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气薄云霄~~陈化成
忠义之气薄云霄----名宦阮元、苏廷玉、林树梅眼中的名将陈化成
杨仁飞
一、厦门旧城里的陈化成故居
近日陪同外地的朋友逛厦门旧城,一走走到了位于草埔街的陈化成故居。旗杆石依然在那里,挂在厅堂里的陈化成像与事迹介绍,因为杂乱无章的生活用品而失去了肃穆与庄严。
前一段时间购得《苏廷玉文集》又将我的视线落到陈化成身上。他曾著《陈忠愍公輓词》,感慨“吾乡节烈本山川”,在陈化成的绣像上曾书,“公与余里居沿海,相望十里而强,李忠毅里与余居三十里而弱,忠贞之气后光相继,咫尺相望而足见吾乡山川英气,代多伟人耳。”。有朋友曾在我的一篇文章前写道,一群闽南武将叱咤风云,沈有容、李长庚、陈化成、邱良功等等,昔日同安,今日厦门、金门文臣武将辈出,保卫海疆功不可没。
二、清中叶台海武将辈出
陈化成,1776年生于福建同安丙州,字业章,号莲峰,16岁时随伯母前往台湾读书习武。22岁加入水师,不久便因军功被提拔为水师额外外委。此后陈化成又多次建功升至澎湖水师副将,后于1823年升任广东碣石总兵,历任金门总兵、台湾总兵。1830年,陈化成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1840年陈化成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改善吴淞防务。
陈化成是士兵口中爱兵如子的“陈老佛”。 1841年秋,英国扩大侵略战争,9月攻陷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壮烈殉国。陈化成在写给同乡、前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设事机不测,亦必以死继之!”
1842年6月16日清晨,东南风大作,英舰队向吴淞海塘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分别向东、西两炮台实行猛烈炮轰。陈化成亲自登上西炮台执旗指挥,守备韦印福和外委徐大华等指挥着西炮台的二十四门红衣大炮及其他炮位,向英舰猛烈还击。双方炮弹往来射击,战斗异常激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这位67岁的老将壮烈牺牲在炮台上。
三、陈化成与苏廷玉心心相惜
苏廷玉,同安人,5岁起即在泉州读书。幼年丧父,勤奋好学,嘉庆八年(1803年)补博士弟子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人。嘉庆十九年甲戍(1814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刑部主事,勤审案,有能干之誉。道光六年(1826年),擢刑部员外郎。道光七年(1827年),京察(评审京官政绩)一等,拜刑部郎中。后官至暑理四川总督。
作为同乡,他与陈化成友情深厚,“与公同里又旧知”。
苏廷玉写道,“公与余同里旧识,上半年春余侨居吴下,公贻书云‘:逆焰甚张,某海上攻战四十余年,如贼来必力战,可以制胜。至成败自有天定,但能为国宣力,死亦心甘!敢以奉告。’其志可知矣。”
陈化成殉国后,苏廷玉为其作《皇清诰授建威将军江南提督忠愍陈公墓志铭》《陈忠愍公輓词》。
在厦门博物馆所藏的一副陈化成遗像诗文卷中,后来官至署理四川总督的同安人苏廷玉为战死的陈化成临摹遗像时写道,“公与余里居沿海,相望十里而强,李忠毅里与余居三十里而弱,忠贞之气后光相继,咫尺相望而足见吾乡山川英气,代多伟人耳。”(“陈忠愍公遗像”苏廷玉临摹,厦门博物馆藏品)
这里的强与弱,不仅指地势、距离,也许还暗指了李长庚身后的寂寞与围绕他身后的家族纷争事。
而作为同乡的苏廷玉更自豪的是,“忠贞之气,后光相继,咫尺相望,而足见吾乡山川英气,代多伟人耳。”
忠烈辈出,乡有荣焉。
苏廷玉在《陈忠愍公輓词》中表达了对陈化成英雄殉国的悲伤之情及对陈化成浩然正气的肯定。
公讳化成,同安人,任江南总督。英夷陷吴松,公死之。
蛟鼇气噴半天墨,惨澹军容生死逼。烈焰飞空如雨繁,大星芒敛暗无色。三年薪胆士卒同,刁斗森严誓杀賊。(公驻海塘三年,与士卒同甘苦,病亟犹卧戎帐中,不移煖室。牛镜塘制府书来,有心如金石之言)大海波涛战鼓声,熌尸体狼藉势已北。逆首仓皇张黑旗哗言速退无停刻。如何火弹纵横飞舞,将军百创皆贯革。蚁屯巨舰卷山来,偏裨卒伍同死力。功败垂成欲问天,天容震动泪沾臆。裹尸苇蕩半月余,如生而貌咸叹息。怒目不眠视如常,满腔浩气曷有极。贤令伤心备棺衾,污泥铁弹亲拂拭。与公同里又旧知,昨岁书来无粉饰。呜呼!忠义之气薄云霄,英灵千载胆降陟。吾乡节烈本山川,公曾亲侍忠毅侧,他年铭绩与铭忠,丰碑十丈相望勒。
