味道不错。倒是本地有位大叔看我们没把虾吃完,开玩笑说:“青岛大虾可不便宜,别浪费了。”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饭sir事后倒是问了下这些菜的价格,虽然分量挺多,但普遍并不贵,例如那盘虾也就五六十元,这顿饭八个人吃饭,人均下来也就一百多。另外,因为他们经常来这家海鲜店吃饭,所以老板还给打九折结账,算下来就更少了。

500

500

比起一些菜单里只有菜名,且还要你猜是什么意思的商家,我们聚餐的这家店明码标价这方面确实做的不错,不但用大招牌把价格写清楚了,海鲜全部实物展示,连不方便保存的炒菜和凉菜都用食物模型做出来给顾客挑选。

其实按理说起来,青岛的海鲜不该特别昂贵,毕竟这是一座靠海的城市,海产品十分丰富,就连空气里都有海水咸味。

500

这里的餐厅连造型都盖成船只,乍一看还以为这船都被冲到岸上了。

青岛因海而兴,自古渔业发达。况且现在交通便利、物流冷藏技术进步,国内外各地的海鲜产品都在青岛有售。

例如,饭sir后来在市北区酒楼吃海鲜时,就听老板介绍有来自浙江的海鱼和江苏远海捕捉的大虾,价钱也都不算太高,几斤一大盘的海鲜最贵188元,一些本地家常的蛤俐、海参、鲅鱼饺子更加便宜,一例不过二三十元。

如果去青岛街头巷尾的家常馆子吃饭,价钱还能再实惠一些。饭sir和亲戚朋友几个人在酒店附近的路边店吃了四个菜,两肉两素最后也就花了81元,很多菜价跟北京差不多,有些还便宜一些。

朋友介绍,青岛这边有人均有230元、带游泳池和电影院的高端烧烤店;也有路边人均60、一串不过3元的烧烤摊。饭sir晚上在海边吃烧烤,也没碰到讹人的摊主,都还消费的起。

全民赶海

500

青岛本地市民还有更实惠的吃法,就是自己动手钓鱼、挖海鲜。这样做只要有时间,基本不花什么钱,简单的鱼竿、铲子就能干。

饭sir之前在参观青岛栈桥时,就发现有很多市民在滩涂上挖东西,走近一看发现在挖海蛎子、海蛭,多的能用水桶装,少的放背包就扛走了。饭sir刚开始还挺奇怪,怎么渔场都设在旅游区了,本地陪同的亲戚告诉我这不是渔民,基本就是挖来自己吃的。

再走近仔细一看,果然是这样。不但有成年人三五成群在埋头苦干,一些明显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在岸边溜达,看看今天退潮了有什么海货。甚至有几个小朋友也在大人的带领下,拿着自己的玩具铲子挖的不亦乐乎。

饭sir不禁感慨,海洋城市果然不一样,内陆的小朋友只能用泥巴堆“房子”,海边的小孩从小就能自食其力了,真真的靠海吃海啊!

500

至于内陆也有的钓鱼活动,青岛这边也有些不同。虽然也是在岸边架起鱼竿,但竿子明显长的多、粗的多,而且一位钓鱼者往往放上三四个个、甚至五六个鱼竿。

饭sir初见时很惊讶,询问有那么多鱼可吊吗?几位钓鱼者都肯定的回答有的是鱼,而且有几位大叔还说自己天天来海边钓鱼,明天都能在桶里装上几条带回家。果然,海洋的资源不是内陆小湖小河可以比的。

除了 吃喝,青岛人的玩乐也多半与海相关。饭sir前面说到刚到青岛住的酒店离五四广场挺近。其实这广场南边就是贯通青岛海岸线的步道,而且紧挨着的就是一个观光游艇码头。

500

500

在此码头乘船可以畅游青岛内部海岸线,看风景还是很好的。一人票价是小船80元,大船150元,夏季从早上8点到傍晚6点都开船。

500

旁边的纪念品商店也很有意思,不大的铺面每一间都用全国地名做名称,饭sir工作的北京、自己青岛的名号都有。

另外,因为海风确实大,这里每个老板都是长衣长袖,甚至有人穿上了风衣御寒,一点也没有酷暑的样子,大家好像都坐在天然空调房里。同行的本地朋友解释说青岛就在七月份热几天,我们来的这几天感觉凉快是很正常的。

梦回香港?

500

不过除了天气不热,湿润的空气、曲折的道路、联排的高楼大厦、岸边拥挤兴奋的人群,尤其是夜晚的灯光秀,倒是让饭sir有点在上海外滩的感觉。

但饭sir晚上往五四广场这边走上一段后,发现跟上海也不一样,因为外滩是在黄浦江旁边,并不是面向大海。突然,朋友对我自豪的说:“青岛海边像不像香港维多利亚湾?”饭sir一惊,还真别说,虽然楼矮了些、少了些,但晚上也看不清,再加上灯光这么一照一晃,说我们在南方哪个海滨都市是一点也没有违和感的。

500

青岛夜里有些“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意境了。

朋友介绍,青岛这些年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交通、渔业外,还对金融、外贸越来越重视。这些年,青岛集中在老市区海岸建设了金融一条街。除了本地的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企业,大批外地的银行、投资公司也纷纷落户,这些亮灯的大楼就是这些公司设在青岛的办公楼。现在很多来青岛的游客,已经把五四广场南边这里叫做“小维多利亚湾”了。

饭sir这位朋友近年来也利用青岛的外贸优势,代理了香港某大福首饰品牌,产品销往整个山东半岛地区,几年就赚到七位数,现在也是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了。不光这一位朋友,这样的故事我在青岛还听到好几例。

因为青岛在北方区位条件好,而且本身的基础也不错,包括消费水平什么的也可以,很多港澳台企业、乃至日本、韩国、美国的企业在青岛设厂办公司的也很多。这样说来,青岛跟香港对标也是出了成绩的。

不过,想成为香港第二的城市不止青岛一个。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连市有次曾被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表扬了一番,在放完美丽现代的街景后,播音员严肃的说大连发展迅速,近年来“已经被誉为北方香港”,当时还是小学生的饭sir听到这里都愣住了。

多年过去后,饭sir再去大连采访时,没听到大连本地人与香港比较。倒是这次青岛消暑度假时来到了小维多利亚湾,看着青岛红火的海岸夜景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恍惚中倒觉得这真有点北方香港的意思。

青岛可能也有这样的资本叫板。今年青岛提出学习香港隔河相望的深圳,有“南深圳,北青岛”的说法。媒体认为,作为北方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天津的城市,在南北经济逐渐拉大的情况下,青岛确实有必要快速崛起,拉动整个区域经济。

500

另外,现在在网上搜索维多利亚湾,青岛紧跟香港后面,还能搜到青岛某楼盘,有点令人哭笑不得。

·END·

500

跟随饭sir的脚步,继续游历青岛,换个住宿之处,看看普京下榻的酒店是什么样,享受一把元首待遇,下篇文章将介绍一带一路给青岛带来的国际化趋势!

本文来源于饭财经,已获原文作者同意转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