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里再也看不到的镇馆之宝,图说努尔哈赤剑和皇太极腰刀

500

2006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曾经评选出的十大镇馆之宝包括:努尔哈赤剑、皇太极御用腰刀、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后金天命云板、金代交龙钮大钟、清郎世宁《设色竹荫西狑图轴》、清王翚等人绘制的《设色康熙南巡图卷》、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清乾隆款嵌珐琅缠枝花卉钵以及清乾隆御笔“紫气东来”金漆赶珠龙纹匾。我们在此简要介绍下努尔哈赤剑和皇太极刀,因为文物原品珍贵,多年以来沈阳故宫皇太极刀展览均为复制品,努尔哈赤剑则很少展览,以致当地冷兵器爱好者都很难见到文物原貌。好在文物原品曾在2015年4月借展北京颐和园《龙兴关外——清前文物展》展览,以下实拍细图均为笔者拍摄,以飨读者。努尔哈赤剑,圭首剑锋,不开刃。全长80.5厘米,刃长58.3厘米,刃宽3.1厘米,柄长19厘米。剑镡长3.2厘米,宽9.9厘米,刻玉兔、祥云图案,两端为龙首、鱼身的睚眦纹饰。剑首宽8.3厘米,为铜质典型海棠形如意明代剑首,錾刻天官、鹿、鹤图案以实心铜目钉固定于剑茎尾端,无尾铆,柄身牛角制,穿铜目钉固定于铁茎。从剑镡、剑首纹饰图案看有“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的寓意。剑鞘分节外包铜皮及鲛鱼皮面,铜横箍7道,鞘表面另镶有铜质镀金螭虎纹和菱形花卉纹饰。清乾隆年间曾为此剑佩以鹿皮条,其上用汉、满两体文字书写:“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等字样。皮条于1959年遗失。该剑做工精良,纹饰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极浓的汉民族文化气息。根据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朝廷曾敕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一事,有关专家学者推断该剑即为明朝所授“龙虎将军剑”。

500

明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进呈奏文:"乞讨金顶大帽服色及龙虎将军职衔"。万历二十三年,他在李成梁等明朝官员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龙虎将军"这个最高封赏。龙虎将军是明朝最高勋级的武官,正二品大员,与兵部尚书品级相同。龙虎将军的一身行头自是荣耀至级,威风八面。六梁金冠,犀牛带,四色云凤绶,象牙笏,狮子绣大绯袍,这身装扮已是皇帝之下最为显贵的服饰了。有明一代,辽东只有横霸数千里的哈达部巨酋王台和努尔哈赤得到过这个封赏。一旦获得这个官职,地位将远远高于其他女真都督。明人茅瑞征在《东夷考略》中说"奴儿哈赤既窃名号,夸耀东夷,则势愈强"。凭借这个职衔,努尔哈赤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每次出兵都师出有名,而且归附者越来越多,从而加速了女真统一的进程。

500

皇太极腰刀,雁翎刀形,尾铆结构。刀刃钢制,刃锋利。腰刀全长99.9厘米,刃长75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刀身单槽涂朱砂,铜鎏金镂空穿枝龙纹方装具。柄缠青色棉线,刀緌缺失。鞘包染色牛羊皮,横系四条铜箍,中为双附耳箍,无提梁连缀。鞘无刀带,栓系鹿皮条,书写满汉文字:“太宗文皇帝御用腰刀一把,原在盛京尊藏。”努尔哈赤剑和皇太极刀约在崇德年间被清太宗皇太极作为祭品奉献到实胜寺玛哈噶喇佛楼。

500

500

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征服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林丹汗妻子苏泰太后与太子额哲,带着“元传玉玺”、“玛哈噶喇金佛”投归皇太极。“玛哈噶喇金佛”是元代国师帕思八用千斤铸成,起初供奉在五台山,后归察哈尔林丹汗。苏泰太后归顺皇太极时,派墨尔根都尔金喇嘛,用白色骆驼驮载这尊“玛哈噶喇金佛”来到盛京(沈阳)城。当白色骆驼行走到盛京城外五里时,卧地不起。于是,皇太极决定在白骆驼卧地处,为“玛哈噶喇金佛”建造佛楼。不久,又在玛哈噶喇佛楼附近,建造规模更大的喇嘛寺庙“莲花净土实胜寺”,即如今北市场地区的“皇寺庙”。3年后,该皇寺庙落成时,皇太极率领八旗诸王、贝勒、大臣前去礼佛,并向“玛哈噶喇金佛”奉献大量祭品。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作为其中祭品,此后一直在皇寺庙中保存。历代皇帝东巡盛京时多有拜谒,这些国宝在盛京实胜寺历经了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

500

沈阳解放后的1948年11月27日,沈阳故宫开放展览。当时的东北文物管理处,把包括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调给沈阳故宫展览。从此,这两件兵器便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的镇宫之宝,并被定为定为国家甲级文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