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61斤巨大肿瘤,北大人民医院还原诊疗过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女性患者切除了61斤重的腹膜后肿瘤,打破了科室巨大肿瘤的手术纪录。

  这一典型病例背后,可能与公众、临床医生对腹膜后肿瘤认识不明、诊断不足等有关。

  撰文 | 郭雪梅

  61斤,大约是一名7岁孩子的体重。而在吴女士140斤的身体内,就长了这样一个巨大肿瘤。

  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无果后,近日,“医学界”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腹膜后肿瘤外科罗成华教授团队接下了这一难题,在多学科联合协助下,成功为吴女士实施手术,挽救了她的生命,并打破科室肿瘤切除的最高重量纪录。

  如何完成这一高难度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位专家向“医学界”还原了诊疗过程。

500

  手术前的吴女士

  还原手术过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医生陈小兵介绍,吴女士今年51岁,两年前被诊断为“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随后进行了第一次切除手术。

  但手术三个月后,肿瘤便复发了,此后开始逐渐侵袭她的身体,不断生长、扩张。在这期间,吴女士和家人怀着一线希望,辗转多家医院,却被告知风险太大,无法再次手术。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拖延时间,但肿瘤却不断生长,最终逐渐占据其腹腔近90%的空间,严重挤压着吴女士的内脏器官。

  此时,吴女士的行动变得极为不便,已经无法独立生活,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就在她和家人几乎陷入绝望之时,偶然在网上看到了罗成华教授团队此前做过类似的成功手术案例,于是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陈小兵介绍,吴女士的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几乎没有出现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经过团队的详细评估和全面检查,他们认为,尽管手术难度极大,但仍有成功的可能,于是决定为其实施手术。

  在业内,腹膜后肿瘤手术素有“腹部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之称,因手术难度极高,国内大多数医院的医生都缺乏开展如此巨大腹膜后肿瘤手术的经验。

  虽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成功为一位38岁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男性患者,切除了60斤的巨大肿瘤,但面对吴女士的病情,团队仍有不少挑战。

  “这次病例的特殊之处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肿瘤重量过大,打破了此前手术团队的纪录;另一方面,吴女士身材较为矮小,体重只有140斤,却长出了61斤的肿瘤,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陈小兵指出,吴女士来院时身体状态不佳,主要是由于肿瘤的长期消耗导致营养状况较差。不过,术前检查显示其心肺功能尚可,尽管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波动,但最终还是稳定了下来。

  据他介绍,此次手术最大的难点在于将肿瘤从腹腔内与之相关的众多脏器上分离下来。

  由于肿瘤体积巨大,几乎与腹腔内的所有脏器都有黏结,如何在分离过程中保护好脏器,是手术的关键点。同时,术中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和调整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医院组织了麻醉科、ICU、放射科等多个科室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提前做好心肺功能储备、改善营养状况、备血等各项应对策略和措施,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2日,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成功为吴女士切除了直径34厘米、重61斤的巨型肿瘤。

500

  团队为吴女士手术

  率先提出这一治疗理念

  “这次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目前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相关的治疗。”陈小兵表示,经过ICU的专业照顾,吴女士术后仅4天就返回了普通病房,恢复速度令人欣慰。

  不过,他也提醒,尽管手术顺利,患者后续仍需注意复发的可能性,并按照建议定期进行术后随访。

  腹膜后肿瘤是一类原发于腹膜后间隙(包括骶前及盆底间隙)的肿瘤,分为良性、恶性及交界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较为多见,主要包括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滑膜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等。

  《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指出,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5/10万~1.0/10万。尽管发病率不高,但这类肿瘤手术风险大,涉及脏器多,治疗非常困难,术后复发率也极高。

  有研究指出,腹膜后肿瘤经外科手术切除后,良性肿瘤的复发率为10%,恶性肿瘤的复发率在50%~80%。

  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以腹膜后脂肪肉瘤为例,若进行腹膜后全脂肪切除,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早在2017年,罗成华教授团队就在全球率先提出“全腹膜后脂肪切除”理念,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85%以上,此次吴女士手术也应用了该理念。

50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腹膜后肿瘤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主治医师肖萌萌介绍,目前临床观察到,腹膜后肿瘤并没有特别集中的发病人群,但大多数腹膜后肿瘤患者在确诊时,肿瘤往往已经直径很大了。

  “与其他肿瘤相比,5公分以下的腹膜后肿瘤可能在腹膜后肿瘤专业领域内都被认为是小的。”肖萌萌说。

  这种现象或与该疾病诊断不足有关。

  肖萌萌介绍,腹膜后肿瘤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肿瘤变大后,才可能出现压迫脏器等症状,加上国内很多临床医生、公众对该疾病缺乏了解,对脂肪上小的病灶视而不见,也使得腹膜后肿瘤在治疗时才发现其体积已相当之大。

  为推动国内腹膜后肿瘤诊疗的发展,2011年,罗成华教授牵头举办了首届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并于2016年发布了国内首部《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填补行业空白。

  今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式成立腹膜后肿瘤外科,旨在为更多腹膜后肿瘤患者提供更规范的医疗服务。

  在治疗巨大腹膜后肿瘤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过去多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肖萌萌介绍,在手术方面,团队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多项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此外,团队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牵头多项基础研究课题,并寻找治疗该疾病可能有效的药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