李忠毅公,即同安籍闽浙水提督李长庚。苏廷玉一直高度赞赏这位壮烈牺牲在保卫海疆事业的先贤。他在“读李忠毅褒忠录题后”诗中写道,“誓将溟海缚引恩,战鼓轟雷白日昏。小丑未除身已瘁,大星虽落气犹存。心联十万军容愤,泪洒九重天语温。毕竟尅期能杀贼,灵旗四面护英魂。
四、厦门博物馆的藏品相当珍贵
除了诗文外,厦门博物馆常展的一件陈化成遗像诗文卷,讴歌了陈化成的战功与忠义之气。
这一幅藏品弥足珍贵,是揭开陈化成身后历史的一扇大门。
何丙仲先生撰文介绍说,这一幅《陈忠愍公遗像诗卷》,由一幅绢本画像和十五幅高度一致而宽幅不一的题诗题记作品装裱成手卷,总宽幅 17.30 米,高 0.33 米。题诗题记作品有 44 篇(段);写作时间有年款可查者最早从道光癸卯( 1843 年)开始,至迟为同治癸亥( 1863 年);作者(含题观款者)共49人,遍及吴门(苏州)、津门(天津)、厦门、霞漳(今漳州)等地。据已故厦门图书馆馆长李禧在引首之前的短跋介绍:该手卷于 1955 年归藏时曾经重裱。品相至今基本完好。
陈化成壮烈殉国后第十日,嘉定县令练廷璜觅得其遗体,殓于嘉定武庙,同时,“乃属程君庭鹭绘遗像,因纪以诗”。
阮元曾经评论过清代福建有几位文武大吏死后获得谥号尊崇情况,认为福建文不如武,道光以前,福建籍武将施琅、施世镖、蓝廷珍、李长庚、陈化成死后均获谥号,即官方给予他们最高评价。
“在扬州,日偶与杨竹圃方伯、林岵瞻比部扬祖谈及吾闽省运之衰,因历考国朝吾闽百余年来,文臣得谥者仅五人,一为南安淇文襄公,一为安溪李文贞公,一为漳浦蔡文勤公,及其从子文恭公,一为侯官陈忠毅公丹赤。盖自嘉庆六年蔡文恭公之后,无一人再膺斯典者。若武臣,则指不胜屈矣。有一家而得谥者,如平和海澄公黄忠恪王梧、及子忠勇公芳度、从子忠襄公芳世、襄愍公芳泰、孙温简公应缵,异数殊荣,实古今所希有。此外如晋江靖海侯施襄壮公琅、及子提督勇果公世骠、提督蓝襄毅公廷珍、及族子襄毅公元枚、总兵朱忠壮公天贵,而同安提督黄恪慎公有才、林温僖公君升、胡勤懿公贵、李忠毅公长庚、邱刚勇公良功、总兵胡武壮公振声,数十年中,同县凡六人得谥,亦盛事也。按记此后数日,接阅邸抄,恭悉松江提督陈化成蒙赐谥忠愍,亦同安人。辛丑秋,曾与余在吴淞共事三阅月。
陈公起海滨,昔从李壮烈,百战矢孤忠,临难同果决。
此乃练廷璜所撰写。练广东连平县人,道光乙酉(1825年)科拔贡朝考二等,进士。曾任松江知府,文学家。
其实,陈化成不仅与李长庚是同乡,还是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陈化成继承李长庚忠君报国之精神,成为近代反抗列强侵略的先驱。厦门博物馆里的陈化成文物,意外看到更多的历史。因此,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让我们后世看到闽南大地曾经的物华天宝,曾经骄傲的人才辈出!
朱自清散文《文物·旧书·毛笔》说得好,有些东西是经过历史筛选才被我们看到,不同文物各有命运,但应该过去的总是要过去。
人物简介
1、苏廷玉5岁起即在泉州读书。幼年丧父,勤奋好学,嘉庆八年(1803年)补博士弟子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人。
举进士、初授官
嘉庆十九年甲戍(1814年),苏廷玉成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翰林院短期职位,学习当官知识,一般为期三年),散馆(翰林院考核)后,任刑部主事,勤审案,有能干之誉。
道光六年(1826年),擢刑部员外郎。
道光七年(1827年),京察(评审京官政绩)一等,拜刑部郎中。
2、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
3、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岩.福建省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人.生于1751年,(乾隆十五年)逝世于1808年(嘉庆十二年).1771年考取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任浙江衢州都司,累升提标游击,太平参将,乐清副将;澎湖协副将,福建海坛镇总兵;浙江定海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浙江提督;总统闽浙水师.
1808年,在追捕海盗蔡牵时,身先士卒,不幸中炮身亡.嘉庆帝加恩追封三等壮烈伯.着子孙后代世袭伯爵十六次,完后给予恩骑尉罔替.钦赐祭葬,赐溢"忠毅".
4、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