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女儿吃饭时候说,她以后不打算结婚

【本文由“ETAvatar”推荐,来自《林立:反家暴的两个新动作,值得更多喝彩而非指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前几天,女儿吃饭时候说,她以后不打算结婚。理由是:现在家暴都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婚姻制度就是对女性的桎梏,大概意思跟这篇文章差不多——成千上万的女性在婚姻里“逃不掉,离不了,过不好”。可气的是,老婆也在帮腔,同意她不结婚,说离了谁不能过呀。

我有点生气,问她俩:“你们认识的人里,有哪一例是家暴,或者你们听说过谁家里有家暴的?”她们举不出,因为亲戚朋友包括小区邻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家暴的;但女儿说,某某同学知道好多家暴的。我说:“你们都举不出一个例子来,怎么可能某一个同学就知道许多这样的例子?这不是违反常识吗?”

那顿饭吃得很郁闷,随后几天我心里都不能平复。

平心而论,我并没有要求女儿一定要结婚,结不结婚是她自己的事情,我在意的是她对整个男性群体的否认,包括我老婆在内。作为女性,她们一定收到了大量关于婚姻、关于男性负面的信息推送,从而对整个男性群体都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作为一个男性,我在意的是这个,我难以容忍这样对男性群体如此公开、大规模的贬损和污蔑。

我并不否认有家暴案例的存在,同时也认为,很多报道家庭暴力的记者,也是怀着真诚想帮助女性的初心做的报道。我想质疑的是:家暴的比例有多大,有没有交通事故的比例高?为什么惨烈的交通事故那么多,却没有人宣传,很多人照样乘飞机、坐汽车;但家暴却有如此大量密集的报道,有如此多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推波助澜,使得女性排斥婚姻、排斥男性,不愿意走进婚姻,甚至不愿意恋爱,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报道“每四个已婚女性,就有一人受过家庭暴力”的人,你是否想过自己的父亲母亲、自己的爷爷奶奶、自己的外公外婆?你就真的那么相信,中国的婚姻制度和中国的男性,已经对女性欺压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吗?你是怀着社会责任心、为了公平正义的报道,还是为了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你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言论和这种所谓的调查,将对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我不否认家暴的存在,但社会现实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同工同酬的出现,男性的家庭地位是不断降低的。大多数已婚女性,不仅有自己的经济收入,还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有着“说走就走”的自由。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小孩的钱最好赚,其次是女人的钱最好赚,从没听说过哪个商家是赚男人钱的。因为大多数男性除了供养家庭之外,几乎可以用“节衣缩食”来形容,根本就不是商家迎合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竟然还在大肆鼓吹“女性解放”,这如果不是为了迎合女性客户,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因为男人的钱不值得赚,所以没人为男人发声。

在今天,在婚姻制度已行将灭亡、社会面临深重危机的今天,我恳请有关机构和有识之士,对这种打着“妇女解放”的幌子,实际割裂社会的行径予以抵制;同时为构建新型社会环境下的家庭关系出谋献策,从而造福我们的社会和子孙后代。

站务

全部专栏