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视台湾历史的重大转折

来源:华广网 08-18 10:10

海外网8月18日电 据华广网报道,叙事本位是中国历史叙事的传统,主要指依赖客观的历史事存和历史精神,通过主客观的故事化文本呈现历史传统文化。李颉认为,司马迁写《史记》,直接继承孔氏《春秋》。先前的微言大义,到了《史记》变成妙笔铺陈。这种历史叙事的特征在于:大凡政治人物,都被诉诸道德评判,并且按照孔子的礼本标准加以褒贬。他还认为历史叙事,基于三个维度。一个是历史本身的维度,一个是审视的维度,一个是局外人的旁观维度。可以说,缺失其中一个维度的历史叙事都是偏面的,不客观的。

在《台湾历史的十大转折》第二篇中,作者选择了郑成功之死,而不是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作为台湾历史的第二个重大转折点,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谁也不能说郑成功是完人,有七情六欲,批评郑成功滥杀、认为台湾人神化了郑成功也许有一些道理。然而该文作者的真正意图不是为了批判郑成功,而是全面贬低郑成功,通过否定郑成功,继而否定郑成功从荷兰人收复台湾的功绩。在文中,只见作者对郑成功及明郑政权的否定。在他们眼里,“郑氏统治遇到了大肚王国的激烈反抗,而且郑军的几度征伐,也使荷兰时代维持半独立状态、由台湾中部一、二十个聚落联合组成的‘大肚王国’逐渐瓦解、没落。”在“台独史观”眼里,大肚王国是台湾第一个独立的政权,而这个所谓的王国的最后没落之罪不在荷兰人,而是郑成功。这是此文的另一话外音。

这里,我不得不对大肚王国历史作简单的介绍。令“台独”人士骄傲的大肚王国是16世纪中期由巴布拉族、猫雾捒族、巴则海族和洪雅族所建立的族群准王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又称白天之王。严格意义上说大肚王国是台湾中部一个部落的聚合体,各族以女姓来维持家系。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台湾期间,曾两次攻打大肚王国,迫使其服从荷兰人的统治,大肚王国在荷兰时期维持半独立的状态。1644年荷兰人PITERBOON曾率兵攻打北台湾未臣服的原住民,在回程南下时曾遇到巴布拉族基甘仔辖阿拉米率领部族强烈反击,第二年PITER用武力摧毁了13座反荷兰人的原住民村落。因此在台湾历史上,第一批真正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是大肚王国的部族们。而日后他们与明郑政权、清王朝中央王朝关系时好时坏,两者艰难地进行民族与文化的融合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曾经充满血与泪。明郑时期,由于不断派人屯垦,与大肚王国也发生过数次武装冲突,明郑将领高凌、杨祖被杀引发明郑军队进攻,1670年明郑将领刘国轩曾屠杀沙辘社,大肚王国开始解体。1715年巴则海族岸里社头目带领族人投降清廷,这个王国最后的消亡是在1631年。

在第二篇文章中,郑成功还有许多“罪恶”,如攻台充满了血腥的屠杀:“后世人们盛传郑成功‘攻克台湾’一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存在着血腥的波折。对峙期间,郑成功甚至杀害了大多数的俘虏”。这里,作者再次用传说替代了历史史实。17世纪初,郑成功军队与荷兰人的决战,可谓背水一战,荷兰人凭借火枪火炮让郑军伤亡严重,最后郑军以数十万军民的代价战胜了精锐的荷兰人,这场决战中,被杀的更多是中国军民。

此外,他们还认为,郑氏家族的所作所为,除了打着“奉明正朔”的政治旗帜,以海上商盗集团起家的他们,始终未将眼光转离海洋。然而他们也许不知道,也许不清楚,从郑芝龙时代起到明郑政权,他们是亚洲足以与荷兰、西班牙、葡萄人抗衡的海上力量,他们将生意做到了日本、东南亚,与西方殖民者进行海上的搏弈。

在整篇文章中,他们就是不愿浪费一个字来介绍郑成功如何跨越海峡与荷人作战,反而是认为郑经与其子乳母生下的孙子才是可能压垮‘国姓爷’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这样侮辱的方式宣告他们对郑成功一生的评价。

我们知道,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多个面向、多个角度去评价,但最后盖棺定论要看他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是否作出了贡献,贡献是否超越了他的缺失。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从台湾发展史,还是中华民族统一历史以及全球历史的角度,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建立新政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远比郑成功之死更有意义。也许郑成功之死,让这个刚刚建立的明郑政权失去了主心骨,使它在强大的清王朝面前无法隔洋抗争,加速了台湾回归祖国大陆一统的过程而已。

正如他们不愿将郑成功打败荷兰人作为台湾历史的重大事件一样,在接下来的第三个转折中,他们不是放在1684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派台湾巡抚管理台湾的历史事件上,而是100年之后的林爽文事件上,也是同样的意识形态考虑。他们从单一的台湾原住民的历史视角出发,认为“林爽文事件后,清政府改变了对台湾原住民的管理政策,如施行了‘赐姓’,让平埔族人改换汉姓,例如潘姓、杨姓、李姓……等,此举也使平埔族慢慢地消融,甚至误以为先祖来自中国,这一事件也改变了台湾内部的族群关系,也引发了台湾原住民反抗清统治的事件。”

然而历史不是这么单一发展的,世界上除了个别国家是单一民族外,很少有一个国家没有经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艰难过程,中国如此,英国如此,立国只有几百年美国也是如此。明郑政权与清王朝对台湾的统治不仅仅是台湾原住民的汉化过程,不仅仅是中央王朝与原住民族关系的调整过程,更是中国封建政权秩序在台湾的构建、实施、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尽管没有原住民百分之百的拥护,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反对,清代对台湾实施有效的政权管治、台湾正式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是台湾历史无法回避的事实。

因此从《台湾历史的十大转折》文章来看,无论是其对郑成功的评价,还是选择林爽文事件作为影响台湾的第三个重要事件,恰好印证了“历史是这个时代的都市消费品,但大多数被消费的历史作品并非出自历史学家之手”这一句话的意义。台湾历史学家卢建荣曾经说过,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本来就是很复杂,史家如何呈现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他是否为优秀的史家。而我希望,写出台湾历史重大转折文章的人,是一位真正优秀的台湾史学家。(本文作者为厦门市台湾学会研究员、副秘书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